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款药膳搞定它谷雨前后湿气重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4月20日前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中医师彭玉莹表示,谷雨时节温热、潮湿的气候,会加重人体的湿气,故而谷雨养生原则为健脾、祛湿热兼护肝。彭玉莹推荐了四款养生药膳给市民。
木棉花鲫鱼汤
材料 干木棉花3朵,淮山30克,赤小豆30克,鲫鱼1条(约200克),陈皮1瓣,生姜3片。
烹饪:鲫鱼去鳞、鳃,洗净,先用油在锅内煎至淡黄色。干木棉花清水洗净,赤小豆先用清水泡30分钟,生姜切片,将上料同放入砂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5小时。
功效:木棉花,味甘、淡,性凉,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是广东民间常用祛湿的好药材,对春困湿重有良效。淮山、赤小豆、鲫鱼三者配合,有健脾益气、祛湿利水的功效。此汤适用于谷雨前后气候潮湿,湿困脾阳所致出现困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黏或溏,舌苔厚腻等病证的调治。
茶树菇淮山煲老鸭
材料 老鸭半只,干茶树菇30克,淮山30克,陈皮1瓣,枸杞6克,蜜枣1枚,生姜3片。
烹饪:烹调:老鸭洗净、斩块,先飞水;茶树菇先用清水泡半小时,洗净备用;生姜切片。将食材放锅内,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2小时左右,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树菇,性平,味甘,有利尿渗湿、平肝健脾的功效,对血压、血脂有一定调治作用。鸭,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祛湿之余还能清补五脏。配合淮山补脾肾,陈皮化湿,枸杞补肝。此汤有健脾利水,益气养胃的功效。适用于春夏之交,气候潮湿时调补。
祛湿双花茶
材料 炒白扁豆20克,鸡蛋花5克,木棉花3朵,红糖少许。
烹饪: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加入上料,转文火煲30分钟左右,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鸡蛋花,味甘、微苦,性凉,有清热、利湿、解暑的功效。此茶中木棉花、鸡蛋花均能清热利湿,配伍健脾化湿的炒白扁豆,健脾祛湿之余又不至于伤阳气。适用于湿热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对湿热腹泻、口苦口臭、牙龈肿痛、舌苔厚腻有一定调治作用。
菊花百合粥
材料 新鲜百合1个(或干百合15克),杭白菊5克,大米、小米各适量,冰糖或红糖适量。
烹调:干百合提前泡发,杭白菊清水先泡一会、洗净,先将大米、小米煮至粥成,然后放入鲜百合(或泡发的干百合)、菊花,煮15分钟左右,加糖调味即可。
功效:菊花有平抑肝阳、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的功效;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能治久咳、咳唾痰血、虚烦、惊悸、神志恍惚等症。此粥清热养阴,平肝定眩。适用于暮春时节,气候较热,肝火上炎所致面红口苦、大便干结、易怒、头痛目眩等不适调理。
文/珠江时报记者 许可可 通讯员 梁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