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协商互动广泛凝聚共识
政协桂城工委会创新履职载体,切实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使命,助推桂城高质量发展

■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关爱活动。

■政协委员深入村居调研。

■政协委员到居民家中宣传接种疫苗知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近年来,政协桂城工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区政协工作部署和街道中心工作,平均每年参加相关监督和听证等活动超20次(场)、平均每年撰写各类提案信息超65份、平均每年督办提案建议超25份、组建年富力强的区政协委员桂城队伍、创新搭建“委员之声”社情民意收集交流平台、成立政协桂城街道特约信息员队伍……
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政协桂城工委会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履职载体,积极开展委员走访、调研考察、提案撰写,深入联系群众等工作,切实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使命,助推桂城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
提高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
对于桂城夏东80后社区干部黄文昶而言,2022年是忙碌、特殊的一年。作为新一届区政协委员,他不仅跟专家学者共议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大议题,还跨领域参与黑臭水体整治评估,更为村居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问题建言献策……
政协桂城工委会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活跃在基层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的新一届区政协委员的桂城队伍,黄文昶正是其中一员。
“政协委员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政协桂城工委会主任、区政协委员陈君燧说,要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履职能力培训班、意识形态理论学习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委员履职尽责的思想和能力基础。
近年来,政协桂城工委会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熟悉政协章程、政协制度;还实地到井冈山和贵州开展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实地考察、新农村建设交流活动,到高明区开展“思想建党,坚定信念”红色党建现场教学活动等,通过听党课、学党史、话初心,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在行动上向党员看齐,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积极参政议政
当好新时代的政协人
日前,南海区政协委员、桂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军参加了南海区政协月度协商会,深入了解南海区“深化构建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长期在一线的他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病床相配套的收费标准,更准确地体现相关从业人员的劳动价值,能够更好地推动家庭病床体系建设、吸引专业人才加入,进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这样的知政、参政、议政的场景,对南海区政协常委、广东南海大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朝阳而言再熟悉不过了。加入政协队伍的这些年,他几乎每月都抽时间参加协商议政会、监督听证、委员走访等活动,对人才集聚、科创企业、数字化、智慧停车等多方面高度关注。“我们要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强大自我,争做行业标杆;要全心全意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当好新时代的政协人。”黄朝阳说。
三年来,政协桂城工委会精心组织政协委员参加街道重点工程项目视察、总结大会、项目推介会等,确保其知政、参政和议政的权利;积极应邀参加各级各类监督评议活动,拓宽听证议政的渠道,共选派超93人次委员参加相关监督、听证等活动超60次(场)。其中包括佛山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长制久清验收会、佛山企业家·市长面对面座谈会、区“十四五”规划“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南海区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推选活动、南海区财政重点问责项目听证会、区检察院起诉案件听证会、桂城街道相关学校学区调整意见征询会、桂城街道信访听证会、《佛山市南海区2021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一)》征求意见会议、“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推南海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会等。
高质量建言献策
凝聚共识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桂城政协委员快速响应、立刻行动、积极组织,联合各界商协会,筹措各类防疫物资,筹集捐款超400万元,共组织超400人次参与各类各级志愿服务,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
