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第一中学
搭建多元成才立交桥 助力学子实现大学梦

■南海区第一中学。

■学生在学校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阅读。

南海区第一中学 微信公众号

南海一中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异、文化底蕴深厚,享有良好声誉的现代化重点高中。学校是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广东省心理教育特色学校、佛山市特色高中创建学校。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南海一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多元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打造以伟人文化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在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近5年高考中,学校的文化学科以及传媒、体育、美术、音乐等专业大放异彩,向社会和家长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高考成绩喜人
实现连续五年高位高增长
2016年,南海一中提出“抓改革、促发展、谋超越”发展计划,积极探索新高考背景下的育人方式改革,搭建多元成才立交桥,助力学子实现大学梦,学生学业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连续五年不断刷新高考辉煌成绩的历史,实现了高位高增长。2021年高考,学校尖子层学生培养成效显著,高分段人数达17人,获物理单科满分3人,开创历史先河,为重点类大学输送了422名高优人才,为本科类以上大学输送了1184名合格人才。名校录取榜再次刷新纪录,中山大学录取3人,北京体育大学录取3人,中央美术学院录取7人,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不断传来录取通知书。
扬长教育,彰显其才。南海一中通过搭建学生多元成才立交桥,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升学道路,无论在文化学科,还是美术、传媒、音乐、体育等特长专业的培养上均取得亮眼成果,通过“文化学习+特长发展”“高考成绩+高校自主招生”等平台圆学子名牌大学梦想。南一学子纷纷叩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名校大门。通过近五年的探究和实践,验证了南海一中多元成才培养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风学风严谨,育人成才关键。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风和“见贤思齐,学而不厌”的学风。强大的师资队伍严谨有趣、务实求真,有爱心、有耐心,专心地教育学生,做学生学习上的严师,生活上的良师,思想上的导师;立体的教师发展培训、考核等机制,增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引。学校还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生进行义务辅导。
富有正能量的学子拥有严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以圣贤、伟人、英雄为榜样,形成学赶先进、见贤思齐的学习氛围,孜孜不倦,学而不厌,以成为国家未来优秀栋梁为己任。
除了高考成绩榜单亮眼之外,南海一中积极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不断提升。南海一中近年先后获评“全国阳光体育运动优秀学校”“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创建校”“全国影视教育基地学校”“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办学理念先进
搭建学生多元成才立交桥
办学理念是一座学校的灵魂,它外化表现为师生对个人发展远景的行动自觉。
南海一中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让每一位学生以最棒的方式幸福成长”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科学管理、规范办学,打造“以普通高中文化课程为主体,以艺体专业课程为补充,搭建学生多元成才立交桥”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做到了“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且彰显个性的新时代青年。五年来,南海一中高速优质发展,成为“禅桂”进步最大的名校。
南海一中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丰富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求学空间和个性化的升学选择。学校拥有30多个社团,团委学生会、木棉传媒中心、文学社、书法社、动漫社、汉服社、街舞社、清唱社、篮球社等社团应有尽有。其中,团委学生会、木棉传媒中心声名在外,是区内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阿卡贝拉清唱团曾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每天第九节课时,校园处处乐韵悠扬,学生风采尽情绽放,社团活动如火如荼,有赏心悦目的韩舞、动感活力的街舞、激情昂扬的各项体育运动队、精彩纷呈的广播节目等。每年,学校都举办文化科技节、体育艺术节、成人礼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们从中学会自信,获得幸福感和价值感。
教师还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各类比赛,提高学生的眼界和能力。中国传媒大学“小白杨”奖,全国青少年主持人比赛金奖,全国校园电视作品金犊奖,南海区高中男子篮球比赛冠军,佛山市足球比赛亚军,全国阳光体育优秀学校,全国作文教学优秀学校,视像中国辩论比赛冠军……获得的各种荣誉,彰显着南海一中学子的青春活力与才华横溢。
硬件配套完善
建设现代一流育人环境
南海一中一直谋划学校的长远发展,推进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升级,为学校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完善的硬件保障。
现拥有超过70间一体化电教平台的智慧课室、2间专业云录播室、心理发展指导中心、24小时自助图书馆、传媒教育基地、音乐教育基地、美术教育基地、美术展览厅等智能化和专业化场室,全校联动网络,实现一体化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锻炼平台和发展空间。
