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丹灶氢能产业发展再添新引擎
十大项目启动 助力仙湖氢谷“领跑”

■仙湖氢谷十大项目启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展示。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5月19日,佛山市南海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丹灶镇举行。现场还举行了仙湖氢谷十大项目启动暨佛山仙湖实验室工程建设启动仪式,一批氢能产业重大项目在仙湖氢谷加快落地推进,为丹灶氢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5月17日,佛山首个研发生产类院士法人项目落户丹灶投产,并发布“加速器”十条,打造“湾区科创加速器之城”;18日,两大日企入驻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三期,丹灶将建3000亩中日合作科技产业园。连续3天,丹灶镇都有大动作、新举措。
致力打造生态产业和智能制造集聚地的丹灶,实现“小草”加快成长,“大树”接踵落地,围绕升级传统产业和布局氢能、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共同构筑全新的工业体系,一条科技创新经济带正在丹灶形成。
仙湖氢谷 十大项目
佛山仙湖实验室项目
投资金额:15亿元
南海386辆氢能公交投运项目
投资金额:7.4亿元
启动研究轨道交通项目
投资金额:24亿元
氢能学院项目
投资金额:18亿元
南海中学实验学校
投资金额:15亿元
广东探索氢燃料电池及汽车生产项目
投资金额:21.6亿元
氢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项目
投资金额:5亿元
广物新能源项目
投资金额:10亿元
巨正源佛山氢能储备基地项目
投资金额:1亿元
仙湖隧道项目
投资金额:3亿元
十大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
氢能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在仙湖湖畔,一幢幢大楼将拔地而起,规划整齐的佛山仙湖实验室、氢能学院、氢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5月19日正式启动,不仅构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将有效推动丹灶氢能产业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一体化发展,为丹灶的氢能产业再添研发新引擎,补齐氢能产业创新链条。
昨日,仙湖氢谷启动项目共有十个,总投资达120亿元。广东探索氢燃料电池及汽车生产、广物新能源、巨正源佛山氢能储备基地等氢能产业重点平台同步启动,让各种氢能产业科技在丹灶逐渐转变为现实,也推动着丹灶在氢能产业创新竞争中,逐渐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交通领域是南海以及丹灶氢能产业发展重要突破口。昨日,南海386辆氢能公交投运项目启动,南海区投入7.4亿元新购置386辆氢能公交车,开通40条氢能公交线路运行;南海区计划投资24亿元在丹灶镇启动研究轨道交通项目,使丹灶进入轨道交通时代。
南海中学实验学校将于2021年9月前完成建设并启动招生;丹灶还将投资3亿元,建设仙湖隧道,疏通城市交通脉络,加强仙湖片区桂丹路南北向区域连接。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强调,仙湖氢谷等特色产业平台要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制造业创新发展中能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仙湖氢谷十大项目启动,成为南海顶级配套,也将成为丹灶的新地标,未来模样,令人期许。
推动高质量全面发展“再提速”
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希望未来能将仙湖氢谷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氢能行业领先的综合载体,同时进一步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集聚。而聚拢、留住人才,则离不开城市的优质配套。从小学到高中,实行12年一贯制教学的南海中学实验学校,目前已选址丹灶仙岗社区,预计明年将投用招生。作为南海优质教育品牌,该学校的建设投用,将在丹灶教育事业拼图上补上“完美的一块”,大幅提升丹灶教育品质。
备受外界关注的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与丹灶相毗邻,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投用。接下来,南海区计划投资24亿元在丹灶启动研究轨道交通,丹灶市民未来或可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服务,看病寻医拥有更多元化、便捷化选择。
路通,财通。广佛新干线及西延复合通道工程、佛山市季华路西延线工程、南海中线公路工程的先后规划启动,将重构丹灶周边路网格局,为丹灶各大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注入更多“造血细胞”。
从智能安全产业到日资企业入驻,再到氢能产业,“三驾马车”相互交融,拉动丹灶产业结构优化“上层楼”,大大提升本地教育、医疗、交通等多方面资源配套。未来,丹灶将以科技创新为内驱推动三大产业持续发力,构建全新的工业体系,实现交通医疗教育配套全面升级,推动高质量全面发展“再提速”,奠定丹灶宜工、宜商、宜游、宜居的底色。
从氢能产业高地迈向创新高地
“今天发布的重大项目贯穿氢能产业链的上下游,涉及科研、生产、应用、载体搭建、人才培养等领域,任何一个项目、环节都是国内氢能业界的重磅事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蔡家华表示,氢能重磅项目的集体亮相,是佛山向国内氢能业界展示成绩单、拿出新作为的重要体现,也展现了佛山发展氢能产业的坚定决心。
从2009年,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丹灶镇,佛山开启了进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征程。10多年间,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广东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有限公司等多个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位于丹灶。
为了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南海区在丹灶镇规划8200亩建设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面积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按“一湖一城三园区”的空间布局,打造集氢能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
本次启动的佛山仙湖实验室,将打造成国际领先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氢能学院补齐人才短板,探索氢能产业人才培育新模式;广东探索氢燃料电池及汽车生产、广物新能源、巨正源佛山氢能储备基地等产业项目,助力丹灶从氢能产业高地迈向创新高地。
丹灶已形成了涵盖从加氢设备研制、加氢,到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氢能产业链,促使丹灶在构筑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体系和氢能源汽车商业化运营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实践证明,站在氢能源革命的风口,丹灶再一次焕发出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创业闯劲,以敏锐的目光、不懈的努力,为南海乃至佛山氢能产业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贡献不竭力量。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李阳吴泳通讯员/叶迟华张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