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艺术融入都市生活
南海以公共艺术塑造城市空间的文化氛围,增强群众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艺术味浓浓的开幕式,别具一格。
■主题研讨会上,艺术家就公共艺术如何赋能城市发展展开研讨。
■艺术家朱乐耕的雕塑作品《中国牛·涅槃》,引人沉思,催人奋进。
■市民在诗情画意中逛展。
2020年1月11日,“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在千灯湖活水公园开幕,此次展览由28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参与,合计带来27件(套)艺术作品,展期持续3个月,展览的规模和级别排在业界前列。
公共艺术指的是由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设计。它被认为是反映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思想。
以往,大型公共艺术展多选择在一线城市举办。而此次,在刚获得2019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南海举办这样一场高规格的公共艺术展,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怎样的发展价值?昨日,艺术家们就公共艺术如何赋能城市发展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表示,此次在千灯湖举行大型公共艺术展是城市与文化融合、文化与时代融合的一个有益探索,希望以艺术的方式塑造城市空间的文化氛围,在反映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文化形态的同时,也为城市、人文、产业、观众与艺术的生动对话搭建平台,以此增强群众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让公共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看!牛气冲天!”
一头以高温瓷烧制的牛从一堆碎片中雄起,注视着林立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街道。这是艺术家朱乐耕的雕塑作品《中国牛·涅槃》,象征在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再次崛起。
“交流并不意味着都是理解和接受,面对面的交流经常隐藏着彼此背对不可交流的本质,而彼此背对的不可交流也隐含着可相互面对的可能。”
两个背向而坐的人被定格,优雅且克制,演绎着人与世界沟通的无限可能。几乎每位观展者在艺术家王鲁炎《背对的面对者》作品前,都会轻声诵读出作品的简介。
这两件作品,都陈列在千灯湖公园。
南海桂城千灯湖片区,黄金地段寸土寸金。坐落于此的千灯湖公园,以水系为核心,用灯光做点缀,体现了水网纵横的岭南水乡特色与传统历史风韵,同时兼具现代都市感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艺术品。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放在这里,公共艺术作品点缀其间,与公园共融共生,给这片地区再添一分文化气息。
“什么是公共艺术?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普遍的一种解释是说这是当代艺术走出象牙塔、介入现实生活的一种努力。”策展人何桂彦说,在今天,公众进入美术馆看艺术还不是一种普遍文化现象。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主题为“拓展的剧场”,就是希望让更多人在一个非常公共性的环境,或者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环境去欣赏、走进、了解艺术。
消解艺术过去那种精英化、高端化和仪式化,是公共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与美术馆内具有强烈观众属性的人群不同,公共空间的过往人群不一定想看展,而公共艺术展将过往市民转化为观众,增加了艺术与观众的交流可能。”王鲁炎说,“当大家看到这些艺术品的时候可能是一种‘邂逅’,也可能是一种‘遭遇’。”
所谓“邂逅”,是指观众能够理解艺术品所要表达的东西,而“遭遇”则相反。王鲁炎不止一次看见市民满脸疑惑:“这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不远处,郅敏的《二十四节气-立夏》也曾被许多人解读为“埋头苦思的龙”“一个用谷物做的甜甜圈”。
艺术如果不被多数人理解,它的价值如何体现?“不被理解的交流对象,有时比可被理解的对象意义更大。就好比在自然科学领域,很多新的理论都是靠人们打破固有认知方式,通过创造性的理解去超越,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演变。”王鲁炎认为,艺术是开放的,人们面对不可理解的作品时,思考或许更超前、更恰切,“提问与思考,是公共艺术之于城市的文化价值所在。一个城市,十分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她为我们打开创造大门。”
公共艺术之所以是“公共”的,绝不仅因为它身处公共场所,而是她把“公共”的概念作为一种对象,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创造公众交互的平台,对大众生活和人文精神带来富有创新价值的推动,并培育公众艺术审美和创新精神。
此次展览多件作品与公众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比如,佛山市艺术创作院艺术家段俊豪面对社会征集1650件被寄寓情思的物件,约请广大市民共同创作《情书》;艺术家焦兴涛的《每个人的美术馆》,是一个邀请公众参与的长期的“艺术计划”,用传统美术馆的陈列方式展出经过遴选的市民投稿作品,将艺术品与市民故事一同呈现。
探索打造公共艺术文化群落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南海作为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改革开放后,产业发展一日千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尤其是桂城千灯湖片区,经过10年的发展,在城市空间、环境营造、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方面都成为城市标杆。
