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防汛抗洪分队和无人机分队协同参与防汛抢险汇报演练
冲锋舟水上“漂移” 无人机空投物资

■2020年南海区民兵防汛抢险演练,冲锋舟编队航行。 见习记者/廖明璨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苏绮玲通讯员/朱枭)冲锋舟劈波斩浪,通过浮标障碍点;无人机呼啸而过,为“受困”群众送去物资……昨日,区人武部在丹灶镇赤坎水库举行2020年南海区民兵防汛抢险汇报演练,防汛抗洪分队与无人机分队协同演练,锻造一支具备“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能力的“铁军”队伍。
佛山市委常委、佛山军分区政委吴金龙,佛山军分区动员处处长朱保水,区委常委郭家新,区人武部部长毕曙露,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潘建刚一同观看了演练。
上午11时完成集结后,演练指挥员一声令下,民兵防汛抗洪分队迅速有序跳上冲锋舟,并熟练地驾驶着在河面上“劈波斩浪”,以不同的队形全速通过7个浮标障碍点,流畅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指令操作。演练模拟冲锋舟遇到洪水大漩涡不能越过障碍物,现场,整个编队快速灵活地运用360度大旋转驾驶技术,围绕浮标点高速旋转3圈,顺利完成任务。
随后,无人机分队演练在夜间环境下,按坐标投救生物资和救生给养,引导民兵防汛抗洪分队救援受困群众。只见一架侦察无人机先行前往水库中央灯塔处侦察,另一架无人机紧跟其后直抵目的地投放相关物资。最后,侦察无人机变身大喇叭广播,使用信号灯引导编队躲避暗礁,协同配合抵返出发点。
为提高抢险能力,每年龙舟水期间,区人武部都会组织防汛抗洪分队队员开展集训。今年按照“训用一致、以训备勤、以训促建”的原则,从难从严对队员们进行军事理论、战备常识、抢险常识教育培训,开展冲锋舟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冲锋舟驾驶技术、冲锋舟解救落水群众和水上打捞等方面的训练以及综合演练。这次集训为期6天,共48名民兵参与。
南海区防汛抗洪分队成立于2006年。作为全市其中一支抗洪救灾应急机动专业队伍,赴省内多地遂行抗洪救灾任务,多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抗洪救灾模范集体”,受到国家防总、省防总和省军区、军分区通报表彰。
“防汛抗洪分队队员多为退伍军人,他们本身有专业技能,是抢险救灾的重要力量。”毕曙露说,集训通过以旧带新的形式,帮助新队员快速掌握技能,“今年南海担负的应急救援任务重,训练只是一个手段,目的在于有任务时,一声令下,民兵队伍能够冲上去、扛红旗、打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