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6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331311033

    • 南海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

    第A01版:331311034

    • 南海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今日开幕

    第A01版:331311035

    • 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使命与担当

    第A01版:331311036

    • 落实“六稳”“六保”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第A01版:331311037

    • 佛山国际陆港项目落地南三产业合作区

    第A01版:331311038

    • 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扶贫协作再上新台阶

    第A02版:330311012

    • 打赢村改攻坚战 开拓发展新空间

    第A03版:331011024

    • 加大扶持力度 调动商会资源

    第A03版:331011025

    • 推动精准扶持 完善容错机制

    第A03版:331011026

    • 设立线下品牌专区推广“南海优品”

    第A03版:331011027

    • 加快建设立体智能停车场

    第A03版:331011028

    • 像储备粮油一样做好防疫物资储备

    第A03版:331011029

    • 上接A01版

    第A03版:331011030

    • (上接A01版)

    第A04版:331111031

    • 建网红打卡点 再添时尚新活力

    第A05版:330611018

    • 强产业强中心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A06版:330511017

    • 拓空间激潜能 文旅小镇加速跑

    第A07版:331211032

    • 推创新强智造 经济发展显韧性

    第A08版:330711019

    • 展实力添动力 打造湾区产业高地

    第A09版:330811020

    • 促治理谋振兴 释放发展新动能

    第A09版:330811021

    • p50

    第A09版:330811022

    • p51

    第A10版:330911023

    • 兴乡村树标杆 争创最美岭南水乡

    第A11版:城事

    • 中考志愿填报开始
    • 2025年南海文体设施达国内先进水平
    • 周三周六地铁服务时间延长

    第A12版:330411013

    • 社区领头羊 群众贴心人

    第A12版:330411014

    •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提升城市管理成效

    第A12版:330411015

    • 弘扬真善美传播好家风

    第A12版:330411016

    • 友邦保险获批在中国内地设立独资人身保险公司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9:

大沥

促治理谋振兴 释放发展新动能

坚持“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通过治理要空间、促发展、出效益

2020年06月23日

■大沥有色金属群楼。 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大镇社区河涌美景。 通讯员 刘成 摄

“做生意,来大沥!”这是岭南创新商都、产业经济重镇南海区大沥镇最响亮的城市品牌口号。近年来,该镇在敞开大门“做生意”的同时,不忘提升城市治理方式,营造花满沥城、宜商宜居的良好氛围。

在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看来,“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就是打开大沥城产人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密钥。该镇将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的道路,以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转型为重点,努力实现全域振兴。

作为位于广佛交界的重镇,大沥在城市治理方面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大沥镇镇长游剑锋表示,大沥要争创城市治理的示范和典型,通过治理要空间、通过治理促发展、通过治理出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更兴旺 以改造谋求广阔发展空间

近年来,大沥镇通过“三旧”改造,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城乡融合展现新景象: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成为国家“集体土地上建城市”的成功实践;海北新城探索打造广佛极点带动新片区;盐步片区担起了佛山市“百里芳华”示范片区的重要使命……

目前,广佛智城、全球铝业展贸中心、永旺梦乐城、岭南车天地、万达星港城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广佛宝力慧谷、南海国际会展中心等优质产业载体加紧建设,以往低矮简陋、锈迹斑斑的工业厂房,摇身变成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和产业社区。建筑容积率从原来的1.0提升至2.5以上,投资强度从原来的100万元/亩提升至1000万元/亩以上。

大沥镇有村级工业园111个,涉及用地2.3万亩。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到大沥镇调研时,提出了2020年大沥升级改造10000亩村级工业园的目标和任务。为此,大沥镇立下军令状、签下决战书、定下时间表,坚持“破立并举”、注重真干实干,全力推动“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为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大沥镇实施挂图作战,开展片区攻坚,注重部门联动,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人马、一份方案、一跟到底”,探索村级工业园“改造七式”。

在推进工业园升级改造过程中,大沥镇坚持以拆为手段、建为目的,以产业提升、项目落地为导向,将园区改造与传统产业转型结合起来、与互联网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产业链固链、强链、补链,走一条“以拆促建、以建引凤”的路子,全力加快大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大沥镇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如火如荼,大镇瀚星科学园、沥中新兴产业载体、全铝家居智能产业园、羊城创意产业园(南海分园)等一批项目落地,培育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阵地。

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大沥镇还在不断强化和优化自身的产业体系。如立足于36个专业市场和广佛智城直播电商产业基地优势,打造互联网新经济服务体系。此外也积极参与“腾云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大沥传统优势制造业融合发展。依托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及全国安全产业大会,大沥也正在探索“会展+”新经济模式,并通过加快安全产业集聚,打造智慧安全小镇。

环境更美丽 多措并举焕发城乡新面貌

自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大沥镇不少社区已“大变身”。最近一段时间,为推广宣传大沥镇各农村社区特色建设,挖掘乡村振兴亮点,大沥镇乡村振兴办、大沥镇宣传文体办联合推出大沥“一村一品”主题海报,很快便在大沥人的朋友圈中被广泛刷屏。

