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高标准上线智慧城市运行平台
一网统管打通城市治理“任督二脉”

■桂城开展“智慧城市运行平台”培训。 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曾蓉通讯员/吴冬梅)10月15日,南海区政数局党组书记张敏一行来到桂城街道智慧城市运行中心调研。自9月28日“智慧城市运行平台”上线以来,桂城街道的系统试运行工作顺畅。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运行平台”全面上线,桂城街道还组织社区及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培训。
统揽街道社会治理事件
在桂城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大楼7楼的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平南社区的部分清单处理情况,“接报后,我社区人员已对沙井盖进行更换。”“已处理。”社区的多件民生事项一目了然。
南海区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统揽南海全区事件上报、指挥调度、限时办理、结果反馈、信用评价的全闭环流程,统筹协调全区所有非警务、非紧急的城市事件指挥调度,也能规划落实全区城市事件工单的监督考核,在区级层面把社会治理的数据归并整理,彻底改变过去工单散乱的局面。
桂城街道作为区智运平台试点镇街,正式启动了“智运平台”测试。在测试期间实现双轨制,市长、区长直通车平台受理的辖区内45个社区关于占道经营、居住证、违建类等全部业务类别的工单,同时通过“智运平台”分拨流转。截至10月14日,通过智运平台,桂城街道成功分拨工单516份至职能部门跟进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超级工单中心”的价值正逐步显现。
下阶段,桂城将紧密统筹开展建设街道及各社区的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参观了解完桂城街道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后,张敏高度评价了桂城的软硬件配备,认为桂城的信息化建设与统筹在全区走在前列,值得其他镇街学习。“如何才能将智慧城市运行平台当成社会治理的好工具,是下阶段我们要思考与探索的。”张敏表示,要将区镇村社会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最大限度联动部门,这需要机制上的创新与深化。
“智慧城市运行平台的上线,通过科技为社会治理赋能,有效实现基层工作一体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职能部门之间高效协同。”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表示,全市正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现代化、精准化的社会治理尤为重要。桂城街道将高标准配建软硬件资源,通过加强统筹基层力量,全面夯实推进“一网统管”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工作。
同日,桂城街道开展“智慧城市运行平台”培训,区行政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科李显佳及平台开发技术团队对智运中心及智运平台基本架构、业务流程、PC端、移动端和统一巡查终端进行实操讲解。
相关连接
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
除了科技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服务优化,政务服务也在“智能”的加持下,持续提升市民和企业的满意度——
“包邮服务”
桂城行政服务中心近日深化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结果包邮服务,涉及10项事项,文件直接送到家,连邮费都无须支付。
桂城还在原有不动产登记结果邮寄到付的基础上,推行不动产登记结果包邮服务。该便民举措免去了申请人的邮寄费用。据统计,该措施自9月1日实施以来,选择不动产登记结果邮寄的办件由原来的日均约35件增加至日均约50件。
“免证办”
桂城还在市区统筹下推行“免证办”服务。“免证办”事项数达1198项,“免证办”材料数达2453项,实现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营造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免证办”的推行,代表着以后办理政务审批业务的时候,申请材料能省则省,群众办事所需的证照可以通过扫码直接在后台验证,不需再携带证照原件或复印件,也不需人工审核,就算忘记带证件也可正常办理业务。
新开办企业可免费刻制印章
自9月28日起,在桂城登记注册的新开办企业,包括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可在企业成立时享受免费刻制印章服务。每户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首套印章有4枚,包括本企业的法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各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