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学坚定实施“学术立校、科研强师”战略
七年实现“两超越”“一突破”“高增长”

■南海中学举行绿色教育系列之南海博物馆“文化寻根”徒步活动。

■新教学楼。
有一种奇迹,叫“南中速度”。
继六年“两超越、一突破”后,南海中学今年再次高歌猛进,高考上特控线1056人,特控率达88.0%,高居广东省“量大率高”五大名校第三,实现了“特控人数量更大、特控率更高、本科率100%”的增长,创造了七年“两超越、一突破、高增长”的壮举。
“南中奇迹”的背后,既是南海中学久久为功践行绿色教育理念的累累硕果,也是学校坚定实施“学术立校、科研强师”发展战略迎来的新里程碑,更是南海“品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如今,南海中学“学生学得好、考得好、录得好”,“老师教得好、研得好、引领得好”,“学校建设得好、发展得好、辐射得好”,已成为岭南教育界的一番佳话。
“一国之强,首在教育;教育之强,首在教师。”南海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傅陆根表示,新学年南海中学将着力做好改扩建工程和教师提升工程,让南海中学成为南海教育、岭南学界恒久的名师供给源。
再创辉煌
新高考特控率高达88.0%
作育英才,莫怕山高路远;求知书海,岂畏风急浪高。
2020-2021学年,全体南中人拼牛力、使牛劲,在新高考、教科研、改扩建、抗疫情等多个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绩。
七年来,南海中学坚持学术立校,科学把脉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入研究新高考动态,创造了七年“两超越、一突破、高增长”的壮举。
2015年,南海中学上重点线673人,首次居佛山第三,实现了第一次超越;
2019年,上高优线943人,首次居佛山第二,实现了第二次超越;
2020年,上高优线1020人、高优率82.5%,首次挺进广东省“量大率高”五大名校行列;
2021年,上特控线1056人,特控率高达88.0%,高居广东省“量大率高”五大名校第三。
学生不仅要学得好、考得好,也要录得好。以厦门大学2021年广东录取线为标准,南海中学2021届毕业生有1200人参加高考,其中686人达985名校录取线,占比超57%,985名校上线率和上线人数均比去年翻番(2020年高考985上线330人、985上线率27%)。
文化生不断刷新历史,艺术生也当仁不让:谭笑以专业全省第2名、全国第18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余佳辉以专业成绩全省第2名、全国第20名的出色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王牌专业——双语播音,潘晓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朱晓盈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数据显示,近七年里,南海中学2282名学子考入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985名牌大学,4023名学子考进211重点大学,6075名学子考入国家“双一流”大学。
伴随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社会各界对南中教育给予极佳口碑,对七年实现“两超越、一突破、高增长”的优质发展更是给予极高赞誉,将其称之为“奇迹”。
“每一个奇迹的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责任和时代担当,希望全体南中人肩负家国使命,牢记任重致远校训,砥砺奋斗,阔步前进!”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傅陆根勉励全体师生勇攀高峰,再创奇迹。
科研强师
多项教师大赛荣获第一
南海高考,教研先行;南海教研,南中先行。“南中奇迹”之所以屡次发生,与这16个字有莫大关系。
“高考研究力是第一教研力”。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南海中学前瞻性地启动教师提升工程,实施科研强师战略,大投入、多途径搭建省内外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教师深研新高考,精研新课标,细研新教材,磨研新课堂,成效卓著。
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南海中学教师共产生教科研成果778项,获省部级、市区级奖励超550项;发表论文、专著57篇(部);21个省市级课题正式结题,15个省市区课题正式立项;121人次问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学能力大赛、命题大赛、解题大赛最高奖。
其中,南海中学在市、区7大比赛中,斩获全区第一。这7大比赛分别是:2020年佛山大市教育改革成果评比、佛山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南海区新高考研究、新教材研究、中小学教学论文评比,以及南海青年教师教学、2021年南海区青年教师解题能力大赛。
此外,刘朋老师的科研成果入载全国高中地理课本,李杰老师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南海区首席教师马琳获评正高级职称并入选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如此高频次的获奖,正是南海中学“老师教得好、研得好、引领得好”的生动写照。为加快培养引领型、学术型名师和名班主任,今年5月,学校还划拨专项资金18万元建设“南海中学名师工作室”和“南海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