每到放学时间,校内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内人潮涌涌,坐满了前来阅读的学生。南海一中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南海区第一家24小时学校自助图书馆,于2017年正式面向全校师生开放。150平方米的自助图书馆,是一座大型玻璃屋,拥有全景落地窗,环境宽阔明亮;图书馆藏书2万册,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国史地、语言文学、美术、哲学、心理学等22个种类书目。
2020年,学校对实验室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实验设备。15间化学、生物、物理实验探究室焕然一新,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完备的现代化实验室。在全新打造的实验探究室里,针对新课标新高考要求,致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科技文化节中,化学趣味实验“橡皮糖之死”“检验指纹”“燃烧成字”“喷泉实验”,生物模型制作、课外探究实验成为南一学子课外活动首选。在校长室、教务处等部门组织下,通过实验教学研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丰富实验活动,收到显著效果,并斩获市区比赛大奖。
目前,南海一中把两个电脑室合并,正在打造一个大型的创客活动中心,将为学生学科学习、创新创造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
三大文化引领
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
南海一中校园,给人以“大气正气”的感觉。走入学校大门,迎面是一块雕刻着“立德树人”和“厚德载物”的影壁;一号楼大堂的文化墙,雕刻了毛泽东的雕像和他的作品《沁园春·雪》,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浩然正气和磅礴胸怀;沿着中轴线,来到圣贤广场,万世师表——孔子铜像坐落于此,展示了孔子智者的圣人形象;继续往前,便是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雷锋铜像,展示了雷锋风华正茂的青春风采。校园随处可见伟人诗、伟人语、伟人石、伟人画,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伟人的思想光辉、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直以来,南海一中坚持“外树形象,内塑品质”,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双发展,从而引领新时代青年成长。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南海一中以“伟人文化”“圣贤文化”和“榜样文化”为引领,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用伟人、圣贤、榜样精神影响学子,养学生正德,树学生正气,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师生使命担当。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南海一中加大投入完善校园设施,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分别建设了“开颜广场”“圣贤广场”和“雷锋广场”三个主题文化区域,打造安全文明校园,提升环境育人的质量。
学校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把校园精神文化延伸到深处。去年,南海一中先后开展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朗诵活动、传记阅读、主题团课、伟人文化讲座、孔子圣像揭幕仪式、行拜师礼活动、学雷锋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德育实践和体验中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引领学生价值取向,品质塑造、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播文化种子,结育人硕果。去年4月南海一中举办了致敬医护人员专题画展,美术生创作主题作品超100个。今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学生们自编自导拍摄了主题MV《少年》,用歌声、舞蹈演绎了对党和国家的真挚情感。以上种种,均展现了南一学子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和不辱时代使命的爱国情怀。
近五年高考喜报
南海一中每年的高考成绩喜人,实现高位高增长,一年一个新台阶,连续五年不断刷新学校的高考历史。
近两年部分荣誉奖项
2020-2021学年度学校所获荣誉
●中国共产党佛山市南海区第一中学委员会被评为“2021年南海区教育局直属先进党委”。
●南海一中被南海区教育局评为“南海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传媒特色方面获奖
●南海一中传媒成果入选2019年中国教育博览会。
●五次入选“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小白杨奖’”。●三部学生作品《武僧》《氹氹转》《糖画》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
●获金鸡百花电影节影评奖。
●50余人次在全国性主持人大赛中获奖;100多部影视作品参加全国校园影视节并获奖。
●两次问鼎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选活动(有中小学校园影视“奥斯卡”美誉)主持人类金犊奖。
学生社团方面获奖
●阿卡贝拉清唱团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中英辩论队11年连续获得视像中国网络辩论赛冠军。
体育赛事方面
●2020年,体育科组组织学生参加南海区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高中女子足球联赛第一名、男子足球联赛第三名、男子排球联赛第三名、田径比赛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校园活动方面
●2021年5月,南海区教育局在南海双语实验学校举办了主题为“红心跟党走,声韵育新苗”的第二届校园戏剧节决赛。南海一中心理剧《梨与离》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荣获比赛特等奖和最佳创作奖,学生演员潘镇熙同学凭借出色表演荣获“最佳演员奖”。
文/珠江时报记者洪晓诗(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