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米“游艇”水疗池获中国专利奖
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名单公布,里水企业水晶岛成区内唯一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的企业

■李军正在收集水疗池数据。
海上驰骋的游艇屡见不鲜,而开在家里的游艇你是否见过?位于里水的佛山市水晶岛休闲设备有限公司,将此“奇思妙想”付诸现实。
近日,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名单公布,里水3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佛山市水晶岛休闲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晶岛”)的“水疗池(游艇造型)”1项专利获得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为南海区唯一一家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的企业。接下来,记者将带你走进这家获奖企业,了解企业研发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敢于钻研力求把产品做成精品
水晶岛位于里水城区,公司看似名不见经传,实际深藏科研能量,早已成为了休闲设备行业的佼佼者。
秉持“要做就做标杆,要做就做不一样”的想法,水晶岛公司计划研发富有创意、科技含量足、有档次的水疗池产品。期间,水晶岛公司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技术部部长李军带领团队,详细对比了各式各样的水疗池,但仍然没有找到符合预期的样式。机缘巧合下,他们看到了在海上行驶的游艇,发现其造型不仅符合外观设想,也能让相关技术的融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对此,李军和几位核心技术研发成员共同组成了调研小组,参加国内大型游艇展。每艘游艇前,游客拿着相机拍照留念,李军一行人却拿着相机、测绘工具边拍边测,如此下来,他们对游艇各部分构造、船体结构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开始思考如何将水疗池与游艇的功能、造型进行有机融合。
为了把造型做得更加细致真实,李军还带领团队到船厂,耗时三天实地观摩船体各零部件,大到船舷船舱,小至扶手、台阶的弧度,他们无不一一进行较量比对,并跟随灵感设计着一份份草图。“好产品无非看做工,而做工就在于细节。”李军说,到现场看、现场量、现场画,设计起来会事半功倍,而且能抓到很多造型细节。在不懈努力下,李军和团队终于完成了第一份水疗池(游艇造型)设计方案。
“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但脱模仍然是个问题。”原来,水疗池(游艇造型)尺寸为2米×9米规格,比其他产品多了3米,这差距看似小,却是当时产品研发的一大难题。“厂家没做过这么大的,难以一次脱模出来。”李军说,每次技术改进,每次脱模尝试,依然面临一次次失败,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研发部夜以继日不断尝试摸索,将方案中的“整体成型”更改为“分段成型”,成功解决了模具问题,成功组装了第一台水疗池(游艇造型),还达到了更好的产品外观效果。
该水疗池不仅具备各项基础功能,同时集休闲按摩区和游泳健身区于一体,其中游泳池采用了变频技术,为国内第一台逆流游泳训练泳池。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游泳池带有过滤、臭氧消毒系统,一池水能持续使用3个月,达到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多措并举推动公司技术创新
水晶岛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的背后,离不开公司对技术科研的重视。
自2006年创办至今,水晶岛技术部不断走向成熟:工艺流程逐渐摸清、总结出一套自适用的生产系统等,拥有扎实的技术储备,水晶岛公司先后取得了澳洲ITACS-SAA认证和CE认证、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获英国WHATSPA杂志评选为2011年年佳产品等。值得一提的是,水晶岛还纳入了里水上市企业梯队,预计今年上市。
此外,水晶岛还作为里水镇隐形冠军集聚区项目——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第一期)项目建设投资方,计划建设集智能消费设备、运动SPA设备、康体设施产品及零配件于一体的智能消费设备研发生产智造基地。
每项成绩背后,都离不开公司团队的共同理念。“大家都有同样的想法,要做就要做出名堂,不能因生产而生产,沦为泛泛之辈。”李军说,包括总经理在内,公司的技术员工对研发十分执着,也正因有着如此氛围,公司每年都会吸引不少年轻、有技术的员工前来应聘,这也让水晶岛公司能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研发动能。
自研发团队成立以来,水晶岛公司已有超30名研发人员,其中有经验老到的“指路人”,也有极具创新活力的“探路人”,两者相互学习相互指引,使水晶岛技术不断在发展中趋于成熟。
“企业要保持活力、竞争力,关键看技术与核心。”李军说,接下来水晶岛会继续定期组织技术员工,开展技术培训、交流会等,为他们提供技术理论支持,帮助员工在交流中打磨技术,进一步推动公司打开核心技术面。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通讯员谢家如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