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有讲究 运动健身讲技巧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和脚部
这两天,许多桂城人都体会到“一夜入冬”的感觉。面对寒冷的天气,人们该如何做好保暖、饮食和锻炼?特殊人群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总结。
冬季进补要吃好
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合理的饮食对提高耐寒力和免疫力是十分必要的。现代营养学认为,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代谢率明显增加,对能量的需要比其他季节高。人们需要吃足够的食物来保证能量的供给充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抵御严寒,机体对一些维生素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冬季的饮食基本原则是食多样、吃足量、适量补、多粥汤。
这个时节养生的美食较多,比如山药枸杞鸡汤、大枣桂圆粥、枸杞肉丝、羊肉火锅、酸菜猪肉炖粉条、木耳冬瓜三鲜汤、西红柿牛腩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快朵颐的同时,人们也要注意,进补不宜过量,饮食不宜过烫。
虽说能量和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能帮人们抵御严寒,但这些食物所含动物脂肪比较多,过多摄入就会造成能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形成肥胖。饱和脂肪过多还会引起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吃禽肉类40克到75克,水产类40克到75克,即每天吃的肉类、肝脏等食物量不超过3两。
在寒冷的冬天,来一碗热乎乎的粥、汤面,或是围坐在一起吃火锅,也是一种享受。热乎乎的饭食能驱走寒气,但如果经常吃热烫的饭,就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适宜食道的温度是10~40℃,食道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也只有60℃。而刚出锅的食物温度在60℃以上,如果经常吃,会对娇嫩的食道黏膜造成灼伤,食道就会在长年累月的灼伤刺激以及反复的修复过程中增生增厚,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因此食物出锅后,应晾一会儿再吃。
天冷健身要求稳
人们都知道运动好,但运动贵在坚持,尤其是到了冬天。有的人怕冷就不想出门,也有人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其实,冬季健身要确保一个“稳”字,即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
中医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此时运动应轻微适量,感觉身体微微发热即可。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冬日清晨室外气温较低,对呼吸道及心血管的刺激很大,容易诱发气管和血管痉挛,导致原有的哮喘加重、血压升高和心绞痛的发生。而接近正午时分,阳光比较强,紫外线又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中医认为冬季锻炼“必待日光”,最好在八九点钟,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为宜。
天气不佳时,如果锻炼者风雨无阻,可能过多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导致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因此冬季锻炼要注意天气情况,关注空气污染指数。穿着可有“层次”一些,随着活动量增加,逐渐脱掉身上的衣服。
开始运动前,先进行10~30分钟的准备活动,让身体充分热起来,把内脏的功能尤其是心脏和血管的应对能力调动起来。在这个人体新陈代
谢相对缓慢的季节,大汗淋漓的运动不一定对身体有好处,建议活动强度和总量较夏天适当降低。以身体开始发潮、微微见汗为宜,总的运动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
打赢心脏保卫战
寒冷天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冬天可是一道坎,因为心脏病易在冬季突发,且更具有致命威胁。
研究显示,在寒冬季节,心脏病突发事件比其他季节高两至三倍。这是因为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这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而言,这会造成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本因粥样硬化而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发生闭塞、斑块破裂,从而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和脚部。
在寒冷的冬季,要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首先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每晚7~8小时的睡眠对健康最有利,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血管遵循“热胀冷缩”原理,天气变冷时,血管收缩更明显,进而导致血压升高、波动明显,原有的药物剂量不一定能控制和管理好血压。因此,当天气剧烈变化时,心血管疾病患者除按时、规范用药外,还要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千万不能自己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免发生意外。
此外,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运动应自下而上,即先从下肢运动开始,再过渡到上肢运动。因为进行上肢运动时,血液回流到心脏较容易,一旦运动过度,易导致大量血液回流至心脏,增加心脏耗氧量,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下肢运动相较于上肢运动来说,单次动作回流至心脏的血液较少,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更低,相对更安全。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