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南海制造新传奇
评论
◎周文迪
制造业是南海的立区之本。南海原本是珠三角一个普通的农业县,改革开放后,“农民洗脚上田”兴办实业,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盛景呈现,实现了从桑基鱼塘到工业的腾飞,华丽变身为令人瞩目的“制造业大区”,被誉为县域经济的“南海模式”,一跃成为“广东四小虎”,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发展传奇。
随着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依靠速度和规模取胜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一去不复返。南海制造业起步早,大多集中于传统产业,“先发优势”逐步演变成“先发劣势”——传统产业包袱重、下行压力大。而昆山、余杭等地起步稍晚,反却形成“后发优势”——正赶上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的阶段。面对规模庞大的传统制造业,南海如何续写传奇?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5月19日,南海区高规格举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彰显出南海应有的担当、应有的格局和应有的自信。
推动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译创新密码。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赛道。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启动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加快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着力构建创新平台与区内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引导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42个公共创新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支撑。要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工程,切实加强高企创新能力建设,引导更多高企设立研发机构。
(下转A04版)(相关报道详见A02、03、04版)
(上接A01版)
推动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转型文章。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抓存量,也要抓增量。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工艺。蒙娜丽莎、坚美铝业、维尚家具都是来自传统制造领域,通过转型发展实现了凤凰涅槃。针对传统制造业要以实施“腾云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现代金融和科技服务,积极搭建转型升级赋能平台,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跃升。同时,要以三龙湾南海片区、佛高区南海园、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南三产业合作区、仙湖氢谷等平台为依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
推动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厚植政策沃土。政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要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大力开展质量强区建设,让质量成为南海制造业立区的“生命线”,让品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地区的闪亮名片。要加快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高举改革利剑,大力推进政策创新,不断深化土地改革、“放管服”改革,大胆推广“标准地”“模拟审批”和招投标制度改革经验,着力降低企业用地、融资、人才等保障,营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流环境,厚植制造业茁壮成长的深厚沃土。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南海当下可为、未来可期。让我们期待,南海继续以“闯将”姿态,大力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开拓精神,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续写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