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
推创新强智造 经济发展显韧性
锤炼党员干部“工作韧性”,造就有为之乡“韧性”基因

■丹灶城市更有魅力。(资料图片)

■丹灶镇不断加强高端产业园区建设。 (资料图片)
丹灶镇是佛山南海具有鲜明发展特质的一座城镇。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探索以智能制造、生态文明为基本取向的科学发展道路。
在疫情影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拥有后发优势和先发机遇的丹灶,其经济发展的“韧性”愈发展现出来。事实上,不只是经济韧性,丹灶镇的设施韧性、服务韧性、治理韧性等多个“韧性指标”都承受住了很大的考验。
党建引领
造就﹃韧性﹄基因
在武侠小说中,有一种韧性很强、刀枪不入的“金丝软甲”,丹灶镇的“金丝软甲”便是一直坚持建设富有韧性的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丹灶镇以党建统领全局,锤炼党员干部“工作韧性”,形成强劲合力,造就有为之乡的“韧性”基因。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丹灶“韧性”基因得到充分体现。1月22日,南海区召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会议,丹灶镇委、镇政府快速反应,迅速部署成立丹灶镇疫情防控领导指挥小组,镇委书记担任总指挥,镇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共设11个专责组,全面打响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党员干部作为防疫先锋,带领热心群众积极抗疫。值守员、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在防控工作中,党员干部们担任着不同角色。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贴心服务助力企业顺利复工、梳理政策实地指导、线上培训攻关项目申报、全天候服务“不打烊”……丹灶镇聚焦关键重点、精准施策,推出“八极拳”式的一系列贴身服务,有序推动镇内企业复工复产,以“保姆式”服务激发企业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战斗力”。
产业发展
发起产业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品质革命
产业创新和智能制造与民营经济的稳健发展,是丹灶镇“韧性”基因中最亮眼的片段。发起产业创新和智能制造业领域的品质革命,让高品质密码深入多元化行业的实践,奠定丹灶科技创新产业基本盘的质量基础。
今年3月,丹灶镇成功签约北理工亘舒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广东广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澹浦科技园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8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5月,佛山首个研发生产类院士法人项目落户丹灶投产,并发布“加速器”十条,打造“湾区科创加速器之城”;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三期首批签约日企成功入驻,丹灶将建3000亩中日合作科技产业园;佛山市南海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丹灶镇举行,现场还举行了仙湖氢谷十大项目启动暨佛山仙湖实验室工程建设启动仪式,一批氢能产业重大项目在仙湖氢谷加快落地推进,为丹灶氢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产业结构的变化往往预示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丹灶镇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由技术、创新、人才等要素驱动的趋势更加明朗,这种内生型的经济增长机制对丹灶镇发起产业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品质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丹灶80多家智能安全企业中,广东安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智能安全控制板,产品主要配套安防类行业的智能交通指示系统、路桩升降系统、道闸系统、楼宇门禁控制系统等,为高速路口、村居、小区防疫监测点提供安全保障。还有生产红外线测温通道门的企业,可大大提高公共区域防疫监测点的体温监测效率,减少工作人员负担以及人员交叉感染几率。越来越多的高品质“丹灶智造”奔赴全国各地抗疫前线和市场。
致力打造生态产业和智能制造集聚地的丹灶,实现“小草”加快成长,“大树”接踵落地,围绕升级传统产业和布局氢能、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共同构筑全新的工业体系,一条科技创新经济带已在丹灶形成。
乡村振兴
闯出丹灶特色道路
丹灶,坐拥田园景色、深藏文化底蕴、集聚产业创新、强化党建引领。2019年以来,丹灶镇以党建统领全局,推创新之举、汇各方之智,精准制定丹灶乡村振兴要深入实施“点上微改造、线上连片试、面上总动员”的“点线面”战略。
在市、区、镇、村居四级联动,集中攻坚推动下,丹灶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丹灶镇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构建美丽家园。对全镇176个自然村进行微改造,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75600人次参与,清理处置生活及建筑垃圾超过31200吨;27个村居实现大市政保洁;今年年底,丹灶将至少完成189座农村公厕建设和改造项目。
丹灶镇精心打造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居,仙岗、良登、塱心入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居)建设名单,罗行、劳边、仙岗满分通过美丽文明村居验收评估。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田园,2019年完成高标田整治4400亩,田头棚整治809个、整治面积约8.33万平方米。
