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优质均衡之路 擦亮卓越教育品牌
大沥深化课程改革、锻造一流教师队伍、为教育项目注入地方特色,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沥伯奇学校(效果图)。

■2020年大沥镇庆祝教师节颁奖大会,领导嘉宾和师生上台合影留念。

■大沥镇学生参加区中小学信息学奥利匹克竞赛。

公办学校中考高分屏蔽学子南海11人,大沥独占5人,实验类初中共有15个高分屏蔽生;大沥全镇600分以上高分考生共2231人;南海区九年级潜能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监测,大沥镇教育局已连续第八次荣获卓越奖……在刚刚结束的这一学年,大沥交出的教育成绩单不可谓不亮眼。
除了中考成绩优异外,大沥还通过大手笔投入新改扩建学校项目、深化课程改革、锻造一流教师队伍、为教育项目注入地方特色等方式,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学片横向和共同体纵向的“双线管理”大框架下,大沥将卓越教育品牌越擦越亮。
大手笔投入
6年新改扩建
22所学校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近年来,商贸重镇大沥的招商引资效果卓著,市民对学位的需求也越发迫切。因此,大沥镇党委、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积极作为,保障学位供给,科学安排招生工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自2016年到2021年,大沥计划推进22所新改扩建学校建设,投入21亿元,预计新增学位2.2万个。其中,大沥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太平成远小学扩建工程均已完成验收,在刚开学的9月投入使用。两所九年一贯制新建公办学校——育德学校、伯奇学校也动工建设,分别投入3.3亿元、4.2亿元,将提供约5400个学位。预计到2022年,大沥学位紧张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另外两所新建公办学校沥城小学、沥雄小学的规划报建也已完成,目前进入招标阶段。
通过新扩建学校、建配套场室、调整布局、腾挪整合等,大沥积极解决2020秋季入学的学位需求,在招生过程中,严格执行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招生指引,优先安排户籍生,妥善安排政策性借读生;按“一片一线”、高分优先的原则安排积分生学位;用更人性化的抽签方式安排插班生。同时,今年还开展了公办幼儿园随机摇号抽签工作,由公证机构全程监督,获得了到场的人大代表、家长代表一致认可,有序完成了招生工作。
当前,大沥镇正积极建设“全球创客小镇”,在智慧校园构建方面,大沥也走在全区前列:投入180万元在全镇公办初中推进了精准教学系统和设备采购。投入120多万元,建设校园智能感知安防系统,守护校园和师生安全。在20多所学校投入近300万元添置3D打印机和3维扫描仪等;投入1600万元用于用电增容,投入1500多万元购置空调,让全镇绝大多数师生都能在教室、宿舍、饭堂等场所享受空调。
基础教育一体化
一校一品办学特色凸显
公办学校优势凸显、学片和共同体实现共赢,是今年大沥中考成绩的显著特点。这正得益于大沥实施学片和共同体“纵横双线管理”模式,以及深化课程改革的创新探索。在“二横八纵”格局和特色教育新生态的交织下,大沥义务教育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当前,大沥镇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41所,在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存在教育不均衡的困惑。大沥镇教育局深知,义务教育要做到优质均衡,要先从“整盘棋”入手,因此,大沥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一体化,包括基于资源整合优质均衡发展的学片管理一体化,以及基于学生人生发展整体规划的中小幼发展一体化。
目前,大沥镇共有两大学片,分别是:大沥中学—海北中学—许海中学学片、盐步中学—黄岐中学—盐步三中学片,下设8个教育共同体,形成了“二横八纵”的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旨在使学区内各级各类学校资源共享、共建,使弱者变强,优者更优,优质带动,优势互补。今年的公办学校屏蔽生人数中,大沥中学占2人、黄岐中学2人、盐步中学1人,充分体现了学片领头羊一路领跑、成员学校快速成长的显著成效。
拥有了教育连片发展的优势,大沥各中小学却并未满足于“在大树下乘凉”。通过共同体特色项目的深度融合,学校特色品牌立起来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今年,全镇有22所学校获南海区中小学生语文·英语教育阅读素养培养先进单位,是获奖学校数量最多的镇街;初中英语潜能学生核心素养监测获一等奖人数位居七镇街第一。在南海区第十三届校园艺术展演中,大沥共获20金11银2铜1优秀的好成绩,获金数量再创新高,居南海区之首。
这得益于大沥深化课改的做法:以教育综合改革作为顶层设计,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变革为途径,以评价改革为动力,建立一整套涉及课程、教材、课堂、评价诸环节的大沥教育教学改革新体系,形成了校际均衡、学段衔接、内涵发展、区域特色的教育新生态。
