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
39年精研独门卤汁奠定烧腊界江湖地位
他坚持精益求精做良心食品,让里水烧腊成为街坊公认的地道老广味

■陈永华自创的标准化烧炉正在烧制烧腊。
“老板,来份招牌手撕鸡。”周末,冰姨终于盼来外孙到家里短住,爱孙心切的她晚饭前来到位于广州越秀区珠光市场对面的广达记“斩料”加菜,“我年轻时就吃这家,我的外孙当然也认这个老广味啦!”
广州越秀区文德南路89号的广达记门店是广东广记食品生产有限公司(简称:广记食品)董事长陈永华在1981年开办的第一家店铺,整整39年从未休业过一天,14平方米的空间曾创造过一天卖13万元烧腊的神话。
由于生产越做越大,公司为响应政府部门号召,搬入了里水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目前该公司日产量约4吨,烧腊种类有34种。
“做好食品,做良心食品”是陈永华的生意经,他从白手起家到目前年销过亿元,一直坚持精益求精、诚信经营、细水长流、做良心食品,让广记食品成为广府烧腊的优秀传承者,让里水烧腊成为街坊公认的地道老广味。
自创独门配方奠定烧腊“江湖地位”
每天凌晨和下午的2时到5时,是广记食品加工厂最繁忙的时候。宰、烫、皮水、风干等工序,都是为了最后的烧制做准备。然而,在香气四溢的车间里,最神秘也最重要的地方并不是火热的烧制区,而是最冷清的那一池卤汁,它决定着烧腊的成败。而卤汁的配方,只有陈永华自己知道。
广记食品的卤汁从何而来?时间倒回到1981年,18岁的陈永华高中毕业后就到田间地头卖雪糕,攒下了一些家底。后在亲戚的介绍下,他到广州大酒楼的后厨学了三天烧腊制作,回来后在自家挖了地窖,架起一米八的柴,自己研制配料,凌晨烧制,清晨便骑着单车跑到广州销售。
“当时买的人多、卖的人少,很快就卖光了。”陈永华回忆,明火烧制的乳猪很好卖,第一个月就赚了60元,虽然辛苦,但是比在工地打工的叔叔多赚了几倍的钱,他心里美滋滋的。于是,陈永华在广州越秀区租了一家14平方米的门店,决心将这门生意长久做下去。
很快,自行车换成摩托车,摩托车换成小货车,陈永华的生意越做越大。同时,他也在不断优化调料配方。“要用的调料我都是自己去买的,也从不在一家店买全。”陈永华透露,目前广记烧腊要用到的卤汁来自25味调料,至今都是由他亲自采购。为了防止有人偷师,他会分批在不同厂家购买,且购买量会大于使用量。追求尽善尽美的陈永华,也曾为了一种调料频繁飞往越南的市场购买。
精益求精的品质奠定了广记烧腊的江湖地位,无论是味道还是出货量,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广记食品的烧腊都是首屈一指的,一度影响着本地烧腊的价格波动。如今,他的合作客户有连锁生鲜超市——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恒大品宴餐饮有限公司,多个政府、机关饭堂等,供应客户门店约400家。每天,这些熟食都从加工中心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产学研一体化不断优化生产流程
陈永华的烧腊事业顺风顺水,勤奋加上良心经营让他赚得盆满钵满。然而,1994年,这份幸运戛然而止,一场猪瘟让他亏损了300万元。
1985年,陈永华花6.8万元买了一辆飞鹰牌小货车,决定去湖南拉活猪。很快,来往湖南采购活猪也无法满足广记食品的使用量。因此,1994年,他决定自己开养殖场。养殖场建在里水,面积达上百亩,最高峰的时候养殖了6000头猪,不仅可以自用,还能对外出售。
谁料养殖场第一年就遇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上千头猪无一幸免。情急之下,陈永华找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得知教授也在研究这方面的课题后,他主动将自己的养殖场作为团队的科研基地。
教授带着学生、设备和先进的仪器进驻了陈永华的养殖场。高中毕业的陈永华每天都要去现场和教授讨论进度,了解科学养殖的知识。不仅如此,他还投入2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专项攻破猪瘟。
1996年,项目结题,养殖场得救了,陈永华第一次真正领略到科学的魅力。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陈永华不断用科技为良心食品保驾护航,其中最让他得意的是工厂里的消毒系统。
2015年,南海食药监局在全省首创《南海烧腊》联盟标准,而广记食品早已在标准之上,工厂采用全中央净水设备过滤,使生产用水达到直饮标准,远高于行业标准;中央消毒系统每天定时消毒2次,保障食品安全;工厂有100多个摄像头,24小时与食药监局连网,这些摄像头遍布工厂每个角落,车间生产环节全部透明化。
2018年,广记食品响应南海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号召,给每一份烧腊装上了一道“放心锁”,通过二维码就可以为烧腊熟食溯源,吃得放心,吃得安心,这也让广记食品得到了更多食客的青睐。
扩大销售范围让烧腊品牌发扬光大
如今广记烧腊不仅供应佛山本地,也是广州地区烧腊的一大来源,主要销往广州荔湾、海珠、白云、花都等地。目前,广记烧腊正在布局烧腊向外省销售,不久广记烧腊将可覆盖到深圳、珠海等广东周边城市,通过半成品生产配送甚至能使广记烧腊的品牌在北京、上海等北方城市发扬光大。
这些年,陈永华也开始思考:烧腊未来要怎么卖?
走进里水新兴路的广达记烧腊快餐店,备料区明厨亮灶,一字排开的6台小型烧炉十分醒目,透过玻璃窗可见烧鸭、烧鹅、叉烧在火红的电炉中旋转,香喷喷的炙烤味扑鼻而来,让人食指大动。
这就是陈永华自创的标准化烧炉,烧炉上有一块触摸显示屏,根据不同的食材分别设有不同的程序,备料员只需将半成品挂入烧炉,启动相应程序即可,烧制好后烧炉会发出提醒声音,他戏称之为“傻瓜式炉”。
“这些半成品重量上下只能差100克。”陈永华介绍,统一半成品的规格是标准化的第一步,其次是控制好不同食材的温度。对于顾客来说,现烧即售可以品尝到烧腊刚出炉的最佳口味,全冷链配送和“明火”淬炼也保证了食品安全;对于商家来说,不再需要提前一天向烧腊工厂订货,只需根据客流量提前一小时烧制即可,真正按需烧制,保证成品不隔夜,餐餐新鲜。
当下,陈永华正在筹划建设永华大厦,未来这将是佛山唯一一家以烧腊为主题的体验式酒楼。客人一进店,迎面是一面70米长的透明玻璃,内有60个烧腊炉一字排开,各式烧腊标上序号供客人挑选,选好的原材料则会在客人的全程见证下进行现烧。
为了不断擦亮广记烧腊品牌,2019年6月,陈永华新注册了广东广记食品生产有限公司,自此广记的招牌将烙印在广记食品的所有半成品包装上,并分销到全国各个加盟商手中。在那里,广记烧腊将经历最后一轮烹制——明火烧烤,并以最脆嫩可口的味道呈现在全国人民的餐桌上。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