丹灶镇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打造美丽廊道。“一岛两湖”成为佛山市十大美丽田园项目,“有为水道”获选为佛山市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丹灶镇被纳入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点上开花,连片示范,全面振兴的生动局面初步显现。
有为丹灶敢为先,乡村振兴正当时。2020年,丹灶镇将聚焦攻坚重点建设“一岛两湖十里片区”,推进“双峰突起”、“四面开花”。把城西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与有为水道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相结合、把大金工业园连片改造与翰林水道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相结合,加速推动仙湖氢谷特色小镇、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开拓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路径。
城市提升
推动高质量全面发展﹃再提速﹄
在经济韧性不断融入丹灶发展血脉的同时,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蜕变,也在试炼着丹灶镇治理韧性。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集聚。而聚拢、留住人才,则离不开城市的优质配套。从小学到高中,实行12年一贯制教学的南海中学实验学校,目前已选址丹灶仙岗社区,预计明年将投用招生。作为南海优质教育品牌,该校的建设投用,将在丹灶教育事业拼图上补上“完美的一块”,大幅提升丹灶教育品质。
备受外界关注的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与丹灶相毗邻,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投用。南海区计划投资24亿元的丹灶轨道交通项目启动研究,丹灶市民未来或可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服务,看病寻医拥有多元化、便捷化选择。
路通,财通。多条快速路的建设将带来丹灶的区位变革,包括广佛新干线及西延复合通道工程、佛山市季华路西延线工程、南海中线公路工程等,将重构丹灶周边路网格局,为丹灶各大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注入更多“造血细胞”。
丹灶镇对标国家级产业园建设管理标准,开展园区综合整治,打造美丽园区。有序推进8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总面积2375亩,完成131个村级工业园区环保升级,落实园区内企业整治1523家。
丹灶镇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框架下构建自身的产业体系,对接全国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趋势、智慧化方向、人本化要求,才能拥有参与全国中高端竞争的能力。因此,丹灶的城市建设和产业经济“提速提质”,其实质是跳出工业文明模式,进入生态文明模式,在生态文明中定位自身的发展区间。这种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高速高质运行,将使丹灶镇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独树一帜。
丹灶镇上半年重点工作
1月
●丹灶镇3家企业
入选2019年度佛山高新区高成长企业榜单;
●建立4支队伍,撬动资金20亿,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
●丹灶镇第三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将聚焦攻坚打响“四大会战”;
●丹灶镇三届人大八次会议召开,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布局加快高质量全面发展步伐。
2月
●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全民参与疫情防控,2000多名党员干部奋战一线;
●丹灶镇打响了南海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新年第一枪”,开启6700亩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
●丹灶打好服务“组合拳”,政企携手做好疫情防控,多措并举推进有序复工复产。
3月
●各中小学线上开学,2万名师生参加开学典礼;
●第一季度三大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8亿元,打造湾区投资洼地;
●田间地头春耕忙,水产行业“飞来”全国订单;
●80多家智能安全
企业全复产,加快智能化升级。
4月
●主要领导带头购物消费,提振市民消费信心,助力服务企业渡过难关;
●召开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推进会,加快建设项目落地,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全力推进“厕所革命”,189座公厕今年“大变身”;
●召开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要求企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金宁社区家长学校获国字号荣誉,被命名为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5月
●仙湖氢谷十大项目启动,总投资达120亿元,丹灶氢能产业发展再添新引擎;
●佛山首个研发生产类院士法人项目在丹灶投产;
●发布“加速器十条”,打造“湾区科创加速器之城”;
●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三期首批签约日企成功入驻,丹灶将建3000亩中日合作科技产业园;
●镇长带着丹灶优品上线叶璇淘宝直播间,为“丹灶制造”代言。
6月
●召开2020年“创文”工作推进会,九大重点工程齐发力;
●丹灶镇人大围绕五大主题创建28个特色联络站;
●创新开展“媒体驻村”基层党组织共建结对,聚焦“有为水道”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
●召开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暨纪律教育大会,紧绷廉政弦,筑牢防腐线;
●南海区人才服务驿站(南海安全研究院)落户丹灶,“私房菜”式服务匹配人才需求。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阳通讯员叶迟华张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