今年来最强降雨将至 暴雨避险指南快收好
今年以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水过程正在逼近。
市民要妥善安排出行计划,注意防御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城镇内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学会应急自救。
南海天气预测
5月10日阴天间多云,阵雨转大雨,预计下午发布暴雨黄色、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5月11日至13日,有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降水过程,主要降雨时段在11到12日,过程累积雨量200~300毫米,局部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雷电,预计发布暴雨橙色、雷雨大风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
展望5月14日,南海仍有明显降雨,有中雨,天气清凉。
区分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来临之前,气象部门会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将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最好待在屋里,远离窗户;在室外,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不要拿着金属物品,不要接打手机,以防雷击。
黄色预警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降雨持续时间长。
应尽量避免车辆在积水中行驶;应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预警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立即寻找安全建筑回避,等待降雨停止,必要时转移至高地。
红色预警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对生活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暴雨可能已经或即将导致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地面交通中断、输电线路中断等灾害发生。
暴雨前
做足防御准备
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
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暂停室外活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
搬移窗台上的花盘或者其他悬挂物品,加固室外容易被风吹动的物体。
清理阳台、露台等区域排水口,以免排水不畅造成大量积水。
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
收拾家中贵重物品,并放到高处。
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暴雨来袭时
注意什么?
如果你在行走
选择地势较高的位置和坚固的建筑物内避雨。
若所处地段危险,且无法及时转移时,应尽快报告位置。
如果路面开始积水,不在低洼路段或易蓄水区域停留。
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井、坑、洞中。
在无人的积水地带穿行,要警惕周围环境,避免因积水漏电而发生
事故。
远离路灯、高压线,绕开涵洞、桥下。
暴雨伴随雷电时,最好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谨防引雷。
不要靠近或在电线和变压器下避雨,不倚靠路灯杆信号杆,避免与
含金属物体接触。
如果你在自驾
保证视线。出门前检查雨刷,开车途中车窗起水雾,用空调风力把雾气驱除。
车速慢、不急刹。下雨天道路湿滑,要放低车速,不要急踩刹车,
减速时主要以踩油门力度的大小来控制。
转弯慢。雨天转弯容易侧滑,所以转弯速度要慢,过弯之后再恢复正常车速。打方向盘要轻柔,不要猛打方向。
减少并线、超车。下雨天对车辆的控制比较难,行驶中应尽量减少来回并线和超车,保持安全车距,切勿抢道驾驶。
积水路段要小心。不要贸然涉水,遇到积水路面,要先查看积水深度。如遇到泥泞路段,注意沿着前车的车辙走。
打开交通广播、导航APP,关注实时路况。
暴雨后
仍须注意防范
防食物中毒
家中食品防潮不容忽视,食物尽量放入冰箱,干货注意密封保存,家中药品除密封外也可考虑加入安全的干燥剂。
不吃发霉腐败变质的食物。生熟食物分开保存,食物煮熟煮透。
防湿冷致病
进入受洪水浸泡过的室内,不要忽视了病菌、霉变等安全隐患。潮湿天气时,腰膝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还有各种软组织风湿病容易出现症状反复或加重,可利用空调或专门除湿器抽湿,以免家具霉变、衣物湿冷致病。
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对房间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日常用品根据情况在日光下暴晒。
防蚊防疫病
暴雨后,环境遭到污染,蚊蝇鼠等会大量增加,它们会传播疾病。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灭蚊蝇鼠工作。尽量清除住所周围的污水,清除垃圾污物。
遇到危险学会自救
遇积水被困车内如何逃生?
刚进入涉水路段时,及时打开中控锁,以防浸水后失灵。如能打开车门,迅速打开车门逃生。
当水位位于车门三分之一时,车门容易推开,可以直接打开车门逃生。
当水位已漫及车窗但未高过车窗时,若车门无法打开,从天窗或摇下侧窗玻璃逃生。
当车辆沉入水中后,车头会先到达水底,空气会积存在车尾,要逃到车尾,利用尾部的空气维持生命。深吸一口气,砸烂车窗逃出。
遇山洪等地质灾害怎么办?
如在河道附近,向高处或利用工具尽快转移。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所以不要待在河边,如果遭遇此情况,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如在山区,强降雨天气很容易突发山洪,一定不要渡河,不要在底层疏松的山体下面久留,以防止被山洪冲走。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发现泥石流、滑坡袭来时,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
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斜坡缓而地面土石完整稳定,无流水冲刷的地段。
房屋地势低洼进水怎么办?
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同时将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
如居住环境在低洼院落、平房或是地下室,可采取“小包围”措施,对地势较低的房屋进行加固改造,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进行防护。
无法及时获得救援怎么办?
尽可能提前准备食物、饮用水、手电筒、急救药物等应急物品。
尽可能随身携带可移动通信设备,以防停水停电,房屋倒塌,道路不通的情况,及时发出求救信息。
关注救援平台信息,救援组织。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道路不通等原因,救援队不能及时抵达救援地,此时可通过政府、学校等机构开设的网络救援渠道,及时发出求救信息,明确求援位置。
记得避开这些城市内涝隐患点
狮山镇甘坑隧道
大沥镇大沙路泌冲收费站出口
大沥镇穗盐路盐步三中路口
大沥镇桂和路(制板中心段)
里水镇环镇南路(教堂段)
里水镇佛山一环辅道,里水往广和大桥方向红绿灯附近
桂城街道海八西路辅道
桂城街道东海银湾桂澜路辅道
桂城街道南四路与南五路交界处
(综合自新华网、中国天气网、广东气象台、佛山日报、“南海天气”微信公众号)整理//珠江时报记者珠江时报记者黎国栋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