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化名片增强城市活力
南海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岭南文化的开放张力
■2019年定向世界杯决赛首次走进中国,并在佛山南海开跑。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在千灯湖开幕,27件艺术作品令市民眼前一亮。图为作品《皎镜含天》。
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南海重要发展阶段产业材料的《千灯印》、承载千灯湖湖水的《water》、寄情追忆南海艺术家黄少强的雕塑《止庐问疾》……1月11日,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在千灯湖开幕,27件艺术作品令市民眼前一亮。
“公共艺术与城市、产业、人文历史互动交融是一种趋势,这次展览是一次有益探索。”四川美院教授及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策展人何桂彦说道。
在过去的2019年,南海这种“文化+”的有益探索并不少见。
从2019年定向世界杯决赛的举办,到功夫电影周的落幕,从醒狮上春晚,到央视秋晚唯一分会场设在南海,南海始终坚守本土文化自信,以实体建筑承载岭南文化的“魂”,以品牌赛事传递岭南文化的“韵”,推动岭南文化“出海”,不断彰显岭南文化的开放张力,体现着具有国际范的岭南味儿。
文化软实力
以文化底蕴涵养城市开放气质
位于南海区西部的西樵山,有“珠江文明的灯塔”的美誉,被明代著名学者方豪誉为:“西樵者,天下之西樵,天下后世之西樵,非岭南之西樵也。”“天下之西樵”也奠定了这座城市的气质——开放包容。
从明代至今,“开放”被嵌入南海的血脉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南海人,“海纳百川”也成为了南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漫漫历史长河中,南海文化“家底”深厚,“人杰地灵”。这里留下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民族企业家陈启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历史名人的足迹,这里是“龙狮源地、飞鸿故里”、“粤剧摇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起源地等。这些都是独特的岭南文化“记忆点”。
过去的记忆再深刻,也只是停留在过去。南海深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必须通过现代化转化,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
2019年6月,2019年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题活动举行,金箔锻造技艺、九江灯谜、唢呐制作技艺、平洲传统玉器制作技艺、广绣技艺(石石肯)等非遗项目一一亮相,以展览、论坛等形式,呈现南海非遗传承发展的实践。
2019年10月,西樵山采石场遗址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月27日至29日,一连三天的2019佛山博物馆文化周活动举行,南海14家特色展馆集中亮相,占了总展馆超三分之一,充分展现了南海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无论是举行非遗宣传展示主题活动,还是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抑或南海展馆火爆,均反映了近年来南海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聚焦弘扬优秀历史文化,通过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推进文物古村保护、加强非遗传承推广等,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涵养城市开放包容气质。
文化新载体
以文化设施提升城市美学品位
早在2015年,千灯湖公园就摘获全球景观设计行业“奥斯卡”奖——全球城市开敞空间大奖。如今,游客在千灯湖公园休闲漫游中,总能感受到岭南水乡独有的特色与风韵。
一场公共艺术展,又让世人的目光聚焦于千灯湖公园。这场艺术展,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公共空间的艺术,从它极具“在地性”的特性中可以看出,这场展览强调的是以艺术作为纽带来连接生活,让文化更具有生长性,从而提升城市美学品位,提升大众生活品质。
回顾2019年,这样的文化实践还有很多,经济实力雄厚的南海,选择以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去承载岭南文化的“魂”。
当厚重历史与现代科技结合时,南海博物馆重新焕发了生机。展厅中的大型多媒体屏幕上,堪称“南海版《清明上河图》”的《清代南海风情图》卷轴缓缓打开,通过高科技多媒体播放,再现广州十三行、官窑生菜会、桑基鱼塘等清代南海的地域风貌和人文风情。
如果说千灯湖公园、南海博物馆等只是南海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国际范儿的“惊鸿一瞥”,那么加快推进的南海文化中心、南海艺术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则是南海补齐全区大型文体场馆空白短板,向国际大都市靠近的决心。
一个重点项目能带动一个片区,一个片区能带动整个城市。近年来,南海搬回家的“大树”也在发挥带动作用,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文旅产业整体水平的同时,也推动完善文化配套设施。
从上世纪90年代建成南海影视城,到2010年引入西樵山国艺影视城,到2018年宋城·西樵山岭南千古情景区项目正式动工,再到2019年综合旅游商业项目观心小镇陆续开放……这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都已成为南海对外展现岭南文化精华的重要载体。
文化传播力
以文化盛事提升城市活力
2019年下半年,南海很热闹。
先是央视秋晚,南海“火”了一把:央视秋晚唯一分会场设在南海影视城,这是央视秋晚开办28年来首次在国内开设分会场。
随后,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佛山南海黄飞鸿醒狮队的40头醒狮腾跃登场,振臂高唱“中国,祝福你”,让人热血沸腾。
在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看来,南海在制造业、新兴产业等发展上,都引进了大平台作为重要抓手,而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同样需要大平台。他将央视秋晚看作是推动南海文旅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希望借势“秋晚IP”推动南海文旅产业发展。
步入新时代,如果城市文化成果没有形成传播力,就很难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为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播力,南海抓住了关键一招:多在央视等央媒以及世界舞台露脸。
2019年,南海通过登上全国甚至国际大舞台,向海内外多方位、深层次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当我们将视野转向海外会发现,龙狮文化是南海活跃在国际“朋友圈”中的一张特色“名片”。比如上世纪90年代,南海醒狮团就远赴马来西亚参赛并捧回奖杯。
但南海的文化传播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2019年10月,2019年定向世界杯决赛首次走进中国,并在西樵山听音湖广场开幕。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梁惠颜表示,“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跑在南海的大地上,感受中国的文化。”
2019年12月,2019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在南海举行。一连五天,佛山呈现出一场有佛山特色、国际视野的文化盛宴。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表示,本次电影周可以用三个“全”概括:“全链条”“全领域”“全方位”,功夫主题贯穿活动始终,凸显功夫文化特色,让大家全方位体验南海的文化特色。
千年古郡南海,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化资源的不断转化中,文创产业被带动发展,南海的城市活力不断增强,城市文化名片不断擦亮,城市影响力也在对外推广中得以提升。
文/珠江时报记者
程虹图/实习生
廖明璨
2019年文化赛事记
●2019年9月13日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精彩上演,唯一的分会场设在佛山南海影视城。
●2019年10月1日晚
佛山南海黄飞鸿醒狮队的40头醒狮,亮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现场。
●2019年10月22日
2019年欧洲高尔夫球挑战巡回赛—佛山公开赛在南海狮山开球。
●2019年10月25日晚
2019年定向世界杯决赛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在广东佛山南海西樵山听音湖广场开幕,这是定向世界杯首次进入中国。
●2019年12月17日晚
2019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影视城开幕。
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建成博物馆10家(国有2家,非国有8家),艺术场馆32家,初步形成南海区“博物馆之城”品牌体系。
●《南海区博物馆群规划研究》通过专家评审。
●全面建立区级博物馆扶持奖励机制,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获得500万元/年的扶持。
●启动区内非国有博物馆运行情况调研,促进国有与非国有博物馆在展览、科研、培训方面的沟通协作与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