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熟 幸福里水
探索城市社区综合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党员志愿者入户为长者送温暖。
通讯员供图

■党员志愿者维护电动车停放秩序。
通讯员供图

■中恒海晖花园召开融和圆桌议事会。
通讯员供图

■黄锦洁好人工作室挂牌。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摄

■居民志愿者积极支持核酸采样工作。通讯员供图

■在社区邻里文化节微改造活动中,亲子家庭积极扮靓小区。通讯员供图

作为广佛同城桥头堡,里水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构成复杂,管治难度大。为让新市民融入得更幸福,里水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从住宅小区里探索出来的“433”模式,到全面覆盖各村(社区)的三级党建网格模式,再到“六大工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不断创建熟人社区。里水强化党建引领,成立专门的统筹治理机构——里水镇城市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城治办”),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熟、善治经验,让这座城市更温暖。
一核多元
三级网格促共治
钟敏文居住在里水金溪社区中恒海晖花园,是一名退役军人,现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经常和居民聊心事、听意见。“近几年时间,里水的城市环境不断在变美,小区治理也在变好,自己的身份也在变。”钟敏文说。
2016年至2017年,小区刚交楼入住不久,出现了盗窃事件。钟敏文在小区组织了一帮志同道合的退役军人、党员、热心居民,自发成立了党群志愿服务队,开展安防巡逻,守护邻里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居住在里水各住宅小区的常住人口近20万人,诉求多元,小区各种矛盾难以化解,如何调动居民参与自治?
在社区党委指导下,中恒海晖花园党员、退伍军人积极亮身份,党群志愿服务队不断扩充,并逐渐探索出“一长三员”自治模式,即小区通过一名楼长、一名监督员、一名信息员以及一名协调员,定时了解到22栋楼近千户居民对小区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该小区还打造了党群服务阵地——党员之家活动室,收集业主意见,破解了以前“有诉求无处述”的局面,解决了如学生校车接送问题、车位争议等多个居民关注的问题。随着各种力量参与自治,小区进入规范管理。在上级推动下,该小区相继成立了金溪社区首个红色业委会及小区党支部。得到居民、社区高度认可的钟敏文,先被业主们推选为红色业委会的主任,后又当选为小区党支部书记。他说,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发挥党支部、业委会等组织的作用,让小区有秩序、有纪律,让居民的生活更和谐、更有依靠。
小区党支部,是里水各城市社区三级党建网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综合治理,里水将三级党建网格体系延伸至住宅小区,形成社区党委统筹部署、住宅小区党支部承上启下、党员户联系的三级党建网格。
近十年,里水住宅小区增至50个,城市社区党组织数量达48个,党员也由最初的541人增长至1117人,成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力量,一核多元激活小区自治“神经末梢”,凝聚起大批志愿者、社工、社会组织等,推动小区共建共治共享。
创新机制
统筹资源解难题
2017年起,随着金峰洲片区人气逐渐旺起来,金沙里小区周边餐饮商铺越来越多,生意火爆,一些食客贪图方便违规停放车辆,导致周边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经常堵塞,严重影响居民出入及商铺经营。
小区居民多次向社区居委会反映问题,但由于该路段当时权属仍未移交市政,相关措施难以推进。“协调工作停滞多一天,居民的安全隐患就多几分。”得知情况后,金峰洲社区党委书记梁继淳第一时间联系镇城治办,希望通过召开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加快推进该道路管辖权移交工作。
里水镇出台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以镇委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为召集人,镇城治办负责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小事不出小区→小区解决不了的问题交到社区解决→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上交镇政府联席会议”的小区综合治理三级问题解决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及时分析、调整、部署各阶段的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党建网格、执法进小区、解决住宅小区中的突出问题,助力创建“融和小区”。
