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9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 第十三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 南海奖教奖学盛会今日举行
    • 广东佛山:提升城市颜值推动协调发展
    • 九江为佛山唯一上榜乡镇
    • 致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一封信
    • 南海20人获评 南粤优秀教师 10人获评特级教师
    • 质量大赛获佳绩质量强区结硕果
    • 从“帮村”到“兴村”南海民企展担当

    第A02版:要闻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 第十三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高校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
    • 找准新角色 体现新担当 展现新作为
    •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三龙湾南海片区
    • 南海推行“三线一单”空间管控制度

    第A03版:要闻

    • 质量大赛获佳绩 质量强区结硕果
    • 65个项目获复赛“入场券”

    第A04版:南商周刊

    • 从“帮村”到“兴村”助力乡村振兴初心不改

    第A05版:要闻

    • 对标国际一流 打造湾区“科创标杆”
    • 致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一封信
    • 提升城市颜值 推动协调发展
    • 弘扬旗袍文化 展现女性风采

    第A06版:教育

    • 关于表彰 2020~2021学年南海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个人和教育创新工作项目的决定

    第A07版:教育

    • 致敬优秀园丁 共谋教育发展
    • 以“活教育”打造“大球名校”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保险许可证》的公告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保险许可证》的公告

    第A08版:广告

    • p1

    第B01版:教育

    • 南海教育:不忘百年初心 传承育人使命

    第B02版:教育

    • 石门中学:朴素教育交上辉煌答卷

    第B03版:教育

    • 七年实现“两超越”“一突破”“高增长”

    第B04版:教育

    • 致力培养适应并创造未来的人

    第B05版:教育

    • 连年刷新“高考奇迹” 创建正雅教育品牌

    第B06版:教育

    • 九江中学:聚焦学术全面超越

    第B07版:教育

    • 搭建多元成才立交桥 助力学子实现大学梦

    第B08版:教育

    • 乘美育东风 缔造南海艺术教育传奇

    第B09版:教育

    • 高考和体育竞技双赛道均获“金牌”

    第B10版:教育

    • 幸福1+N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第B11版:教育

    • 成就扬长教育 领航未来学校

    第B12版:教育

    • 让所有学生的梦想都能幸福花开
  • 数字报首页

B02:教育

石门中学:朴素教育交上辉煌答卷

获评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2021年09月10日

■学校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

■党委书记、校长李卫东与学生畅谈人生理想。

百年初心立德树人,朴素石门赓续辉煌。

2021年高考,石门中学再创历史新高:2人进入全省文科前十名,13人获北京大学录取,28人获港大、港科大录取,211人获中大、华工录取,743人获600分以上的成绩……

一项项荣誉,让石门中学蜚声华南大地,不断擦亮“学在南海”的教育品牌。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一直以来,石门中学坚持党建引领,以奋斗和实干践行初心使命,用最炽热的情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用最美好的环境育国家栋梁之才,用最有效的机制催师生共同奋进,用最朴素的教育书写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辉煌答卷。

作为一所县域中学,石门中学已从追光者成长为发光者,成为佛山高品质高中教育的标杆,广东教育的一面旗帜。

信仰之光

用最炽热的情怀办教育

朴素的教育才能恒久。走进石门中学,一块书写着学校办学理念的碑石矗立在校园中央,闪耀着初心的光芒,散发着追寻理想的力量。

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石门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卫东发表演讲时表示,“新”代表着未知,代表着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出发,以新青年的姿态追寻崭新的未来,成为追梦路上的“追光者”。勉励师生从容自信地追寻运动之光、人性之光、信仰之光,弘扬团结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坚持真理的伟大建党精神,要成长为照亮梦想的星光、石门中学的荣光、民族复兴的微光。不仅要“追寻”,更要“引领”,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发光者”。

