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生
七旬老人当楼长 冲在防疫第一线
他平时热心为住户排忧解难

■张衡生为居民测温。受访者供图
含饴弄孙、到处旅行……退休后的生活,本应会是清闲自得,但68岁的张衡生却选择了“二次上岗”,成为里水金峰洲悦园小区的一名楼长。在疫情期间,更是发挥党员榜样作用,冲在小区防控防疫第一线。平时张衡生也“闲不下来”,时常为解决住户的问题在小区里奔走。
防疫坚持每日巡查为住户排忧解难
张衡生是一名老党员,也是里水金峰洲悦园小区20栋楼长。曾于2003年,在铁路战线参与过抗击非典工作。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他嘱咐好家人要注意日常防护,便毅然投身到小区的防控疫情工作中。1月28日,张叔组织悦园小区15名业主成立疫情防控党群志愿应急服务队。“我多做一点工作,就能保大家一方平安,大家平安,我才心安。”张衡生说。
从晨光熹微到骄阳当空,从华灯初上到夜深人静,小区出入闸口处,总会出现张叔站岗值班的身影。这位年近七旬,但精神依旧抖擞的老人,经常在冷风冷雨中拿着体温枪、出入登记表,对出入的业主、租客和访客进行登记信息,发放小区出入证。
对于张叔来说,门岗值班只是一项相对轻松的防控工作,让他感到吃力的,还要数初期的上门排查工作。悦园小区位于广佛交界的金峰洲社区,由于住户数量多、常住的外来居民密集,在疫情防控最紧急的时期,受限于人手不足等因素,人口摸查工作难以开展起来,张叔了解情况后,立刻自荐加入到排查工作队伍中。
每天张叔除了完成门岗值班工作之余,还坚持在楼栋里开展地毯式排查、网格化防控工作,一层一层上楼、挨家挨户敲门、一户一户地宣讲,戴着口罩、不断地走动,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多少有点“吃不消”。“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希望大家理解。”楼道里这样的声音每天准时响起,尽管当时正值凛冬,但在张叔额头上,能隐约见到汗珠。
除了每日来到住户门前“打卡登记”,张叔还有很多的防疫防控“妙招”。平时,张叔会提着各类消毒用品,挨家挨户向居民分发,也会将学来的疫情防控安全知识、消毒用品安全使用方法、家庭卫生健康小知识等信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同时,张叔还通过组建楼栋住户微信群的方式,倡导、引导群众居家锻炼、居家防疫、居家学习等,也会充当“知心伙伴”,为疫情期间遇到困难的住户排忧解难。
受到误解不委屈诠释责任乐在其中
张叔在小区闸口值勤,有时也难免“得罪人”。一天,张叔正好在出入口处帮忙值班,发现有两人等候进入小区,其中一人十分面生。经询问,其中一人是小区的清洁工,由于最近小区清洁任务繁重,便找老乡来帮忙,当张叔要求她们出示健康证明时,她们只能拿出一份。
那时虽然是疫情常态化阶段,但张叔认为“健康安全的事不能胡来”。立马把她们拦下,和她们解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也要求她们出示相应的健康证明才可进入,但两名清洁工仍坚持进入小区,“不确定就不能进,不能影响到整个小区的安全。”“你怎么就这么不讲理啊?”……现场气氛一下子僵住了。张叔说,当时她们实在不听劝,最后通过电话联系小区的多个部门协调解决。“因误解而背上‘骂名’很正常,但和小区住户的健康安全比起来,压根就不是事。”张叔笑着说。
现在已不需要值勤,但平时,张叔仍时常为住户排忧解难。一天上午,张叔正在家中闲坐,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原来,隔壁楼的一位大妈粗心大意,在晾晒衣服时没带好钥匙,把自己反锁在外,而且家里人都外出了,慌乱的她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张叔的电话,便匆匆打来求助。张叔连忙赶到值班室,找到开锁人员的电话,联系上后便赶到现场,和大妈聊着天,缓解一下她紧张的情绪。“我当时也不清楚她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好事真的会传千里。”张叔乐呵呵地说。
防疫防控的志愿工作、帮助小区“家人们”解决问题、为悦园小区电梯落地奔走劝说……年近七旬的张叔,仍在小区服务线上诠释“楼长”的责任。用张叔的话来说,能为小区干上一些实事,起到一点作用,尽管辛苦,他也是乐在其中。
文/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