为解决上述车辆停放秩序问题,城治办牵头召开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及时下沉社区研究、跟进、督促相关措施落实,该道路归属权移交市政后,社区同市政敲定了相关停车位划设方案;综合执法办、交警紧密联动,第一时间到场维持交通秩序,依法依规对违停车主进行教育、处罚,指引车主将车辆停放在划线停车位及周边停车场……经过持续两个月的整治,该路段恢复了正常的车辆停放及通行秩序,获得周边居民点赞。
自去年联席会议成立以来,已有涉及住宅小区管理的112个突出问题提交联席会议讨论,目前已解决了89个问题,及时解决小区居民关注的难题,避免了“踢皮球”现象,真正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
城治办今年还实施“一部门(社区)一课题”项目,要求各相关部门(社区)通过点题、破题,主动作为,通过细化每月工作目标、计划、措施,推进落实课题项目,突破治理工作难点,全力推进住宅小区治理。
圆桌议事
小区事项齐商议
站在海南洲社区悦园小区后山公园,海南洲社区党总支书记傅宝珠感慨不已,在这休闲娱乐的居民见到她纷纷打招呼,笑意挂满脸庞。很难想象一年以前这里还是破烂一片,随着融和圆桌议事会议召开及糖果甜蜜基金会成立,多方共商、群策群力破解了这个后山公园的困境。
从悦园小区物管人员,到成为南海第一批非户籍“两委”干部,再到刚刚履新海南洲社区党总支书记,五年间新市民傅宝珠一路成长,见证了里水的繁荣发展,也见证了后山公园的蝶变。由于后山公园不属于小区红线范围内的配套设施,不能使用物业维修专项资金和动用小区公共收益,因此,如何筹集到维修资金是最大问题。在这工作、生活多年,傅宝珠奔走相告,召集大家开会,了解大家需求,还向上级部门寻求支持。最终在里水创新的议事协商“五步工作法”指引下,按照“造氛围—建队伍—搭平台—立规则—抓落实”五个步骤,搭建起融和圆桌议事会平台。
23名议事代表顺利当选首届融和圆桌议事会代表,经议事协商,决定通过公益募捐,成立“糖果甜蜜基金”,并明确了基金筹集、使用规则。该小区还挖掘了一批各行各业“能人”成立基金监督小组参与到后山公园改造工作中,其成员由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融和圆桌议事会、热心居民等组成。
在他们的推动下,很快筹集到基金并组织实施,仅一个月后山公园便恢复当初的整洁,功能完备,居民们非常满意。从议题到破题,融和圆桌议事平台解决了小区自治中常遇到的“有题难议,无钱可施”两大难题。
这是里水实施“五步工作法”搭建融和圆桌议事会,建立民主议事协商长效机制的缩影。2021年,里水6个城市社区已在试点小区搭建了居民议事协商平台,今年将在全镇50个住宅小区推广,加速推进“创熟”的同时,让居民真正当家作主,推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截至今年8月,里水镇6个城市社区共建成了9支议事队伍,共有议事代表170人,形成264个议事议题,通过融和圆桌议事会解决了200多个小区突出问题。
文化融和
情暖邻里有温度
“一边玩一边学,大伙在活动中相互认识,大小朋友都找到了‘知己’。”9月,里水镇第二届邻里文化节进入尾声,跳蚤市场、趣味运动会、邻里教育课堂等活动让金沙里小区党员、居民乐在其中。
众多居民还受邀加入小区舞蹈队。舞蹈队队长是金峰洲片区广为人知的热心居民——“南海好人”黄锦洁,她也是南海首个以女性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桐姐”。小区常住人口超过6000人,大部分居民都有她的联系方式。只要居民呼唤一声“桐姐”,她便会匆匆走出家门赶到现场,帮助邻里解决纠纷。至今,她已成功调解案例168宗。
邻里互助情暖你我,这样的氛围得益于里水举办的城市社区邻里文化节,将“邻里学”等系列体验活动资源送到多个小区,为居民打开一扇学习、互动、创熟的窗口,凝聚了一群热爱家园的居民,让他们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受惠者。
以文化促融和,是里水推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打造熟人社区的举措之一。里水镇城治办还通过社区学院培育居民骨干、开展镇情教育增加居民归属感等,进一步营造创熟氛围。今年初,还引导每个住宅小区每个月至少开展一场“小区邻里关爱日”活动,从关爱居民入手,创造融和邻里氛围。邻里关爱,逐渐成为居民日常,如金峰洲社区金名都(东区)楼长志愿服务队、亲子读书会等组织,他们知居民所需,解小区所难,发动多方力量让小区实现电动车“零违停”,还为学生接送搭建了风雨棚,并通过多样化的亲子教育活动,让好家风在家庭中广为传播,使邻居熟起来,将多元力量拧成一股绳,让小区生活更融和、更幸福。
为了推动广大居民融入更幸福,城治办还联合相关媒体每月定期派发《梦里水乡城市邻里+》纸质宣传资料至各住宅小区住户手中,并专门推出住宅小区“幸福·里”指数评分机制,引导各小区加强社会组织队伍建设、打造活动阵地,开展小区邻里关爱日、物业经理接待日等,推动多方力量一起参与到住宅小区治理中,推动住宅小区“五度”融合——党群共建更有高度、小区管理更有温度、问题协商更有尺度、公共安全更有力度、邻里融和更有强度。
“红黑”考核
物管服务更贴心
“梁经理,早啊!”同声社区十里尚堤花园里,居民们遇到物业经理梁钰莹时,总会笑着打声招呼。然而三年前,梁钰莹刚从广州来到里水工作,她与居民的关系略显生疏,简单的一声问候也并不多见。梁钰莹深知,要与居民成为知心朋友,就要做好服务,成为居民的贴心“管家”。