党建引领,思想铸魂。作为南粤百年名校,石门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人”探索“朴素教育”新路径。每学期,学校都会为学生和老师制定相应的道德与法治课、思政课,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通过“校长进课堂”和“开学典礼”等活动为学生上第一堂思政课,加强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职员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立志勤学报国,努力成人成才”的志向目标,凝聚起“朴素之师”的强大力量,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4月10日,石门中学1000多名师生开展“二八芳华,信步天涯”28公里徒步活动,踏上寻根之旅,到里水参观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感受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事有其难自有其易吾存凌云志,人无所舍必无所成皆怀朴素心。”李卫东说,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道光芒。石门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肩负着将“学在南海”教育品牌推向全国的重大使命。因此,每一个石中人都必须坚持朴素初心,用炽热的情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早在1932年,石门中学成立之初,首任校长李景宗便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要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学生。”这一朴素的教育情怀代代相传,在石门人文化基因中生根发芽。

“虽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特色,不同的地域生发不同的教育模式,但究其根本,教育是为人服务的,其最终落脚点是回归育人本质。”李卫东表示,朴素教育,将是石门中学的永恒追求。

在党建引领下,石门中学以朴素的精神激发创新的力量,坚韧不拔,砥砺奋进,铸就了富有特色的“有为党建,朴素致远”党建品牌。2021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授予石门中学党委“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理念之光

用最美好的环境育英才

石门中学坐落在珠江之滨,环境优雅,素有“花园学校”“人才摇篮”的美称。在传承百年历史文化精髓与发掘现实潜力的结合点上,李卫东提出了“朴素教育”办学理念,实施立人课程体系和“文化治校是灵魂、学术治校是关键、制度治校是基础”的“治校三理念”,推动石门中学从“优质教育”迈向“卓越教育”。

“文化治校是营造返璞归真自然教育生态的灵魂。”李卫东表示,朴素教育好比大树的根部,文化则是朴素教育的血液,是大树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高考成绩只是其中一个分支,由此延展开来的,还可以看到学生的国家情怀、社会担当等综合素养。

因此,在校园环境与文化的打造上,石门中学注重教育性和美化环境和谐统一,打造诗意而又极富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陶冶师生情操。50多个成熟社团,丰富的校园活动,力求让学生过上有品质的校园文化生活。“语言素养节”“班级图书角”等,打造出立体阅读空间,为学生读书、交流营造了有利的氛围;阳光大课间、徒步寻根之旅、体艺节等活动,培育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心灵;在“18岁成人礼”、义务献血等活动中,培养责任心、忠诚心、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此外,在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还能学到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世界观。

从电子屏、“石门墙”到宣传活动板和宣传柱,从饭堂桌子上的小林漫画到寓意丰富的高考菜单……校园处处都彰显着文化治校的理念,将文明融入校园的文化特质,内化为师生气质,让学生从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汲取思想的力量,力求达到一种“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效果。今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先进学校。

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远不止于此,最重要的是它能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提升教育质量。在“润心育德”的校园氛围中,石门学子均得到了全面发展。

目前学校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校园环境改造,不久的将来,石门中学将成为一所极具人文关怀的现代化校园,成为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殿堂。

人性之光

用最有效的机制催奋进

近日,石门中学高二学生杨宇辰获得第38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总决赛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取得保送清华大学资格。

这是石门中学实施文化治校、学术治校、制度治校,成功开展“扩优培尖计划”的一个缩影。

2020年,石门中学五大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及以上人数排在广东省第四位。有4名同学分别获全国信息学、生物学、化学奥赛总决赛银牌,均已获北京大学录取。

石门中学信息学教练梁冠健说,近十年来,石门中学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参加全国信息学总决赛的资格(包揽佛山市全部高中生参赛名额),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全国总决赛银牌或以上奖项,因信息学竞赛成绩突出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达21人。

在“朴素教育”办学理念下,学校积极制定各项以人为本、符合本校实际的育人制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实施导师制、教练制、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将立人课程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发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效果显著。

李卫东认为,学校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将潜在能力转向现实能力创造条件,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还是教育管理环节,都应尊重“人”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促进每一个人多元化、个性化地发展。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石门中学的教师并非“一个人在战斗”。在教学方面,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提倡资源共享。学校还建立了庞大的教学资源库,帮助每一位老师更加高效、精细地备课。石门中学的每一节课都是融汇了“百家之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带出有为班“梦之队”的班主任黄志平说,在高三,他最关注学生弱科和心理状况,会和科任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把弱科提升上来,给予他们鼓励。

