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开展大讨论
企业家分享数智化转型干货
珠江时报讯(记者/梁慧恩通讯员/苏楚韵)12月29日,桂城总商会第三届执委会、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民营经济人士大讨论。政府相关部门代表、企业代表与业内专家,聚焦企业传承与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两大主题,探讨如何实现相互促进。
近两年,广东制造业隐形冠军(南海)研究院对109家南海区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以及31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其中约有1/3属于家族式企业。在未来5到10年,南海民营企业将迎来代际传承高峰,企业家二代能否接好班,不仅直接关系企业自身的命运,也与南海产业转型升级息息相关。
佛山市富丽星纸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丽章认为,解决传承的问题,关键在于企业家要保持宽容、开放的心态,给“企二代”摸索的机会,为企业引入更多新思想、新风气。
在南海区工商联主席、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明看来,南海要锻造百年企业,核心在于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有些‘二代’对企业欠缺热爱和能力不足,这时就需要企业家大胆引入职业经理人,提拔有能力有品德的核心骨干,培养优秀的经营团队。”
近年来,民营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困境。南海提出3年内将投入财政资金65亿元,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转型。
广东柯內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斌分享说,2012年企业面临转型,当时消费类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得如火如荼,这给他带来启发:工业产业数字化是不可回避的趋势。通过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合作后,将新技术引入环境监测领域,实现了企业弯道超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可避免的因素是人才、资金、时间和机遇。其中,最关键的是充实人才队伍。”
“数字化智能化的作用是降本、提质、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比如制造产业经历自动化、精益生产、信息化后才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张伟明认为,转型应该是“一把手”工程,企业家要从自身企业的实际出发,推进企业管理改革。他建议,企业“落墨”前可以多向有成功经验的同行“取经”,减少“踩坑”的几率。
“桂城不断优化城市配套和金融配套,及时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扶持,让企业员工能够更加安心在桂城成长。”桂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福权介绍,28日,“桂城总商会·企业创享家”揭牌启用,作为南海首个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组织机构,体现了桂城要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推动桂城营商环境向全面适配高质量发展态势大步迈进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