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村 文明窗口幸福村


■邻近梦里水乡景区,河村拥有优越的环境资源、地理位置。

■河村为居民打造的休闲空间。

■里水创益中心坐落在河村里,居民家门口就有读书驿站。

■河村公园满眼翠绿。

■岭南水乡特色与时尚元素相融的艺术河畔,是河村三旧改造典范。

■河村公园里的消防安全宣传栏。

■居民在河村公园里休闲。

■河村公园融入了消防宣传主题。
围绕“一年建成连片示范区、三年实现一村居一品牌,五年实现全域振兴”的目标,里水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初显。记者走进里水12个乡村振兴精品村(社区),以图集形式展示振兴成果,为大家呈现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最新的乡村风貌。
里水河畔,水乡美景,诗意栖居。这里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120亩中央公园,这里人均分红破万元……这里是“文明窗口,幸福河村”。
河村,地貌属半丘陵半围田区,因位于里水河畔而得名;也有另一种说法,村中原居住的人姓何,原名为何村,后由南雄珠玑巷南迁的诸姓居民先后定居于何村,何氏不再是村中独姓,故改为河村。
河村以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理念为主题,“三治融合示范村”是河村社区乡村振兴战略中打造的目标。如今,漫步村内,可见村民公约、法律法规被刻进景观墙装点村貌,潜移默化地把三治理念植入村民心中,将文明之风吹遍全社区。
焕然一新的村道外立面让村里变得更加规整,干净的村道、整齐划一的车位、外观典雅的乡村公厕,环境十分舒适,村民的幸福指数就在这些小细节中提升。
住在河村,犹如住进了公园,漫步其中,道路夹绿,一方方水塘串联如珠,让村民真正住在公园里。村里的部分池塘也活化起来,承包给村民养鱼,在促进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环境。环境美了,也激发了村民爱护之情,如今的池塘大多靠村民悉心维护,保持水清岸绿之景。
河村还保留着明清时期原色原味的吴氏宗祠。明朝时,吴氏家族出了四位进士、一位举人,“一门四进士,五代六村贤”,河村人才辈出闻名里水。走进这里,满目都是岁月镌刻的痕迹,青砖黛瓦,雕龙绘凤,独具匠心的古宗祠巧夺天工,如今,这里也摇身一变成为月池村文化室,让更多人在此追寻乡愁。
随着里水镇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河村披上了一件崭新的外衣,现代三治理念融入村居,河村美成了“里水样本”。这里既有岭南水乡的细腻柔情,也有热情似火的蓬勃朝气;这里村村有公园,篮球场、足球场就在不远处,随处可见安逸祥和的老人、稚嫩欢乐的孩童;这里还有个占地120亩,里水镇最早的村级公园——河村公园。
河村先后投入了近千万元,为居民打造了一个美丽的公共空间。公园内配有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室外羽毛球场、室内乒乓球室、象棋馆、图书馆等,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免费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开放。
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清晨的河村公园朝气蓬勃,不少人选择在此迎接新的一天,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幸福的河村人,把生活过成诗,这里不仅是河村人的康体好去处,更是生活的归宿,春扶柳,夏品荷,秋闻桂,冬观鸟,四季皆景,各有风味。
紧挨着河村公园的梦里水乡创益中心,是大人小孩下班放学后及老人闲暇的好去处,嘉年华、夏令营、技能培训班、兴趣班、健康讲座等便民服务,充实了村民的生活。
在河村社区,不得不提的是艺术河畔了。里水河畔的一侧,现代城市范的建筑沿河而立,这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梦里水乡景区的组成部分。
几年前,这片长约700米的滨水带还只是一片废旧厂房,经过一年时间改造,河村1.3万平方米的废旧厂房迎来大变身,成为网红打卡地。缤纷多彩的墙绘让人仿佛走进童话世界。幸福像花儿一样,正如游人脸上洋溢的如花般笑容。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图/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