同时,石门中学还重视开展生涯教育,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学校专门设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来发展生涯教育,2019年在全省率先开设了生涯必修课,让生涯教育正式走向课程化。除此,个人优势测试、职业体验活动、企业进校园等从未有过的崭新形式纷纷走进石中课堂,带领学生探索丰富的内在自我与外部世界。

“石门中学已探索出一套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创新模式,拥有一个国家级实验项目、两本省级生涯教材、三套学业发展指导手册、四个省级生涯课题,开设了数十场国内宣讲会,初步形成课程、活动、辅导、测评为一体的生涯教育校本模式。”李卫东说,在三年生涯教育铺路下,学生们对未来的选择胸有成竹。

“有幸接受石门的朴素教育,有幸以萤烛末光为石门增辉。”在离开母校步入北京大学之际,陈晓静同学坦言,石中给了自己很多展示的平台,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朴素教育润物细无声。

朴素之光

用最优秀的成绩交答卷

心怀朴素,当内心灿烂;胸有山河,自精神光明。

在佛山,每年高考成绩出炉当天,媒体的聚光灯都集中到了石门中学身上。2021年高考,石门中学再创辉煌:特控线上线人数1148人,上线率达97.8%,上线人数及上线率连续多年雄居佛山第一;2人高考成绩被屏蔽,屏蔽人数列佛山第一;共13人获北京大学录取;共28人获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录取,录取人数排在广东省最前列。

在石中人的眼里,学习成绩始终只是学生成长的副产品,他们更注重培养坚韧不拔的学习品质和艰苦奋斗的学习精神,“勤学报国”始终是石中人共同的志向和目标。

“不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祖国高于一切,才华奉献社会!”“相信石中,相信自己,定能成功!”今年考上北大和港大的多位优秀学子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言,他们的话语中,有对同学、老师的感激,也有对学校、社会的信任,更有未来学成回报祖国和家乡的坚定。

近年来,石门中学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第一所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电化教育优秀等级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全国金牌学校、佛山市首批卓越高中创建学校等荣誉称号。

从学科竞赛频频获全国奖项,到高考成绩连年位列广东省前列,朴素教育不断推动石门中学从“优质教育”到“卓越教育”的转变,成为南海区品质教育的名片、学在南海的品牌、南海人民的骄傲!它既是朴素之门、文化之门、成功之门,更是成长之门、幸福之门!

任重道远,毋忘奋斗。李卫东表示,下一步,石门中学将对标名校,对接高校,在传承百年名校精髓的基础上不断“精进”,探索朴素教育新路径,让石门教育品牌闪闪发光!

数读朴素教育

今年高考成绩

●特控线上线人数1148人,上线率达97.8%;本科线上线率100%

●2人成绩被屏蔽,600分以上人数743人

●13人获北京大学录取;近五年(2017—2021),共有48人获北大、清华录取,连续5年荣登佛山市清北录取榜榜首。

●共28人获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录取,录取人数排在广东省最前列。

●共119人获中山大学录取、92人获华南理工大学录取,连续6年荣登佛山市中大、华工录取榜榜首。

学科竞赛成绩

2020-2021学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9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均居全省第一

近三年,生物竞赛获省赛区全国一等奖学生累计21人

2020-2021学年全国中学生信息学联赛

5人获全国一等奖,居佛山第一1人获总决赛金牌,1人获铜牌

2020-2021学年全国中学生化学联赛

全国一等奖11人,全省排名第三;二等奖19人,全省排名第二

一、二等奖获奖人数(30人)在广东省所有高中排名第二

2020-2021学年全国中学生物理联赛全国一等奖3人,包揽佛山市全部一等奖;二等奖12人

佛山市前十名占9人

2020-2021学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全国二等奖2人,三等奖9人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通讯员沈培浩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