在这一背景下,全镇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蔚然成风,全镇所有公办及实验类中小学“一校一品”的格局初步成型,并逐步向“大城名校”的目标迈进。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以赛促研锻造“大城良师”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软件”。一所所“大城名校”不断崛起的同时,大沥也十分注重培育“大城良师”。在这里,教师不仅能够获得专业发展,提高团队作战能力,事业上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又促使他们扎根当地,为学生、家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大沥中心小学教师欧阳小聪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非科班出身的“菜鸟”新人,到能独当一面的优秀青年教师,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参加工作不满一周,他在一次区级教研会议中主动向教研员请教,由此获得了一次公开课的机会;从教以来,他每年进行数项课堂研究,积极参与学校日常的教科研活动;各级学科比赛更是被他视为优化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的重要途径,在一次次比赛中不断磨砺自己。
从欧阳小聪的经历中不难看到,勤奋、上进是青年教师崭露头角的重要原因,而大沥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视,则给予了他们向上攀登的底气和自信。在佛山市教育局公布的代表佛山市参加2019年广东省各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名单中,大沥镇占义务教育阶段南海区共9席代表中的5席,其中语文和综合实践学科分别获得广东省一等奖(未设特等奖),综合实践学科获得广东省第1名。2019年南海区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活动中,大沥获一等奖4个(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共6个一等奖,大沥占三分之二)。
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大沥镇教育局以搭平台、优措施的方式,为教师架起交流经验、共同进步的桥梁。目前,大沥共有7个中小学学科名师工作室。以这些工作室为载体,继续实施以精细化集体备课、送课到校,回归“以赛促研”的教研模式,力争在技术上和资源上有新的举措,各项竞赛有新的突破。
在开展“课堂革命”行动的基础上,大沥全镇中小学各学科加大教研力度,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通过精细化集体备课、一人一课、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深耕课堂、打磨课堂,并开展学科实训,做到研、训、用、评一体,锻炼教师,塑造教师,从而不断地培养出“品质教师”,成就“大城良师”。
创新德育工作
立足本土开发特色项目
学校建立育苗基地,为学生营造最好的自然课堂;学生把花苗带回家悉心培育,写下观察日记,并将种花习惯分享给家庭成员、社区居民,成为“最美小花匠”……
立德树人、以花育人,绘出“教育之美”。大沥镇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推进“花满校园”行动计划,以一场“最美小花匠”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推动学校和家庭种花工作,营造浓厚的家校种花氛围,努力实现“花美、人美、城美、家庭美”的目标。在疫情期间,这些种花小当家,在家庭、社区、学校掀起的种花、养花、赏花、护花热潮,成为温暖大沥的一抹亮色。
在这一行动中,大沥巧妙地把劳动教育、生命教育、廉洁教育贯穿其中,化为一次成功的德育工作本土化实践。评选只是该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大沥镇教育局编制“花匠学堂”宣传册子分发给学校,引导学校利用生物园、种植园开辟育苗基地。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开展种花、美化校园活动,普及种花、护花知识。与社区联合建立花圃基地,寻找最美家庭或最美小巷的活动,以此达到小手拉大手的成果。
此外,为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号召,大沥镇教育局还出台了中小学垃圾分类教育工作方案和工作简明指引,印刷了垃圾分类宣传册子和给家长的一封信,通过举办垃圾分类推进会和垃圾分类进社区的活动,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校本课程,利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综合实践课、科学课等,落实每一位学生实施垃圾分类的教育,做好统计和激励。将垃圾分类纳入养成教育的一部分,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020年大沥中考成绩单
●今年中考,大沥共有20名学子进入市前100,分数被屏蔽!●大沥公办初中5名学子被屏蔽,接近全区公办初中屏蔽生数量的一半!
●民办初中共有15名高分屏蔽生!
屏蔽生学校名单
●石门实验学校14人●石门实验中英文学校1人●大沥中学2人
●黄岐中学2人●盐步中学1人
※2020年,全镇参加南海区九年级潜能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监测,大沥镇教育局已连续第八次荣获镇街最高荣誉——卓越奖(一等奖)。
※2020年,全镇有22所公民办中小学荣获南海区中小学生语文·英语教育阅读素养培养先进单位一、二、三等奖,是获奖学校数量最多的镇街。
※2020年,全镇初中英语潜能生核心素养监测获得历史性突破,一等奖总人数位居七个镇街第一,且实现了公办、实验类初中全覆盖,更可喜的是有两所普通民办学校也首次斩获一等奖。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通讯员徐锦龙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