城市里,点点花色把大街小巷装扮得充满生机;乡村中,片片花海凝聚人们的无限欣喜。大沥乡村之美,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古建筑活化成乡情馆,人们徜徉其中,“读”懂社区文化;热闹的社区文化活动现场,人们在开怀大笑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党员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在大沥,这样的美好画面比比皆是。

大沥的乡村之美,表于外,也秀于内。它日渐提升的颜值背后,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之美。这里的乡村振兴,走的是因地制宜的本土特色路,着力创新城乡融合发展。2019年,在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中,大沥镇凤池、盐步、太平、白沙这4个试点村居全部顺利通过了验收。

接下来,大沥镇将继续多措并举焕发乡村“新面貌”。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深入打造“盐步老龙礼俗文化精神示范片”、“雅瑶罗城观光农业示范项目”项目。此外还将积极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和三线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大沥镇还计划推动特色社区建设,将凤池、沥东打造为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社区,把大镇打造为区第一批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社区。

在不断扮靓乡村的同时,大沥镇也加快了治理水环境的步伐。治水兴水事关民生福祉、事关长远发展。此前,大沥镇纳入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清单的河涌共22条。2019年底,已有15条河涌消除黑臭,剩余7条为2020年整治任务。截至6月,九潭大涌和龙沙涌成功消除黑臭,余下漖表涌、河东大涌、东秀大涌、牛肚湾涌、联滘滘口涌等5条河涌正加紧攻坚,确保在2020年底前消除黑臭。

治理更有效 创新思路打出治理“组合拳”

大沥镇位于广佛全域同城化核心区,人口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元。面对社会多元结构,如何统筹各方、解决长期存在的治理难题,成为大沥党委、镇政府一直关心的工作重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沥镇涌现了一个个创新的工作举措:利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开展防疫广播宣传、黄岐派出所成立女子抗疫先锋队、沥雄社区创新“1+1+N”齐心战“疫”社区服务策略……面临疫情“大考”,大沥镇多年精心打造的社会治理体系,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还迎来了升级和完善的机遇。

2019年起,大沥镇将举办多年的“面对面”活动全新升级,打造“城市治理面对面”品牌活动。该活动每月举办一期,深入社区、企业与市民围绕治理热点问题开展沟通交流,让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此外,大沥近年还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打造“市民议事厅”品牌活动。目前议事厅已成功举办42期,研究解决了物业小区安装充电桩、老城区交通优化等治理问题13个,主题政策宣讲11个,带动约10万市民参与,2020年还将计划在全镇各社区开展24期。

目前,大沥镇还建立了“巡城马”工作机制,以媒体监督推动治理提升,激发部门正视问题、履职尽责,让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得到切实回应解决。目前,“巡城马”已举办6期,发现问题超100处,落实整改超80%。此外,大沥镇也在积极开展村级工业园防火间距安全整治等工作,有效推广社会治理云平台,全镇充电桩、消防站、消防栓地图已向公众开放,并开展平安大沥建设,新建、改造高清摄像头和人面识别系统,以技术手段助力治理提升。

如今,为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沥镇在城市治理工作上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着力构建“党委统筹领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大沥镇已探索出以最大公约数集中民智民力、广泛凝聚共识、解决治理难题的模式,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社区主体力量,协调社会各方参与,打出一套治理“组合拳”,为推动佛山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南海区建设省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做出“大沥贡献”。

村级工业园“改造七式”

01

公有物业带头改:发挥公有资产的示范带动作用,由公有物业先拆起、公资土地先改起

02

村级物业激励改:通过倾斜政策、下放资源、捆绑利益,充分调动村组集体自主改造的积极性

03

公资介入承接改:依托公有资产实力,结合集体土地租赁,在资金、规划、招商、运营等多个方面深度参与、全程介入

04

引入市场助力改:撬动社会力量、市场资源,参与土地整理、物业清拆、建设运营和招商引资,实现推进效率高、资源配置优、共赢效果好

05

激发业主主动改:利用“旧改”政策红利,鼓励不符合城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旧物业,提前解约、主动清拆,按照城市规划和产业定位进行更新改造

06

违建物业倒逼改:利用法律利器,开展村级工业园“拔钉扫雷”行动,倒逼业主自拆或实施行政强拆,加快园区改造、铲除违建顽疾

07

重大项目征拆改: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规划红线内的土地和物业进行统一征拆,向旧园区要环境、要配套,实现了空间重塑、交通优化

基层治理“组合拳”

1

党委统领、协调各方,凝聚民智民力:

党建引领吸引各方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2

搭建沟通互动平台,协调社会各方参与:创新推出“城市治理面对面”、“市民议事厅”、“巡城马”工作机制等

3

发挥社区主体作用,增添自治组织活力:把社区建成为政府的社会管理平台、居民的日常生活依托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翠贞 通讯员 关艳娟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