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改革潮头探路城乡融合
南海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带动各领域改革发展整体推进
■南海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里水一河三岸呈现一派美丽景色。
■南海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发展空间。图为桂城天富科技城。
2019年7月31日,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这是南海发展史上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土地开发强度超过50%,土地增量空间有限,环境承载压力巨大……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是南海的一个重要抓手。2019年,南海区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这一重要命题,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工业园改造,着力推进“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城乡融合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攻坚村改
为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一直以来,村级工业园被视为南海改革开放初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发展模式的产物,对推动南海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区过渡作出过历史性贡献,也是当下承载南海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村级工业园长期低效、污染且安全隐患频现,发展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
用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的话说:“如果还继续容忍村级工业园藏污纳垢、占用大量低效用地,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将难以为继、环境承载能力将难以为继、社会治理模式也将难以为继。”
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系统解决制约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大手术”已经势在必行。实际上,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南海早已在行动。2019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响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攻坚战。
目前全区60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已启动项目45个,其中2019年新增启动千亩以上项目9个,新增完成投资额为35.21亿元,项目累积投资额为65.18亿元。
尽管成效明显,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改造的力度和进度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离市民的期待仍有较大距离。
“如果只是分散地在一个个点上作文章,南海城乡空间仍摆脱不了碎片化格局,还是会见到很多‘脏乱差’。”闫昊波直言,只有推进连片改造,才能从整体上重塑南海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才能以大空间承接大项目、好项目,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0年初始,南海召开了提速加力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推进大会,向“村改”这一“硬骨头”发起攻坚战。
按计划,南海将掀起“大拆除”“大建设”高潮。2020年全区要确保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2.5万亩,力争突破3万亩;推动村级工业园的复垦复绿,全力确保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5500亩复垦复绿的工作目标。
闫昊波强调,南海必须用3年左右时间,让全区612个村级工业园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要把村级工业园改造是否成功,作为检验南海是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深化改革
释放更大政策红利
“如果按照以往的审批流程走下来,我们要拿到施工许可证,可能得花3个月。但现在走‘模拟审批’通道,1个多月就搞定了。”谈及最新一次的审批过程,田村汽车电子(佛山)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梁康伟很兴奋。
因为尝到了南海“模拟审批”改革的“头啖汤”,梁康伟所跟进的项目很多审批环节可同步或者提前进行,项目也得以提前近一个月开工。
梁康伟所说的“模拟审批”,是2019年南海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的成果之一。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019年南海区先后推出模拟审批、标准地建设、招标投标制度改革三项改革,大大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得益于上述改革,南海区在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效率低、项目落地难问题逐步好转。建设项目平均审批用时18.6个工作日,平均跨度用时35天,分别较全市平均用时短约25%和40%。
近年来,南海以“敢啃硬骨头”的改革精神,持续优化行政审批制度,释放更大政策红利,开创“南海效率”,为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南海效率”不只是体现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还体现在“放管服”等其他领域改革的持续深化上。为进一步简化证照流程,南海在全国首创湾区通办,政务通办领域覆盖港澳及珠三角九市,与广州五区政务实体大厅跨城通办的事项已达1200项。
混合开发、工改居、联动改造……这些对市民来说有些新鲜的词语,对于南海而言,却是一次政策体系的重构和升华,其背后是南海为破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而探索的新的解决方案。
为推进“三旧”改造迈向深水区,2019年3月,南海正式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实施办法》,在全省首创联动改造、混合开发、片区统筹整备等制度。其中,首创的“工改居”联动改造“工改工”,以房地产业反哺实体经济,为破解城市更新困局提供了南海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南海还创设混合开发制度,推动连片改造,该制度允许并鼓励实施跨性质、跨用途、跨空间的混合开发模式,推动连片改造,平衡不同改造方向利益,调动各方参与改造的积极性。澳门城项目、桂城爱车小镇项目、大沥创客小镇项目正是这种开发模式的试行项目。
人居环境
推动“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1月的西樵秋高气爽。来到西樵儒溪村,随处可见碧湖翠树,舒心养眼;田间地垄的“田头棚”修葺完毕,让人耳目一新,一派乡村振兴的好景象。
这样的好环境是怎么得来的?儒溪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旺弟说,这得益于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的落实,全村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我们村共清理垃圾杂物6000多吨,硬底化约5000平方米,拆除旧猪舍建筑物超1000平方米,全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儒溪村的变化,是南海乡村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南海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作,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和田头棚治理。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共拆除田头棚1391个,新建田头棚341个;清理各类垃圾310955吨,完成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等拆除工作17377处;完成240座村(居)公厕的新建或改建,累计改造卫生户厕246598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
“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途经14个镇街,其中5个位于南海,为此,南海不断加快“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重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带建设。
2019年,南海区财政拿出12.9亿元、各镇(街)配套拿出12.5亿元成立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出台了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工程实施指导意见,并配套实施项目工程领域改革,就是为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工程,研究优化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不断完善资金使用机制,确保“钱能支出、事能办成”。
目前,南海涌现出大沥大镇社区、里水赤山村和丹灶有为水道片区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本。闫昊波强调,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实务实的举措做好“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切实解决一批实际问题,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数读南海城乡融合
村级工业园改造
●南海区60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已启动项目45个,启动面积1.96万亩,其中2019年新增启动千亩以上项目9个。
●2019年新增完成投资额为35.21亿元,项目累积投资额为65.18亿元。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796.07亿元。
●改造提升试点项目累计拆除旧建筑物145万平方米。2019年新增完成2个试点项目,累计已完成试点项目9个。9个已建成的项目进驻企业42家,预计年新增产值9.1亿元,以“两高四新”为目标的产业业态逐步形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美丽田园建设:拆除田头棚1391个,拆除禽畜养殖场612个。
●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各类垃圾310955吨,完成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等拆除工作17377处。
●村庄美化绿化:种植草坪377478平方米,花圃170613平方米,树木106483株。
●垃圾处理:新增垃圾收集点823个,投放垃圾桶69536个。
●生活污水处理:已完成建设雨污分流管网924公里,已建设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装置130座。
行政审批改革
●工程建设审批:建设项目平均审批用时18.6个工作日,较市平均用时短近25%,平均跨度用时35天,较全市平均用时短近40%。
●跨城通办:南海与广州市五区政务实体大厅跨城通办事项达1200项,涵盖自然人、法人、投资建设类三大类业务。
●湾区通办:大湾区各城市共铺设终端超过2000台,可办理业务100多项,实现湾区通办。在香港、澳门分别铺设第一台“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和智能柜台并投入使用。
文/珠江时报记者
刘永亮图/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