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下西社区党委以党建网格“三单制”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办好“为民实事清单”

■志愿者合唱歌曲《我的祖国》。

■党群热议“三线”整治。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0月15日,在九江下西社区南约文化楼,一群年过半百的党员志愿者用歌声演绎出了别样的晚年生活。
这些幸福的瞬间,得益于下西社区党委实施党建网格“三单制”以来,通过走访群众,满足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文艺活动场所,让社区长者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力促“为民实事清单”落实
除了开展文艺活动,文化楼还成了社区党员学习、党群交流的活动基地。当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也同步“开讲”。“开讲”的是群众熟悉的身边人、下西经济社第三党支部书记朱冠球。
做好“三线”整治,提升侯王村村容村貌、建设村内公厕、开展青少年暑期班、60岁以上长者疫苗专场、亲子阅读等便民惠民服务……朱冠球以大家所见所闻的事为案例,讲述了实施党建网格“三单制”以来,村中环境的提升变化,村民生活的改善。
对此,村民岑翠菲很“有感”,不时点头认可。她说,今年以来,村党员干部走到群众身边了解需求,向群众公示实事清单,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和好事。
据介绍,下西经济社第三党支部在党建网格“三单制”实施后,通过整合资源,梳理出涉及12个事项的“善治资源清单”,同时通过入户走访,收集到36条“群众需求清单”,形成了一批“为民实事清单”。
“从小事做起,从民生做起。‘三单制’的实施能精准聚焦民生实事,大大提高服务效率。”朱冠球表示。活动现场还制作展板,公示了“为民实事清单”,让党员群众共同了解、监督,将实事做实,好事办好。
事实上,作为九江镇党建网格“三单制”示范点,下西社区党委积极整合多方力量,创新探索“三单制”实施路径,以此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现基层党组织强基增能,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群合力破解治理难题
“原本墙上的电线密密麻麻,有的离地不高,很容易被人碰到,安全隐患比较大。现在电线被清理整治,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好事。”当日党课结束后,党员和群众还针对“如何做好‘三线’整治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
所谓“三线”,即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目前,有些村居密密麻麻的网线、电话线等,犹如“蜘蛛网”横跨在居民楼之间,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做好“三线”整治,是下西经济社第三党支部“为民服务清单”中的一个工作项目,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为推动“三线”整治,下西社区党委主动牵头,此前已经联系移动、电信、广电等运营商到现场实地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统一推进整治工作。
工作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阻力。“施工过程中有个别村民不配合,怕自家墙上打洞影响美观。”下西社区南约经济社社长陈伯根介绍,经济社党员干部通过加强联系沟通,多次入户做思想工作,终于让南约经济社项目“三线”整治顺利推进,有效改善了“蜘蛛网”现象。
“南约经济社的实践证明,要做好‘三线’整治工作,需要党群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下西社区党委委员朱美仪表示,希望通过书记“开讲啦”这个平台,讲透政策,收集建议,达成共识,凝聚合力,切切实实办好民生实事。同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用党建引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图/文珠江时报记者/何万里
通讯员/廖国年邝嘉颖
链接
党建网格“三单制”
“三单”即善治资源清单、群众需求清单和为民实事清单三张清单,“三单制”是在三级党建网格建设的基础上,聚焦第二级党建网格(即经济社党支部和住宅小区党支部),通过统筹辖区各项治理资源,推动基层骨干力量依托党建网格真正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党员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切实推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