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组织开展产业工人乡村游活动
游花园 逛古村 乡村蝶变惹人赞

■职工亲子家庭在岭南农业大观园欣赏蝴蝶兰。

■亲子家庭在鲁岗骑行驿站阅读书籍。

①职工亲子家庭为里水乡村振兴点赞。 ②小朋友在汤南私塾博物馆执笔挥毫。 ③鲁岗村史馆导赏员为亲子家庭讲解鲁岗村的历史文化。

“里水原来这么美,这个春节就在里水过啦!”职工廖敏萍在游览乡村过程中,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1月10日,由里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指导,镇宣传文体旅游办、镇创思驿站主办的“我们都是乡里人”——产业工人乡村游活动吸引了一批企业职工亲子家庭参与,大家游览里水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发现里水乡村之美。
里水自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以来,不仅推出了首批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还通过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打造了“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路线,成为百里芳华最亮丽的风景线、最全面的示范段,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感受里水“蝶变”。
逛购蝴蝶兰感受三产融合发展
拥有超过7万亩农业用地,里水积极发展以花卉产业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农业。在这片土地上,里水种出了“中国香水百合名镇”,种出了华南最大的蝴蝶兰生产销售基地,种出了“省级花卉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园”,也种出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广阔天地。
职工亲子家庭游览的其中一站就是万顷园艺世界,大家畅游蝴蝶兰种植基地并购买兰花。走进这里的兰花温室,气温宜人,干爽通风,工人们正忙着给蝴蝶兰苗种喷水、修剪,生机勃勃的种植区让人赏心悦目。作为南海区花卉园艺产业园的核心区,万顷园艺世界与南海花博园形成里水两大连片现代农业园区,蝴蝶兰生产企业超300家,年生产销售蝴蝶兰超4000万枝,年产值超5亿元,占里水农业产值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全国每四株蝴蝶兰就有一株产自里水。
“哇,这些蝴蝶兰好漂亮,开了眼界,原来蝴蝶兰是这样种植的,里水乡村越来越美。”职工陈越强来里水打拼10多年了,他一边看一边用手机拍照。他说,平时工作忙,不知道里水原来有这么多好看的地方,现在看到了里水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感受到了田园风光,发现里水真的是越变越美,这个地方值得留驻。
在里水,农业生产早就不再是原始的耕作,粮食、花卉、苗木、家鱼及观赏鱼……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当前,里水正把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工作有机结合,万顷园艺世界和周边村居的良田将规划打造成为“岭南农业大观园”,配合贤鲁岛丰富的旅游资源,里水北部将打造成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区。
资料显示,南海区花卉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其中里水镇花卉种植3.2万亩,约占全区53.33%,尤其是百合花、蝴蝶兰等小盆栽种植产业优势特别明显。目前里水已成功引入四个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分别是万顷园艺世界、南海花博园、梦里水乡百花园、宏岗梦里花田小镇。四大主题农业园区各有所长,错位发展,是里水街坊赏花、买花、体验农耕生活的好去处。
探访打卡点体验“网红”产业
“快看!这里面是一个花花世界!”站在长屋花房外,孩子们兴奋地说道。长屋花房位于岭南农业大观园兰花街入口不远处,这里有1个300多平方米且带有网红直播空间的森林梦幻风格主题咖啡馆、1个176平方米的多功能展览馆、3个45平方米的电商工作室,并配有四季花园、景观草坪以及瞭望台等设施。在这个宽敞空间内,设计师将各类花卉融入得恰到好处,将实景与装饰设置得巧妙自然,将冷暖色调运用得淋漓尽致。
长屋花房是里水镇乡村振兴的亮点工程之一,“刚刚听讲解员介绍才得知,原来长屋花房不仅可以消遣休闲,还可以用作直播带货。”对于长屋花房内设的4个直播间,职工廖敏萍感到非常好奇。
在长屋花房内打造的直播空间,充分发挥了里水现代农业产业优势,通过设置花卉展示和销售培训区域,全方位提升文旅体验,推出相关文创产品,通过不同的产品体验让游客直观感受里水花卉产业的实力,展示梦里水乡的魅力,进而推动里水“文旅+产业”发展,让乡村真正地旺起来。
穿行古村落细读里水好文化
当日,职工亲子家庭搭乘贤鲁小火车,穿过粉色宜人的贤僚村,走进“步步蓝花”的鲁岗村,纷纷感叹里水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妈妈,这个村子都是粉红色的,好好看,我要住在这里!”“哇,你看,路边的牛在吃草呢……”依土为生,以土作景,里水北部这片农地,似乎有着与众不同的“魔力”,让亲子家庭流连忘返。
备受亲子欢迎的,不得不提一栋立在鲁岗村的“玻璃房”——骑行驿站。位于贤鲁岛生态旅游景区的鲁岗骑行驿站,临水而建,融入了现代简约风和乡村元素,采用充满质感的原生态材料与现代设计手法,造就了颇具动感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氛围,契合了骑行文化的健康运动理念,还引入了上海三联书店,让游客在此休憩的同时,可收获更多的精神滋养。
走进骑行驿站的亲子家庭,纷纷拿起墙柜上的书籍,分坐在咖啡桌上,享受着宁静惬意的亲子阅读时光。“我是第一次来到骑行驿站,在这里时间似乎瞬间慢了下来。”职工宋维明说,骑行驿站是给他们亲子二人最大的“惊喜”,“我和儿子平时都喜欢阅读,里水有这块好去处,我以后一定要常来!”
当亲子们来到汤南古村内,这片昔日学子向往的“大学城”,更是让他们获益良多。当孩子们进入汤南私塾博物馆后,一座孔子像立于众人眼前,刚还活蹦乱跳的孩子们驻足默言,以表内心敬意。参观过后,孩子们纷纷感叹:“原来古人学习这么艰辛,以后我们也要好好学习。”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旧书籍、文房四宝等,让我感受到十分浓厚的文化气息。”职工陈春平说。里水重视挖掘古村资源,保育优秀传统文化,让古村焕发新生。这是为乡村文旅产业赋予特色的做法,是推动乡村持续振兴的有力举措。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邓施恩刘伟鹏图/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