如何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提高小区居民的整体满意度?里水镇专门出台物业服务企业年终考核与企业信用奖罚联动机制,根据综合考评建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由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成考核组根据考核细则进行评分,对年度考核全镇排名前九名且分数在80分以上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公开表彰并纳入红榜,给予奖励;将考核不合格的企业,纳入“黑榜”。2021年底,里水镇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并给予相关物管公司奖励累计230万元。
“红黑榜名单制度给了我更多的工作动力,让我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服务中。”接到考核方案后,梁钰莹根据考核标准和要求细化方案,并迅速制定了执行方案分工开展工作。
有居民向梁钰莹反映,小区内跳广场舞的音乐声太大,影响其正常生活。梁钰莹迅速联系镇相关部门和社区为居民排忧解难:不仅结合法理和情理进行劝导调解,还制定《小区广场舞健身活动自律公约》,提出“限时段、限区域、限音量”三限措施,督促广场舞爱好者在健身活动时,严格控制广场舞的音量、规模和时间,并设置路灯、凳子等设备,加强环境建设,提升同声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品质。
广场舞队伍在合适的位置上尽情展现舞姿,既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还得到许多广场舞爱好者的理解和支持。“梁经理总是用心、用情、用力地为居民办实事,是我们小区的好管家。”小区居民蓝女士对近年来物业服务的升级变化表示肯定。她说,以往许多居民诉求都由于涉及多方权属,导致处理时效滞缓,但如今物业团队更加积极主动了,主动联系社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单位,为居民解决一桩桩烦心事,值得点赞。
在2021年里水镇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年终考核中,十里尚堤花园物管公司以90.61分获评全镇“五星级物业小区”并得到政府相关奖励。如今,在“红黑榜”的鞭策下,里水住宅小区物业及时发现、整改问题,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用实际行动让业主遇见更美好的生活,大大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归属感与幸福感。
声音分享
社区干部代表:金旗峰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婉红
里水积极探索社会综合治理,以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搭建融和圆桌议事机制,形成了有事共商、共议、共解决的工作合力。金旗峰社区妇联积极响应,动员女性居民加入住宅小区融爱互助小组,参与小区治理工作,成功培养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她”力量,建立起“有人有事干,有事有人干”的问题处置机制,构建了融和善治新格局。
小区楼栋议事代表:新兴社区海纳公馆居民张通坡
过去小区居民对于小区事不关心,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解决,社区要了解事实经过、协调处理,直到问题解决,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融和圆桌议事机制后,可以把问题拿出来跟社区、物管公司沟通、商讨,效率更高,成效更好,解决了楼房渗水、下水管返涌及绿化环境卫生等问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也在大家的监督下稳步提升。
志愿者代表:海南洲社区糖果雅苑居民吴仁武
小区没有业委会,很多事情单靠物业管理公司解决不了,很多热心业主主动站出来,配合好社区工作,组建了楼长、志愿者等队伍,结合居民诉求,推动解决小区绿化等问题。在社区号召下,我动员小区邻里参与核酸检测采样志愿服务,一支25人的志愿者队伍很快集结完成,可见这几年融和共治氛围越来越浓厚,居民参与自治热情比以前高涨了很多。
物业代表:金溪社区山语湖小区郑德镌
为了推动居民参与小区自治,山语湖小区构建社区、物业公司、业主和谐发展新格局,并成立了小区党群服务队。我们物业公司定期开展业主见面会、经理接待日等活动,收集居民意见与建议,协助推动解决邻里纠纷等问题,还围绕居民提出的诉求,积极引入了多家餐馆及商户进驻商业街,居民再也不用到3公里以外的菜市场购物,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部门代表:里水镇城市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李溢威
随着融和圆桌议事平台搭建、社区邻里文化节进社区等系列举措落地,曾经的陌生人小区逐渐变为熟人小区,新市民融入更顺畅,大家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明显提升。接下来将持续深化社区综合治理,通过更多居民喜闻乐见的举措建设幸福感更强的熟人社区。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 文/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邓施恩陈志健何海燕欧林菊通讯员郭璀朱嘉泳李浩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