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1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桂城社区

    • 直播赋能 玉器产业
    • 提升村环境 留住渔乡情
    • 桂城打响大气污染防控百日攻坚
    • 桂城市政快速沟通 修复电子站牌灯箱
    • “四小园”刷出乡村高颜值
    • 爱心“人梯”撑起她的上学梦

    第02版:重点

    • 桂城一周数据速览
    • 寓教于乐 多形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 人文与繁华并茂 千灯湖畔放光彩

    第03版:产业观察

    • 玉器“上云”销往全球 一天最多卖6万件

    第04版:乡村振兴

    • 房前屋后“四小园”美丽乡村新画卷

    第05版:人物

    • 用爱与责任浇灌学生成长
    • 五十载初心如磐 为祖国培育花朵

    第06版:文明新风

    • 社区事大家管社区和谐大家享
    • 亲子阅读共成长 居民共治齐协商

    第07版:生活服务

    • 非法搜查他人住宅 处有期徒刑或拘役
    • 医院教你应对“甜蜜的负担”
    • 爱心“人梯”撑起甜甜的上学梦

    第08版:桂城掠影

    • 河畔新姿 时尚夏西
    • 征稿启事
    • 我家是个“动物园”
    • 我和外公去钓鱼
    • 我是一朵幸福的花
  • 数字报首页

04:乡村振兴

房前屋后“四小园”美丽乡村新画卷

今年桂城计划建设228个“四小园”,截至10月已建成43个,其余都在陆续推进中

2021年11月10日

1 孩子们在凤鸣社区公园新建设的滑梯和摇摇马上玩耍。 2 凤鸣社区的山边公园。 3 平南社区改造后的小公园。

走进桂城街道平南社区,道路干净整洁,满眼青翠,绿树倒映在河面,一个个花园、菜园点缀在房前屋后,成为乡村亮丽的风景。

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桂城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从市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逐步解决市民关心的人居环境难点,积极开展农村“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建设行动,提升城乡品质,以小园之美促乡村大美,推动全面乡村振兴。

今年桂城计划建设228个“四小园”,截至10月已建成“四小园”43个,其余都在陆续推进中,一个个“四小园”有的变身“网红”打卡点,有的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变废为宝环境黑点变成乡村亮点

一张茶几、几寸草地、数棵绿植,在桂城街道平南社区祥罗村罗冲地堂一巷6号地块,一块原本堆满杂物的烂地,经过改造变成了充满现代式设计感的小公园。映衬着后方的古典红墙,整个角落焕然一新,仿佛让人走进欧式庄园。

“以前这里都是烂地,蚊子又多,我们出门都尽量避开,现在这里变成一个美丽的小公园,可以坐下休息,小孩也可以在这里玩耍,改变真的很大。”附近的居民罗婆婆点赞道。

而在五斗村五斗大道东44号地块,一个村民自建的废弃厕所被改造成小菜园,种植了一些红葱头、生菜、小白菜等蔬菜,实现变废为宝。“菜种播下去已经一个多月了,现在准备收成,能吃上家门口种植的安心蔬菜真好,也十分方便。”附近的村民们纷纷表示,自从有了小菜园,邻里之间也多了互动,常常交流种植经验,分享劳动成果。

“我们充分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烂地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村民们由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看到成果后,纷纷向社区提出希望把家门口的地块也纳入改造,‘四小园’的建设获得了村民们的高度认可。”平南社区党委委员梁照锋表示,“四小园”就是乡村振兴里面解决五边地的改造、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所实施的措施,目前社区已经建成19个“四小园”,今年年底前还将增加至60个,使环境黑点变成乡村亮点,让乡村环境更加优美,更加生态宜居。

建设出成效社区环境大变样

今年5月,桂城街道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提出各村居要把握政策红利加快推进“四小园”建设。半年时间过去了,平南、凤鸣、林岳、石石肯、平北等社区陆续推进“四小园”建设工作,并已初见成效。

“‘四小园’的政策与工作推进,是我们解决老大难问题的有力抓手,有利于我们整理、优化社区里零碎、闲置地块。”凤鸣社区党委书记谭灿斌介绍,原来社区靠近山体的闲置地已荒废多年,今年借着政策的利好,新建成了山边公园,还添置了健身器材。从人们避而远之的杂草地,到喜闻乐见的好去处,凤鸣社区“一不小心”打造出了网红景点。

凤鸣社区还对社区公园篮球场进行了改造,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商讨,选取了与渔村风格相配的蓝色系,全新装饰了地面和灯光架,还相应修缮了绕园而建的花廊。小小的改变,让凤鸣社区的篮球场迅速“出圈”,引来了不少游客打卡。

同样体现了社区党委积极响应的,还有石石肯社区。二村经济社主动提供土地建设文化公园、沿河涌景观带、公益性文化阵地,使进入石石肯的东大门景象焕然一新;一村东经济社、四村经济社等修建了多个“口袋”公园,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目前,桂城已启动农村“四小园”建设工作的自然村有50个,年底计划建成228个“四小园”。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党群同心共推乡村振兴

园子虽小,但影响不小。桂城借助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牢固建立“党领导一切”的农村基层党建核心工作机制,形成党群同心共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行走在石石肯社区伦氏大宗祠附近,看到大冲口涌旁不再杂草丛生,周边闲置地已修建成村心公园,种植绿化、修建停车场、河涌两边修筑石护栏、修建同乐桥景观等,周边环境得以大大提升。其中,美观的大理石护河栏由村民自发集资兴建,扮靓家园,村民不遗余力。

平南社区还建立了党员管养人管理机制,党员李东成就是其中一员。“我每天都会过来至少两次,浇花淋草、捡拾垃圾等,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也不希望被破坏,一定尽心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美丽的休闲好去处。”李东成把它当成家里的花园进行精心管理。

在党建引领下,桂城乡村振兴凝聚了党员、村民、乡贤等社会各界力量,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活力,激发了村民“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意识和自觉行动,乡村振兴成了居民的共同意志和一致行动。

他山之石

村民承租菜园村委统一管理

顺德勒流江义村积极推进村内旧菜园升级改造,由村党委带动基层党员参与整治,村民和村党委共同管理。其中,“四季菜园”总面积13亩,菜地规划得方方正正,每份菜地的承租人在使用期间只能种蔬菜,严禁焚烧垃圾和堆放杂物,严禁搭建大型瓜棚和种植果树。如果违反条约,村委会有权终止合同,确保菜园得到有效保护。

均安镇天连村对建好的小菜园进行公开竞投,投得者按合约要求,规范小菜园管理。小花园和小公园由村委统一管理,以园养园,以小菜园竞投得来的租金作为小花园和小公园的日常维护经费,既减少杂物乱堆放现象,也让村民积极参与到家园建设、改造中去。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丁当邹韵斯李冬冬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