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腰古村第一书记李松庆:
走访完村内贫困户 才能安心过年


■李松庆在村里查看农作物长势。(资料图片)
编者按:
南海区对口帮扶云浮市云城、云安、罗定三个区(市)56条相对贫困村6291户贫困户20849人,4年来先后派驻167名干部,投入财政资金8.5亿元,目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退出。即日起,珠江时报诚邀南海区奋斗在扶贫一线的驻村干部用日记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扶贫故事、分享扶贫感悟、传递脱贫攻坚正能量。其中,首篇扶贫日记邀请了获得2020南海影响力年度十大人物之一的扶贫干部李松庆,讲述他的扶贫故事。
时间:2021年1月初
记录人: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腰古村第一书记李松庆
最近几天,天气很不好。雨下得紧,我打着伞匆匆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如今,腰古村发展很快,崭新的路面在雨里竟然熠熠闪光。小路两旁是山的味道,树、草、花都在吞吐着清新的芬芳。雨打着伞,咚咚作响,那是乡村交响乐中最生动的部分。
沿着小路一直走,穿村走巷,身上的白色衬衫湿透了,有风来,雨变得倾斜了,我在村子里仔细地询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回答与院子里的雨声一起构成乡村工作的进行曲。
马上过年了,最近我连续走访了村内的76户贫困户,向他们了解生活生产情况,顺便叨叨大伙过年的计划。雨势越来越大,只得把建档立卡户们的资料放在手里紧紧揣着。
经过一片玉米地,路旁有一处庭院,高高的院墙,院子里种着整齐的蔬菜,正是已经脱贫的程永兰的家。今年71岁低保户程永兰,房子曾经遭受过两次台风袭击,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后来,我们连夜把他们转移到镇敬老院安置,并立即召开会议,与镇政府协调,为他们争取了一户危房改造指标,随后联系当地包工头以特事特办的形式完成了危房改造。不到3个月的时间,程永兰就住进了新房子。
走出程永兰的家,我又冒着雨走访了几户贫困户家庭,围坐在屋里,倾听贫困户的心声,询问着今年的收成情况,顺便叨叨过年的计划,走访完了过年才能安心……
我很喜欢站在雨里,静静地接受乡村味道的洗礼。回想走访时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片段都和着雨声向我涌来,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浮上心头。
2016年下半年,我刚驻村,这里的情况比我想象中落后,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这里离珠三角才100多公里,相差那么悬殊,村容村貌破旧,交通落后。我到村里以后,首先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规划,列出民生短板,优先解决民生工程,一项一项抓落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经过五年来的驻村帮扶,腰古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6年4000多元提高到现在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贫困村、贫困户达到了脱贫标准,贫困村发生了蝶变:扶贫产业发展了,贫困户收入增加了,村中民生设施完善了,村村通水泥路了,路灯亮了,危房改造了,环境干净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
扶贫、干部、山、村子、门框、群众、草、霸王花、水缸、农户的冰箱、现代的元素、乡村的风情,这一切,此时都特别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来这里之前的刻板和隔阂,工作和生活、人生和理想、干部和群众、成人和孩子、现在和未来、你和我都不再是孤立的,都那么自然地融为一体,与这音乐般的雨声一起叮咚作响。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