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灯湖 与艺术对话
■市民欣赏作品《情书》。
■市民欣赏作品《空气》。
■市民欣赏作品《寓意》。
■市民与作品《视网膜-三棱镜计划》“互动”。
■孩子们在作品《跷跷板》上玩耍。公共艺术展注重“艺术与人的互动”。
■作品《二十四节气-立夏》吸引了小孩的目光。
一场全敞开式的公共艺术对话,正在南海桂城千灯湖公园上演。昨日,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在桂城千灯湖活水公园拉开帷幕,27件(组)形态各异的公共艺术作品正式对外展示,这些作品不仅让艺术品进入公众视野,还为千灯湖增添了艺术气息。
千灯湖公园本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在这里举办公共艺术展,是一场艺术与城市、与公众的对话。
光看场地,市民胡女士就爱上了这场展览:“很多展览馆因为空间有限,馆内的艺术品都比较小,这个展览的场地很大,艺术作品也很大、很多,有全新的感觉。”
在胡女士看来,这是一场“又艺术又生活”的展览,“很多作品都能让公众直接参与,甚至走到作品的‘心脏’中,也能让市民表达自己的心声。”当您留意到这些作品并为之驻足,就开始了一场与艺术的对话。
在作品《皎镜含天》前,游人停下脚步,细细思考,这件作品的“镜”在何处。该作品作者、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表示,即使观众只是提出“这件作品为什么要放在这里”这个问题,也表明他们在关注这座城市。
在艺术家沈烈毅创作的作品《跷跷板》周围,满是挂着笑容的孩子,这里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天堂。在2岁的儿子围着《跷跷板》走上走下时,身为艺术家的市民蚁先生则有更深的认识,“公共艺术强调互动,有了互动,市民艺术修养就会渐渐提升。”
“时光荏苒,当初的笔已褪去‘锋芒’,我也早已被岁月染上风华。”在艺术家段俊豪创作的作品《情书》的一个盒子里,一支水彩笔和一张明信片静静地讲述着它的主人的绘画人生。
不仅如此,作品《情书》已收集了200余份来自市民的“情书”物件,这是市民“众筹”送给南海的一份“情书”。
来自江西的市民陈薇喜爱看展逛展,她说:“它们不再是冷冰冰地挂在墙上的艺术品,我回去也想找一份合适的物件,摆放在‘情书’这里。”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
通讯员杜建新图/实习生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