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退休教师协会会长吕子湘:
组织“朋友圈”发挥余热关心下一代


■吕子湘辅导学生硬笔书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表,往往朴实而真挚,他们用无声之举,担当榜样,诠释与传授生活道义。
是师者,亦是新乡贤。现年97岁的吕子湘,仍积极发挥余热,坚持参与镇关工委工作。在他看来,职位退休不代表思想退休,为教育及社会持续奉献,培育好下一代,帮助里水青少年成长,是他作为教师的心愿。
充实学生寒暑假培养书法“好苗子”
来到吕子湘家中,入眼皆是夫妇俩的“作品”:墙壁上挂着吕子湘为勉励学生而题作的书法大字,贴满了夫妇俩在关工委、退休教师协会等受聘证书,以及各项社会服务的纪念证书……每项都记载着两位老人的过往,每项都透露出他们服务社会的热心。
“最值得安慰的是,手现在还能稳着握笔,不手抖,还能记得住东西。”1986年就退休在家的吕子湘,聊天时总会把教育挂嘴边,字句里总流露出牵挂莘莘学子的心。在老伴何凤兴眼中,吕子湘像是“老顽童”,喜欢拄着拐杖迈着小步到茶楼喝茶,到社区幸福院溜达,条件允许下,老人还会到学校给孩子们上书法课,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校长”。
吕子湘夫妇早前在镇内推行的“160工程”仍在寒暑假中持续开展,至今已有10年。该工程主要协助家长、学校丰富青少年学生寒暑假的学习生活,由镇关工委牵头组织村(社区),让孩子们欢聚一堂,安全充实地度过寒暑假。“160”工程不仅邀请了退休老教师担任兴趣老师,为学生提供书法绘画等辅导,还邀请退休老干部开展安全讲座等,用心呵护下一代成长。
“这几年来,他还有模有样地收了好些徒弟,家里很热闹。”何凤兴打趣地介绍起吕子湘近年来的工作。原来,吕子湘在义教过程中,喜欢挖掘一些书法苗子加以培养,由两位老人免费提供文房四宝,邀请爱徒们到家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其中,有好几位是来自外省的“小候鸟”,父母都是普通的外地职工,碍于工作疏于管教。假期学习期间,吕子湘除了遵循师道传道授业,还会帮忙管教,诲其成人做事的道理。
组织退休教师发挥能量回馈社会
甘当园丁,善为他人。在乡里,吕子湘受人尊敬,是大家口口相传的“热心人”。依照习俗,每逢春年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贴上醒目对联迎接新年,写得一手好字的吕子湘,自然忙得不可开交。
“看到大家的热情,腰酸背痛也值了!”吕子湘还会和里水书法协会辗转多个村(社区),为村民题字送祝福,有时一站就是两小时,即便劳累吕子湘仍会坚持,看到家家户户高兴而归,就是他最大的欢喜。
早在1997年,吕子湘就为当地退休老教师干了一件好事。原来,由于当时通信设备尚未普及,加上退休教师分布零散,很多退休教师离开岗位后,相互之间难沟通,出现了退休教师凝聚力不强、难以组织等情况。
对此,吕子湘和何凤兴积极联系里水南部退休教师群体,成立了里水退休教师协会,帮助他们相继加入组织,经常组织活动促进退休教师情谊,借此打开彼此的“朋友圈”,同心合力继续为教育事业出力。
如此氛围,点燃起退休教师的热情,还带动多位退休老干部加入其中,纷纷在社会各领域开展服务,比如邀请公安退休干部,携手入校向学生开安全讲座,提高安全技能。此外,吕子湘还为患病老教师发起募捐,主动带头参与捐款,广受身边邻里朋友爱戴。
发展至今,退休教师协会已有超270名退休教师,即便离开教师岗位,他们仍积极执教,来到社区公益夏令营课堂等地方,为学子们授课。随着不断规范,退休教师协会还成立了党支部,吕子湘被推选为该支部书记、协会会长。
对于协会工作,吕子湘尤其上心,定期组织会员召开会议,向会员们传达协会的主要三大任务:学习、服务、养生。每次会议,吕子湘都会认真传达镇党委精神,要求会员发挥经验优势、教学及管理优势,同时也要做好养生,把身体养好,用心用情服务社会。
“只有职业退休,没有思想退休,更没有退休的党员。”吕子湘说,即便养老,也要养出价值。他希望能凝聚带动起乡情,让老干退休不褪色,持续为教育等事业发光发热,呵护下一代成长,完成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通讯员郭璀陈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