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金溪社区通过“三步曲”成立红色业委会,推动自治小区融和共治
小区自治有了“主心骨”

■小区党员、热心居民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业委会是住宅小区自治组织,由于业主诉求多元化、利益不统一,成立业委会一直以来是住宅小区的大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金溪社区近几年来以中恒海晖花园为试点探索,从做实“人”的基础入手,从队伍打造起步,由党员亮身份带动一帮热心、有威信的业主组成党群志愿服务队,凝聚更多业主主动成为“一长三员”骨干力量,再推动业委会乃至红色业委会建立。
金溪社区通过“三步曲”,一步一步引导骨干力量将服务做好、将人心有效凝聚、将队伍打扎实,改变了以往成立业委会人心不稳的现象。该模式目前已逐渐在社区内其他住宅小区推广实施。
/第一步/
党员“亮身份”组建党群志愿服务队
“相比之前,小区不论是治安还是环境,或是居民之间的关系,都有了提升。”一名业主告诉记者,他是中恒海晖花园第一批交楼入住的业主之一,当时自己会感到忧心,因为小区住户与住户间、住户与物业间经常出现矛盾纠纷。
为改变小区纠纷不断局面,金溪社区党委决心以中恒海晖花园为试点,探索成立业委会推动小区实现自治。业委会人员、团队从哪来?小区党员业主必须先亮身份。
“咱不管,谁来管?我们是小区的主人,又是党员,更要站出来!”在社区党委的发动下,首先亮身份的张义新想方设法联系志同道合的帮手,于是认识了同为党员、退役军人的钟敏文,两人一拍即合,吹响了小区自治的集结号。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支由7名党员业主组成的党群志愿服务队组建了起来。
以前,小区失窃案时有发生,每天晚上,志愿者们主动在小区开展巡逻工作,协助小区加强安防力量;平时,他们也会积极劝导和调解小区内踩踏花坛、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渐渐地,小区的大小矛盾得到化解,邻里关系得到改善。“有事情,找党群志愿服务队”成为居民们的共识,也让这支党群志愿服务队受到居民肯定。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小区居民开始从旁观者转变成小区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
/第二步/
探索
“一长三员”模式
自治力量有扎实基础
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中恒海晖花园党群志愿服务队得到区、镇相关部门以及居民的认可,小区也有了党员之家活动室,这点燃了党员、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
走出了第一步,金溪社区党委发动小区党群志愿服务队必须将服务做扎实,不断凝聚更多热心居民参与自治。自此,越来越多的业主积极投身小区志愿服务,党群志愿者服务队逐渐壮大为近70人团队。不论是抗击新冠疫情,还是各项小区事务,尽管苦累,他们仍乐在其中。“我为人人”的责任意识开始在小区居民内心生根、萌芽。
在各类小区活动中,一批来自不同楼栋、能办事、有威望的代表逐渐涌现出来,趁着小区全面铺开“楼长制”之际,他们被推举为“一长三员”,即楼长、监督员、信息员以及协调员,负责定期了解22栋高楼、870户居民对小区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如学生校车接送、车位争议等问题,进而联同社区、物业共同协商解决……
在党建引领下,“一长三员”用心持续为居民服务,助力解决小区各类问题,小区自治力量越来越强大,成为小区治理的主力,为业委会成立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步/
打造红色业委会助力小区自治
学生接送难,小区沟通对接多部校车,并成立校车护畅队,确保学生安全上学、开心回家;电瓶车充电乱象多,小区积极宣传,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并整合资源建设充电区和充电桩……好事办得多、居民看得见,小区自治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也让社区、党员、楼长、物管和谐共处。
在镇党委和金溪社区党委的指导下,中恒海晖花园率先探索出一套小区业委会选举办法和实施方案,以党组织主动引领、小区主动构建自治组织网格、多方主动选人、居民主动参与并监督“五个主动”原则,组建一个党性强、办实事、效率高的业委会。
由于前面两步打下了扎实根基,在中恒海晖花园小区里,一帮用心用情用力为业主办事的骨干自然成为业委会成员的候选对象,并获得业主们的高度认可。经一系列的选举流程,该小区顺利成立了业委会。
不仅如此,该小区业委会有退役军人、党员等红色力量支撑,有效推动小区从纠纷矛盾频发到真正实现和谐稳定,从一个问题突出的小区转变为一个零投诉的和谐小区,被里水镇党委授予“红色业委会”“物业小区党建优秀业委会”荣誉称号。
“党支部以及多方力量参与小区治理后,会不会给物业公司带来压力?”“当然不会,而且恰恰相反!”面对提问,中恒海晖花园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党建引领下,红色业委会凝聚了小区的治理力量,这拧成一股绳的力量,明晰方向精准发力,让问题处理变得更理性,让沟通变得更流畅,让协商变得更高效,居民的生活也变得更融和。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通讯员李沅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