光有高楼大厦、湖泊公园、便捷生活的硬件配套早已无法满足群众对品质生活的全部需求。近年,南海市民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大幅攀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产业转型背景下,如何以文化为媒,提升城市品位、吸引人才集聚,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是时代给予南海新的课题。
“为推动‘城产人文’进一步深度融合,我们建设南海文化中心、南海艺术中心、南海体育中心三大中心,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重点打造环千灯湖片区、环西樵山片区、环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三大博物馆集群。其中环千灯湖片区将打造成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集群,形成当代艺术与特色收藏的文化群落。以城市文化建设引领城市内涵式发展,让千年古都焕发出光彩。”黎妍介绍。
首届公共艺术展正是在这样新时代要求下应运而生。此次在千灯湖举行大型公共艺术展,是城市与文化融合、文化与时代融合的一个有益探索。
从策展人的分量及其展览质量即可见一斑。何桂彦现任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近年来策划了数十个当代艺术展,曾获得2007年中国批评家年会提名的年度优秀策展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由他历时半年策划,吸引了28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以千灯湖公园为背景,从多个角度挖掘南海本土特色文化符号,创作27件具有当代语境、南海元素和精神内核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
“我们努力让展览能有一些与本地历史、人文、视觉传统发生关联的,并且因地制宜,能与特定空间与场域有密切联系的‘在地性’作品,让‘在地性’艺术融入城市,融入生活。”何桂彦说。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勃的作品《千灯印》就是展览“在地性”体现的一个侧影。创作之始,范勃到过企业工厂、千灯湖和其他公共空间做田野调研,并做了充分的文献调查工作。功夫越多,他越对南海的过去感到自豪。《千灯印》形似巨大的印章,顶部展示了南海改革开放以来多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产业材料和产品,印钮部各种材料、产品所对应的相同材质的“材料条”自上往下延伸,整个作品提供一种无限上升的视觉体验,迫切希望带领观众与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产业发展来一场生动对话。
艺术的最大作用就是“无用”之“用”。如范勃所言,公共艺术是艺术家、民众、城市、社区之间的“聚合点”,理想化的公共艺术展览可让展览所在的城市或社区变成一个“让人反思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地方”,可能改变和塑造所在的城市和社区的生态与调性。
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梁惠颜此前表示,希望在展览完毕后,能够把部分作品留在千灯湖,让其成为新文化地标。
用公共艺术推动区域发展
音乐是一座城市的声音,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思想,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公共艺术则是一座城市不动声色的精神表达,赋予一座城市的格调与内涵。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空间生产、艺术创造、社会资产、持续发展等命题相关,是融合艺术创造、科技制造、人文关怀为一体的新的艺术形态。放眼国外,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被视为人类创造力和科技成就的象征。
典型案例当属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译为“极地之后不可到达的地方”,形容难以抵达。一直以来,该地区以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为生。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离开了土地,人口稀少,老龄化现象严重。
如何再聚人气,推动地区产业转型?被称为“大地艺术节之父”的国际策展大师北川富朗于2000年发起“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每3年举办一届,与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会走进社区,以山村和森林为舞台,与农村里的年长者共同创造与当地村庄、田地、空屋、废弃学校融为一体的艺术创作。
大地艺术节的成功举办给“越后妻有”重新注入了活力,不少作家和爱好者专程前往“打卡”。最新一届举办于2018年,共有来自44个国家的335组艺术家创作的378件艺术作品(包括历届制作的206件作品)参展。
“大地艺术节的经验启示我们,优秀的公共艺术的意义不仅仅是艺术的熏陶,更可以实现人流和资金的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江颖怡认为,从小处着眼,公共艺术至少能为本地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灵感。
譬如本届公共艺术展的参展作品《谷地地理计划——广东南海》,便是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的。在南海,专注3D打印的企业为数不少,专业从事3D打印的黑格科技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在江颖怡看来,公共艺术等艺术领域能在南海、桂城生根发芽,为黑格科技公司及其他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
“公共艺术来到南海会制造或者生产一种新的标识性文化形态。”参展艺术家胡斌则表示,这些星星点点的公共艺术让南海千灯湖变得更加有趣而丰富,为南海增添了新的光彩、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千灯湖,让人对南海产生想象力和向心力。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文/珠江时报记者苏绮玲周钊泷
图/实习生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