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文体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印发
2025年南海文体设施达国内先进水平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焯莹通讯员曹莉敏)今后,南海市民将可以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文体设施服务。记者昨日从南海区文广旅体局获悉,日前正式印发的《南海区文体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下称《规划》)提出,至2025年,南海区将建成设施场馆高标准、设施体系完备、设施服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及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镇街成立国民体质监测站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体现城市品质面貌的重要载体,影响着市民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编制历经两年,通过对南海区文体设施现状建设、既有城乡规划的系统性摸查,归纳问题和困难,衔接国家、省、市标准,制定全区文体设施体系和配套标准,提出建设目标。
《规划》对象为南海区的图书阅览设施、博物展览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公共体育场馆、新建住宅项目群众健身设施等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期限为2017年~2025年,分近期和远期两个时间段。
近期中,《规划》对文体设施建设的建设目标、总体任务、重点项目等进行了科学的谋划,并按照区、镇街、社区各行政级别进行了任务分解。例如,区级层面,设置一座公共图书馆;高标准建设南海文化艺术中心;建立区级文体广场;建设南海体育中心;建成3~5家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等。镇街层面,各镇(街道)设置一座图书馆分馆;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推进镇(街道)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建设;成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等。
远期中,《规划》提出,至2025年,南海区将建成设施场馆高标准、设施体系完备、设施服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及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为实现目标,《规划》提出了三条实施路径:一是加强城乡规划管控,二是注重镇街协调落实,三是多途径落实设施建设。
注重镇街协调方面,加强实现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的互动互通。通过规划编制倒逼各镇街重新审视文体设施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统筹发展思路,主动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如通过沟通协调,里水镇将“文化岛”“体育岛”概念和项目纳入里湖新城规划;又如桂城街道,树立多层次文体设施体系的认识,在映月湖公园周边加快建设镇街级文体设施。
此外,要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现状物业改造利用、闲置地利用等方式,多渠道供给文体设施用地。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开展设施共建,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通过多途径落实设施建设,提升设施建设空间供给灵活性。
规划范围
南海区全域,覆盖桂城街道、大沥镇、里水镇、狮山镇、西樵镇、九江镇、丹灶镇七个镇街。
规划期限
2017年~2025年。近期为2017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25年。
规划对象
●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指坚持非营利和向公众开放原则的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阅览设施、博物展览设施、表演艺术设施、群众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指坚持非营利和向公众开放原则的体育设施,包括公共体育场馆、新建住宅项目群众健身设施、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设施。
公共文化设施近期规划目标
高标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社会化、标准化、数字化和服务重心社区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造就高品质文化生活。
公共体育设施近期规划目标
(1)逐步建立区域统筹、镇街、单元社区、基层社区的四层配置级别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对区域统筹(区级)、基层社区级设施网络优化完善,对镇街、单元社区级补充完善。
(2)按照人群分布、服务半径、各级设施的使用情况,科学布局完善全区公共体育设施,逐步完善设施的网格化布局,形成覆盖全区的“城乡十分钟健身圈”。
(3)进一步梳理、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其中,高标准建设区域统筹、镇街级公共体育设施。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远期规划目标
至2025年,南海区将建成设施场馆高标准、设施体系完备、设施服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及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