兴国必先强师。傅陆根表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海中学将进一步激活教师科研热情,完善教师成长机制,打通教师成名渠道,加大科组建设力度,培养更多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和省级示范教研组,夯实教育教学科研高地的根基,让南海中学成为南海教育、岭南学界恒久的名师供给源。
绿色育人
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
今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首批省级“绿色学校”名单,南海中学以高分直接获得认定。除“物质条件”外,专家们一致认为南海中学在“行为管理”“精神文化”方面卓有建树。
自2015年起,南海中学以“守望生命的绿水青山”为办学理念,以“培养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培养了一批批综合素质优秀的学子,特别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在学子心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近年的高考录取榜中,张家良、黄辉勤、曾奇、麦世涛等同学考入哈工大、南航等“国防七校”的尖端专业,一批批综合素质优秀的学子考进国防科技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军警名校,这是南中学子对“科技强军”时代命题的主动回应,更是对“矢志报国”时代责任的主动担当。
在盛产“学霸”的同时,南海中学更是塑造多元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
每天3000人的常规集体大跑操,每年开展的西樵山历史文化千人徒步考察活动、科技文化周、社团文化节、三湖书院国学讲坛、阳山助学体验之旅……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生动地彰显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绿色教育理念。
作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南海中学还举办了第三届校园模拟招聘会,引导学生将高中学科、大学专业与未来职业选择进行链接,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更理智地规划未来的方向,受到学子们追捧。
在“绿色育人、活动育人、多元育人”的生动实践下,南中学子“面面开花”:一年来,在信息学和生物学竞赛、体育竞赛、艺术展演等各类文体竞赛中,获奖学生达1000余人次,包括广东省健美操大赛第一名、广东省越野锦标赛第五名、佛山市演讲大赛第一名、南海区女排第一名等。
校园扩建
新教学楼宿舍楼已投入使用
南海中学历史悠久,1907年改制为现代意义的“南海中学堂”。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去年11月,南海区委区政府投资2.69亿元,对南海中学本部进行改扩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校硬件设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月1日,随着改扩建一期工程的完工,南海中学以新面貌、新气象迎来了开学季。校园里,人头攒动,欣欣向荣,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拔地而起,宽敞舒适的新饭堂已通过验收,改造后的原宿舍楼、科学楼、实验楼更是旧貌换新颜。
改扩建工程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南海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伟成数次视察现场,副区长冼富兰屡次召开专题会议,在施工期间,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更是积极协调,大力推动了百年南中扩容提质。
预计国庆前,一个年级一层的饭堂将投入使用,届时每层都配有大功率空调,让孩子们吃得舒心。而新的学生活动中心、室内恒温游泳池等二期新建工程,也将动工。
“功能场室的增加,为南海中学多元育人、活动育人、课程育人打开了方便之门,为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素质全面人才奠定了厚实基础。”展望南海中学未来美好的发展蓝图,傅陆根表示,改扩建后的南海中学将成为更加知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花园名校,更充满绿意,更适合教师教书育人,更具人文气息,更有利于孩子们读书与成长。
七年实现“两超越”“一突破”“高增长”
第一次超越
2015年,上重点线673人,首次居佛山第三;
第二次超越
2019年,上高优线943人,稳居佛山第二;
历史性突破
2020年,上高优线1020人,高优率82.6%,挺进广东“量大率高”(重点人数超1000且重点率超80%)五大名校;
高位再增长
2021年,上特控线1056人,特控率88%,
居广东“量大率高”五大名校第三。
数读今年高考成绩
本科率100%
总分尖子生群体雄厚
●686人上985名校录取线,占比57.2%;●物理樵山班平均分高达641分,超出特控线102分;●历史樵山班平均分高达610分,超出特控线62分。
音乐传媒生实力超群
●音乐生谭笑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专业成绩居佛山第
1、广东第2、全国第18;
●传媒生余佳辉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专业成绩居佛山
第1、广东第2、全国第20。
文/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通讯员秦昭昭图/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