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2月0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 学生网民最多
    • 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
    • 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今日开幕
    • 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引领青年建功立业
    • 南海影响力评选发布会明日与您云上相约
    • 绷紧“安全弦” 弹好“平安曲”

    第A02版:要闻

    • 发展直播电商 助力企业转型
    • 南海全面开展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
    • 明日上午与您云上相约

    第A03版:要闻

    • 录取计分科目采用“4+4”
    • 南海两社区各获百万元奖励资金
    • 公轨合建大桥 地铁飞跨西江
    • 治安综合管理“评定” 20家物管公司“上星”

    第A04版:5591702

    • 今日 15:00 大沥“村晚”央视直播

    第A04版:5591703

    • 炸的是煎堆 吃的是年味

    第A05版:要闻

    • 花样迎新春 南海年味足

    第A06版:镇街

    • 98个项目推动全域城乡融合
    • 超额完成村改任务 8个村居获表彰
    • 检查重点场所 消除安全隐患
    • 做实做细安全工作 确保节日平安祥和
    • p47

    第A07版:要闻

    • 走访完村内贫困户 才能安心过年
    • 套路贷+软暴力讨债 14人获刑
    • 2021佛山中考答疑见面会圆满结束
    • p41

    第A08版:天下

    • 提供1000万剂疫苗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
    • 做人讲良心 做食品讲诚信
    • 5方面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
    • 防疫下的春运 如何消除这些隐患
    • p40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7:要闻

南海通报一“套路贷”恶势力团伙案例

套路贷+软暴力讨债 14人获刑

2021年02月04日

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慧通讯员/朗乾坤南法宣)借款先收30%“砍头息”,8天内分期还款,实际还款综合年利率却高达3128%。这样的贷款你敢借吗?2月3日,南海区扫黑办通报一个“套路贷”恶势力团伙案例——王某、贺某龙、余某波等14名被告人诈骗罪涉恶案。近日,南海法院已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

借壳实施“套路贷”

2018年5月,王某成立了某鑫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从事“套路贷”诈骗活动,并逐步发展成为以王某、贺某龙为首的“套路贷”恶势力团伙。该团伙对外以金融、网络服务等公司为名义,以民间借贷为幌子实施“套路贷”诈骗,涉案诈骗金额约142万元。

经调查,涉案放贷对象都是该团伙“精心挑选”的,他们特意选择那些急需用钱、还款频率高、信誉比较好的人。该团伙在通过非法渠道获得有借款需求的受害者名单后,使用编制好的“话术”引诱受害者借款。如声称已为受害者审批贷款额度,让受害者在某贷宝或某借到平台上签订年利率为24%的欠条。实际放贷时,该团伙收取30%砍头息,受害者只获得70%本金,并需在8天内分期还款,实际还款综合年利率却高达3128%。

同时,该团伙向客户推送年化利率36%的贷款广告,诱骗他人前来借款,但广告中刻意隐瞒了放贷综合年利率高达3128%的事实。若受害者追问就称其放贷年利率为36%或以其他方式模糊回答,营造成“借款1000元,放款700元,8天还款,每天还款125元”借贷模式、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民间借贷的假象。

当个别受害者提出要在借款期限届满后一次性还款时,该团伙则以“行规”等借口为由,隐瞒每日分期还款的借贷实际利率翻倍的事实,诱骗受害者接受上述分期还款的借贷模式。

互相引领入行、推送客户

2019年4月后,贺某龙等人另外形成放贷组织,以同样模式实施“套路贷”诈骗,贺某龙还将部分客户推送给余某波等人。

此后,余某波等人通过相互合作或引领入行,从某贷宝平台等网络获取有借款需求的客户资料,假借公司名义,以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吸引受害者。

经调查,余某波等人要求受害者登录某贷宝等平台签订年利率为24%的借贷协议,但实际放款数目、贷款利率未按协议执行,通常实际放贷综合年利率约3000%。在将受害者引入“套路贷”圈套后,余某波等人互相推送贷款,通过“转单平账”的方式恶意垒高受害者债务。

为获取更大的利益,犯罪分子又各自开通、使用两个以上某贷宝账户或微信,在明知受害者急需钱还款,不断以贷还贷的情况下,以推荐“新财务”为由,将自己本人操控的其他微信或某贷宝账号推荐给受害者,造成多人放贷的假象,虚增受害者债务。

若受害者不能及时还款,就对受害者收取高额的逾期费,每逾期一日则收取一期还款费用,同时以逾期不还将会影响征信、“爆通讯录”催收为由,软硬兼施“索债”,逼迫受害者继续借钱还款。

近日,南海法院对王某、贺某龙、余某波等14名被告人诈骗罪涉恶案件作出一审宣判,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贺某龙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八万元;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六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七万元;判处余某波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十二万元;判处其余11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