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帮村”到“兴村”助力乡村振兴初心不改
南海民企勇担当敢作为,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南海民企与罗定市罗镜镇步贺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受访企业供图)

■南海民企送教到学校,学生体验水火箭的制作过程。(受访企业供图)
9月8日,广东省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广泛组织动员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广东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
在南海,企业家们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中。他们纷纷表示,未来将利用企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事实上,早在2015年,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共同启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南海民营企业就积极响应,从党建、产业、教育等多角度精准扶贫,书写了一个个精准扶贫的动人故事。
至2020年年底,南海区民营企业结对帮扶云浮56个相对贫困村,覆盖率达100%;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南海区民营企业仅在2020年帮扶捐赠就已达1916万元。
村企“红色联姻”激发奔小康内生动力
2015年10月17日,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光彩会正式发起“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该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动员全国1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1万个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
2020年,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内特”)与罗定市罗镜镇步贺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柯内特积极帮助村“两委”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同时两个党支部之间还设立专门的联系人,通过定时交流、深入交流找准帮扶对象的需求,在基础建设、就业创业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帮助。例如,在交流中,柯内特了解到步贺村有一条悬崖马路,没有护栏,村民每天路过,十分危险,于是企业主动捐资帮助步贺村小学修建马路安全护栏,为村民的安全出行“护航”,同时还在护栏上进行党建宣传,打造成步贺村的党建长廊。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柯内特还注重通过党建引领,着力帮助步贺村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如果村里的带头人队伍建好了,再加上外力作用,村子就能够实现飞速发展。”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委员、总经理助理兼行政总监余娟娟说,“公司与当时的驻村第一书记保持紧密联系,帮助他们将想法进行完善并落地等。”
在带动当地脱贫攻坚中发挥村党支部重要作用的不止柯内特。广东时利和汽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与云浮市前锋镇前锋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后,也将党建作为结对帮扶的重要内容,通过支持工作经费、开展讲党课等党建交流活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携手助力村党组织培养优秀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积极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产业+就业”培育造血功能
今年5月25日,在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上,通报表扬了全省“万企帮万村”行动成绩突出的100家爱心企业,其中佛山市蔬田物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佛山市蔬田物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腰古村建成食用菌培植深加工厂和剑花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带动群众增收。在剑花种植过程中,佛山市蔬田物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全程跟进生产流程,对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开展标准种植、施肥、剪枝、采摘、疾病预防等专业指导。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在“万企帮万村”工作中,南海民营企业一方面因企因地精准施策,把民营企业资本、技术、人才优势与贫困村土地、劳动力和特色产业等资源结合起来,通过村企合作建立产业基地、销售农副产品等方式,从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行业全方位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另一方面,南海民营企业通过扎根当地发展,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当地村民腰包“鼓”起来。
广东华兴玻璃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坐落于贵州安顺国家高新区平坝羊昌工业园内,占地34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7.5亿元,年产值12亿元,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提供1500余个就业岗位。截至目前,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年产能28万吨,解决了周边贫困群众的务工问题,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出重要力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民营企业光荣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华兴玻璃董事长李深华表示,企业应尽全力为党和政府的扶贫工作提供助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不少南海民营企业还根据贫困户的情况“量身定制”就业岗位,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例如,佛山市南海南洋电机电器有限公司吸纳结对帮扶的云安区镇安镇民乐村贫困劳动力6人到南海务工;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精准接收结对帮扶的云城区南盛镇横岗村2名残疾人贫困户就业。
提供别样的课堂让学生脑袋“富”起来
加水、打气加压、准备、发射……只见发射器一按下,小火箭马上腾空飞起,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引来一片尖叫声。
这是2020年9月16日,发生在罗定市太平镇太北村太北小学的一幕。那天,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学小分队,从桂城出发来到结对帮扶的太北村,为太北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一堂别样的课程——水火箭科学实验课。
“当时听闻要做火箭发射的实验,孩子们脸上都写满了好奇与期待。”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希望通过科学实验这一别样的课堂,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南海区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为学生们送上丰富多彩的课程。例如,柯内特就为步贺村小学的学生科普新冠病毒相关知识、水环境保护知识。
此外,南海民营企业还建立助学机制。例如,广东海逸集团有限公司资助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西圳小学2万元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其中陪辅学习课室1个,幸福书吧1个,图书4000册;佛山市安林电子有限公司对云浮市镇安镇西安村在读和考上大专或以上的贫困学生实施一次性生活补助每人1000元,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佛山市南海新达高梵实业有限公司对云浮市前锋镇矮岭村2户家庭子女的就学进行资助。
以购代捐促增收增强自我发展动力
牛大力、五指毛桃、大米、百香果鸡……最近几年,南海不少民营企业的员工在节假日时,经常能收到土特产品大礼包,或者是在食堂吃到美味的土特产品。
原来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不少南海民营企业到结对帮扶村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消费扶贫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产销对接,促进贫困户增收,让贫困户更加注重生产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动力,形成可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其中,广东华兴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到结对帮扶的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上洞村,购买大米、剑花、茶树菇、花生油、蜂蜜等一批农副产品;南海永华毛巾织造有限公司、南海笙杰轻钢房屋有限公司向结对帮扶的罗定市泗纶镇双坝村采购大米、花生油、肉桂等农产品;柯内特则明确了在2020~2021年至少采购结对帮扶村的农副产品200斤,助力解决村里富余农特产品销售问题。
从一项项落实举措,可以看到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理念的指引下,南海民营企业全力以赴,展担当、显作为,行动速度之快、参与规模之广,交上了一份过硬的“答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
万企兴万村整装再出发
南海区农产品商会会长、广东好来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滨连日来非常忙碌,他正忙着与南海结对帮扶的黔东南州“三江一寨”(麻江、从江、榕江、丹寨)进行对接,未来他计划在这四个县分别建立一个一万亩的农产品创意产业园,通过“企业+政府+农户”的模式,为解决当地农户就业、农产品销售提供帮助。
这是南海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随着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今,“万企帮万村”已升级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动员广大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努力、再立新功。今年7月,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召开,十位民营企业家联名向全国民营企业发出《让我们积极投身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的倡议。
9月8日,广东省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广泛动员组织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除了广东好来客食品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柯内特计划与一个村子进行精准结对帮扶;贵州华兴玻璃计划未来3年增加一个窑炉的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周边就业200多人。
广东华兴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方面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响应号召,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最高追求,积极投入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通讯员布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