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社区“创熟”同路人助力疫情防控
多方携手筑起防疫“安全网”
■中铁建水岸公馆街坊会与滨江一号街坊会参与社区防疫,成为小区防疫的重要力量。
■滨江一号街坊会成员轮流在门口 “值守”。
“你好,麻烦出示一下粤康码。”在桂城同心社区滨江一号门口,有序摆放着快递物品、记录本,以及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每天早上7时30分起,这里都可以看到街坊会成员的身影,他们轮流在这里“值守”。
他们虽然不是医务工作者,也不是社区工作人员,但是他们用汗水和坚毅,为社区筑起防疫安全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创熟”同路人。他们是街坊会成员、楼长,他们挺身而出,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小区楼道防疫主心骨。
私人电话成居民热线
同心社区是今年9月份新成立的社区,毗邻广州,有便捷的交通,广佛地铁进入南海桂城的第一站便是辖区内的金融广场,人流量非常大,而且辖区内还有万达广场、南海天河城广场、京华广场等5个大型商业体,以及招商置地、荣耀国际大厦、瀚蓝广场等9个商务办公项目,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这给社区基层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心社区党委委员、“创熟”专干刘伟伟说,要用心做好每一次排查和管控。疫情严重的时候,她与同事一天最多要排查4000多人次,即使到了凌晨三四点,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有一天凌晨,她打电话给一位从外地返回的居民,受到了这位居民的责骂,并出现不太配合的情况。刘伟伟耐心地解释了打电话的缘由,得到了对方的理解。这位居民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认真和不容易,还主动加入了社区的防疫志愿队伍。私人电话成居民热线
还有一次,有一位居民由于是密接者,要求到指定地点进行隔离,情绪出现了一点波动,每天给刘伟伟打50个电话寻求帮助,每次刘伟伟都耐心解答和安慰。
“我的电话成了大家的‘热线’,感受到大家对我的肯定和需要,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刘伟伟说,尽管基层工作辛苦,但她从心底里热爱这份工作。
用心用情保障居民需求
10月4日凌晨,接防控办紧急通知,同心社区火速封控万达广场公寓及商业体含金街的所有区域。疫情防控临时指挥部设在一顶救灾帐篷里,工作人员都穿着一次性隔离衣,电话铃声不停响起。
在这里,同心社区党委书记叶瑞仪和刘伟伟详细了解封控区的情况。按照上级要求,这对“姐妹花”在现场科学精准开展疫情处置工作,联合综合协调、公共卫生、物资保障、快递配送、医疗疾控、应急处置等多个组,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居民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万达广场位于桂澜路,平时人流量较大。由于封控突然,部分市民和游客有特殊困难需要解决。一位租户是来桂城旅游的聋哑人士,陌生的环境、差异的饮食文化及突发的封控,令他产生了焦虑的心理。于是,叶瑞仪与其他工作人员马上与他进行沟通,了解到他还存在一个紧急的情况,他在线上云租车平台上租赁了一辆车,因封控时间远超于租车的天数,如果无法及时还车,所产生的违约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他想要申请外出还车后再返回封控区。
安抚好他的情绪后,叶瑞仪向上级单位反映了情况。桂城街道调动多方资源,协调交通部门与租车平台沟通,成功为他申请到免去因疫情封控所产生的违约金及租车费用,同时与物业协商,每日为他配送符合家乡口味的食物。贴心尽心的服务,很好地安抚了这位租户焦虑的情绪,让他安心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在整整一个星期的封控里,叶瑞仪和刘伟伟每天的工作时长达到18个小时,常常到家已是深夜。对于家庭而言,她们是缺位的,但庆幸的是家人都支持她们的工作。“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记得要保护好自己。”刘伟伟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经历,笑着向记者分享孩子在电话里给她的提醒,眼里泛起了泪光。
街坊会成员齐心防疫
为做好疫情防控,同心社区党委组织社区支部党员、街坊会党员骨干、党员楼长、物管提前组成防疫先锋队,向无口罩人员免费派发口罩、做好小区出入人员的测温和巡逻工作。
在中铁建水岸公馆,街坊会副会长郑勇军身穿红马甲、戴着红袖章,在小区入口处值守。小区入口处配备有测温枪、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居民进出小区,均自觉配合进行测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
一直以来,中铁建水岸街坊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他们发挥街坊会成员、党员楼长带头作用,时刻关注防疫信息动态,通过楼道微信群及时转发宣传相关政策,担起楼道防疫宣传能手。在10月17日、18日,桂城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期间,中铁建水岸街坊会迅速响应,积极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无独有偶,滨江一号街坊会会长强哥也自发在群里招募志愿者,协助同心社区更好开展核酸检测。他们既当“宣传员”“讲解员”,又当“疏导员”,积极引导前来核酸检测的居民主动配合,出示场所码,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快速有序进行,共协助完成核酸检测6412余人次。
郑勇军说,尽管站久了腿会痛,嗓子吆喝多了会沙哑,遇到大太阳会汗流浃背,遇到大风大雨会全身湿透,但为了整个社区的安全,这点付出不算什么。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王小姬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