除了疫情一线防控,政协委员们还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调研、思考,积极撰写提交《疫情之下,外贸出口企业如何渡过严冬》《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的几点建议》《关于对疫情服务心理干预工作者提供督导支持的建议》《关于提升核酸检测效率的建议》等针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一系列关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59份,其中,《疫情之下,外贸出口企业如何渡过严冬》更获得全国政协采用。
2021年,“佛山百亿数字化改造政策”出台,任泳谊、张伟明、陈君燧、胡静、伦永谦、郭华忠、潘伟欣、彭伟东、杨贞才、潘家妍等多名政协委员高度关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针对顶层设计、平台经济协同中枢、人才储备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形成了《关于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南海制造业升级的建议(九案合并)》,并成为2022年度区长督办重点提案。
此外,政协桂城工委会积极探索“一题到底”协商形式。2021年,聚焦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撰写《推进村居环境整治打造幸福美丽乡村》成为区长督办重点提案;瞄准医养体系建设产业,撰写高质量提案《关于社区公共区域“适老化”改造的建议(四案合并)》成为优秀提案。2022年,关注营商环境优化,撰写《关于改善用工环境,优化企业人才生态,助力产业创新转型的建议(七案合并)》成为区委书记督办重点提案;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撰写《关于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速推动南海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多渠道推动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助力南海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等。
三年来,政协桂城工委会撰写各类提案信息205份,涉及经济、环境、交通、医疗卫生、城市建设等领域;督办提案建议79份,有效办实委员提案,保证办理质量,提升提案满意度;围绕“城市客厅典范、总部经济样板、广佛同城标杆、科创都市顶流、人才集聚高地”的总体目标,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创新做法
开设“委员之声”平台
2021年,政协桂城工委会开设“委员之声”社情民意收集交流平台,作为政协工作触角不断延伸至基层的一种探索。主要聚焦街道有关经济、科技、农业农村、社会管理、法制、综治、维稳、工青妇、人口、资源、环境、宗教、文化、教育、体育、医卫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等工作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建言献策。
两年来共收集“委员之声”22份,涉及垃圾偷倒、园区建设、商圈定位、“城中村”建设、经济发展、交通、医卫以及教育等领域,其中有7份因发声力度强,提级转作区提案或建议信息。
组建特约信息员队伍
为丰富桂城政协平台资源,更好开展政协工作,政协桂城工委会从历届区委员、特邀委员、企业精英、职能部门及社区中物色15名有坚定政治立场、有鲜明行业特色、有较强履职意愿的各界代表和企业骨干,成立政协桂城街道特约信息员队伍。
两年来,特约信息员发挥他们的行业特色、资源优势及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精英作用,尤其在教育、医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成为政协工作的智库补充,为推动街道乃至南海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赋予新活力与新思路。
开展委员走访活动
政协桂城工委会通过组织开展委员走访活动,有效搭建企业间合作机遇及供需资源的平台,增强政协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每季度组织委员进行互动走访,加深委员间的认识了解;二是定期组织调研视察、实地走访、小组活动等,及时了解民生实事,掌握经济发展动态,为有效履职明确方向。
为加强委员间的联动协助交流,发掘界别特色专业优势,2022年政协桂城工委会联合各工作组组织开展了5场特色走访活动,包括:房地产市场调研、走访专精特新企业、“双减”教育与文化涵养相结合专题、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以及红木文化之旅等。通过主题式的特色走访,能深入了解委员企业的发展活力,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凝聚委员群体功能,进一步发挥优势潜能。
数说 政协桂城工委会工作成效
参政议政为人民
01平均每年参加相关监督和听证等活动超20次(场)。
02平均每年撰写各类提案信息超65份。
03平均每年督办提案建议超25份。
主动作为显担当
●筹措各类防疫物资,筹集捐款超400万元
●共组织超400人次参与各类各级志愿服务,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
重点提案
2020年优秀提案
《关于全面协调推进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建议》《关于加快建设南海区公共立体智能停车场的建议》
2021年区长督办重点提案、优秀提案
《推进村居环境整治打造幸福美丽乡村》
2021年优秀提案
《关于社区公共区域“适老化”改造的建议(四案合并)》《关于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建议(两案合并)》
2022年区长督办重点提案
《关于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南海制造业升级的建议(九案合并)》
2022年区委书记督办重点提案
《关于改善用工环境,优化企业人才生态,助力产业创新转型的建议(七案合并)》
信息类
《充分利用群体的力量做好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养工作》获全国采用《疫情之下,外贸出口企业如何渡过严冬》获全国采用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通讯员刘绮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