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1月1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269759

    • 畅游千灯湖 邂逅艺术品

    第01版:269760

    • 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01版:269761

    • 创新新年会引得日商来

    第01版:269762

    • 至2022年桂城预计新增学位超3万个

    第01版:269763

    • 196个超千万项目落户桂城

    第01版:269764

    • 桂城走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第02版:277779

    • 奋力开创新时代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02版:277780

    • p62

    第03版:重点关注

    • 南海打造日资企业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首站

    第04版:工作动态

    • 来千灯湖看展 感受艺术魅力

    第05版:教育桂城

    • 桂城预计新增学位超3万个

    第06版:特别策划

    • 以党建创新促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第07版:特别策划

    • 196个超千万项目落户桂城

    第08版:特别策划

    • 高质量投入 为民生“加码”

    第09版:特别策划

    • 秀人文城市名片 彰显桂城文化魅力

    第10版:特别策划

    • 桂城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

    第11版:特别策划

    • 注入绿色新动能 助力桂城高质量发展

    第12版:我爱我拍

    • 大新:诵读经典浸润社区
    • 尖东:街坊会派春联送福
    • 叠北:表彰优秀志愿者
    • 叠二:公益墟日进社区营造有爱氛围
    • 文翰:楼长开展志愿安全巡查
    • 海逸:居民动手大扫除共建美好家园
    • 参与方式

    第13版:左邻右里

    • 社区搭沟通平台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第14版:生活服务

    • 灯湖社区万锦豪园小区1200平米党建广场启用
    • 汇聚多方爱心力量 关爱流动儿童成长
    • 豆浆虽有益尿酸高者慎饮

    第15版:健康桂城

    • 勤洗手多通风 预防冬季儿童常见传染病
    • 25对亲子家庭学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第16版:灯湖文艺

    • 冬夜的诗
    • 冬至
    • 春天
    • 映月湖的声音
    • 紫薇花
  • 数字报首页

11:特别策划

注入绿色新动能 助力桂城高质量发展

桂城不忘生态环境保护初心,决胜碧水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响净土保卫战

2020年01月15日

农村小型污水装置(叠南圣堂村)整治后。

映月湖公园水体生态修复后。

渔业文化展示馆。

凤鸣社区北区村渔业文化展示馆整治后。

年近岁末,一向静谧的叠滘古村一片热火朝天,河岸边铺设管道,河涌里挖泥清淤,为了“端午叠滘龙舟漂移的赛道要恢复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河涌景观”的全民约定作最后冲刺。

“生态环境再造”已经成为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的重要战场。2019年,桂城环保办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乡村生态振兴、村级工业园整治等中心工作,协同推进了一系列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和企业环保管理等工作。接下来,桂城将坚持党建引领,牢记生态环境保护的初心和使命,为决胜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加速加力,为桂城乡村振兴和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让绿色生态成为桂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聚焦

生态振兴

把握环境治理的最好机遇

2019年12月,桂城叠北社区迎来了河涌清淤的大规模施工:水上挖掘机清挖河涌淤泥,船运淤泥至岸上堆放,挖掘机挖装岸上淤泥外运……整治的河涌总长度超过3000米。就规模而言,其工程量是叠北社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清淤工程;就关注度而言,社区和居民的支持力度也当属历史之最。

叠北社区之所以能形成“全民参与、全力支持”的基层局面,是因为他们深知:乡村振兴将是叠滘发展的最大机遇,而这一机遇来之不易。

叠北社区展现的决心和魄力,只是桂城街道上下一心、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之一。2019年,桂城牢记生态环境保护的初心和使命,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高标准推进治水、治污、治气等环境治理项目:下好治水“一盘棋”,实现夜间和节假日“执法无漏洞”,以规范建成项目和污染源普查为抓手进行无死角管理,对桂城重点污染企业始终按照高标准整治,创新环保管理和融合服务机制,借力大数据、绘好治气“一张图”……创新了环境治理方式,改进和规范了督察工作,让各项政策举措更有成效。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是桂城描绘的愿景。愿景并非遥不可及,坚定信心、坚守阵地、坚持不懈,让广大群众和千家万户动起来,就能真正呈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景象。

多点共治

攻破高质量发展场场硬仗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质量更是成败的关键之一。以复杂的水环境治理为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是珠三角快速发展过程中欠下的“历史旧账”,也是桂城在高质量发展中碰到的最难啃的硬骨头,更考验着施政者的大局思维和治理水平。

近3年,桂城针对10条城乡黑臭水体的污染特征,在污水管网查漏补缺、河涌连通工程、应急净水保障和优化引水调水等方面部署了51个重点项目合计投入约6.37亿元,预计2020年全面完成消除黑臭任务。2019年,桂城发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作用,在叠南、叠北、夏东、夏南一、平东、北区(部分自然村)推动第一批“截污到户、雨污分流”示范点改造工作,已完成9个片区35.7万平方米、2728栋房屋、合计34公里管道的摸查工作。完成应急净水设施、分散式小型进水装置和河涌生态治理等项目共29项、约2.5亿元。经过多点共治,治水成效显著,2019年,1-9月份桂城水环境质量排名为全市第五、南海第一。

如此的治水成效,只是桂城生态环境环境硬仗中的其中一场战役,桂城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决胜碧水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响净土保卫战,为桂城乡村振兴和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增强高品质环境的绿色动能。

亮点

旧厂房变身渔业文化展示馆

避风塘边泊满的小渔船,船上乱挂着的渔网随风飘着,岸边总能见到三两盘正在“晒太阳”的鱼干,空气中弥漫的淡淡鱼腥味……地处三山凤鸣社区的北区渔村是目前南海最后一个纯渔民的村落。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回数十年前,回到了那个充满珠三角疍家风情的小渔村。哪里能深入了解北区的疍家文化?答案是渔业文化展示馆。

凤鸣社区北区村是上世纪70年代,通过响应国家号召渔民陆上定居的渔民聚集点,在这里居住的祖辈大多以捕鱼为生。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发展进步,职业发展的多样化,继续以捕鱼为职业的居民越来越少。为了保存渔业文化,借助十年百万图的东风,凤鸣社区党委及驻点直联团队通过了南海区驻点直联工作竞争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在北区修建一个渔业文化展示馆。

展示馆前身为一间已空置的鞋厂厂房,墙体发黄剥落,厂内阴暗潮湿,是村内亟须“抢救”的建筑物之一。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社区决定把原来的各场室墙体进行打通,翻新墙体、重装电路。经过了2个多月的装修改造,展示馆于2019年5月正式开放。

渔业文化展示馆正门呈现的是一艘传统的渔船外形,打开“船舱门”走进其中,便能感受到浓厚的渔乡文化气息。展馆总面积350多平方米,墙面主要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北区村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变迁情况、各党员对北区村的发展期盼、党组织在北区村开展的活动情景、村民生活情况展示等。展示板下则是展品展示柜,渔具、渔船生活用品、船模等“疍家人”的“生存工具”一一呈现。

数读

●1-9月份桂城水环境质量排名为全市第5、南海第1。

●黑臭水体治理和广佛跨界河涌整治部署了51个重点项目合计投入约6.37亿元。

●“截污到户、雨污分流”示范点改造工作,已完成9个片区35.7万平方米、2728栋房屋、合计34公里管道的摸查工作。

●街道收到1370个整治十年百万图黑点项目,其中镇(街道)级项目10个,村(社区)430个,经济(联)社级项目930个。截至11月中旬,1370个项目已全部完成。

撰文/曾蓉 麦玮炘 供稿 刘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