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出台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20年~2023年),建设“国家区级交通强国示范区”
10大行动 44项措施 努力实现交通运行稳定顺畅 出行服务绿色高效

扫码一图读懂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2月18日,牛年开工首日,南海启动建设“六纵六横”快速路网之“横一”——里水环镇北路和官华路工程。以交通建设打响新年建设战斗,彰显了南海打好交通大会战的决心。2月初,《南海区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20年~2023年)》发布,以建成“国家区级交通强国示范区”为总目标,开展面向全区的三年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综合提升全区交通服务水平,有效疏解交通拥堵问题,创建人民满意交通。实施方案中提到,未来三年南海将探索创新引入“步行巴士”、打造儿童友好路径、建设公交示范社区等举措,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强国1·4·10·5”工程
1
个总目标
建成“国家区级级交交通通强强国国示示范区”范区”
4
大策略
打造高融合城市交通网络
构建高质量交通出行服务
建立高效能交通管理体系
推广高智慧交通技术应用
10
大行动
道路网络扩容
绿色服务提升
公交网络优化
智慧交通提效
慢行网络完善多网融合提升科技执法升级
交通管理强化
拥堵热点改善
需求调控深化
5
大示范样例工程
打造校园绿色出行服务品牌
探索研究高效率公交系统网络
建设公交示范社区
打造九江中兴新城产业社区基础路网
夏北社区基础路网优化提升
44项具体措施
(部分)
打造高融合城市交通网络
1构建发达的快速网
加快南海区六横六纵快速路网建设。
2打造完善的干线网加快新中心城区干道研究及建设。
3建成广泛的基础网推动南海大学城配套道路工程等道路建设及研究。
4持续推进轨道网络建设加快“4轨2新”轨道线路建设工作。
5
探索研究高效公交系统探索建设高服务水平的公交系统。
6拓展骨干公交网络协助市级单位在核心客流通道上新增骨干公交线路。
7优化整合常规公交线网增加对外枢纽公交接驳线路。8开展全区慢行网络治理提高慢行网络覆盖率。9打造重点片区慢行网络示范开展城乡融合10大示范片区的慢行网络布局规划及建设。
10做好多网融合顶层设计完善轨道站点道路、公交和慢行设施。11打造网络重要融合节点探索研究枢纽站点的智慧化改造方案。12引入优惠措施促进公交、轨道服务融合
构建高质量交通出行服务
13持续治理交通拥堵热点持续推进短平快项目的建设工作。
14综治经验向全区推广全区范围内完成30处交通拥堵热点治理工作。
15提升路网交通韧性重点针对6条主干道沿线道路及交叉口开展渠化提升、配时优化等。
16推动对外高速出入口改造各镇(街道)推进落实25个城市对外出入口交通改造实施工作。
17改善一环沿线衔接道路对与佛山一环衔接的广佛路等地方道路衔接问题进行梳理研究。
18持续推进公交优先服务逐步在外围镇(街道)新增公交专用道。
19提升公交候车服务对全区客流排名前50的公交站点进行智慧化改造。
20提升交通枢纽接驳服务延长站点公交接驳服务时间。
21提升重点片区慢行交通品质推进6大重点片区慢行综合改善提升工程。
22优化道路慢行空间环境开展8条道路的慢行空间品质提升工程。
23试点探索公交示范社区打造“出门即有公交站+共享单车”的服务。
24试点打造校园绿色出行服务品牌 全区小学推广校车接送服务,全区中学推广定制公交服务。
25完善立体过街设施完善映月新城、三龙湾等重点片区及主干道的18座人行天桥建设。
推广高智慧交通技术应用
26试点智慧大道建设加快三龙湾大道及相连道路综合提升工程(智慧工程)建设。
27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建立交通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28推动交通数据共享应用常态化开展南海区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分析及综合交通年度发展报告编制工作。
29升级路内停车收费系统推动各镇(街道)建设智能停车收费系统。
30提升交通运行智能化管控水平在南海东、中、西三大片区试点设置干道绿波带。
31普及路口电子警察设备争取三年内覆盖全区信号灯控路口。
32建设路内违停抓拍设施增设11条交通严管路。
33完善公交专用道抓拍系统增加一批公交车载及固定抓拍设备。
34加强货运交通科技治理 增设15个重要货运通道科技治超点布设。
建立高效能交通管理体系
35开展摩电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力争实现“一降、一升、一个不发生”的摩电整治目标。
36全面推广警家校护畅模式探索政府外购警家校护畅服务。
37加强占道施工管理建设南海区道路挖掘计划管理系统。
38加强事故黑点治理开展一批事故黑点的交通安全整治工作。
39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交通法制和交通拥堵综治宣传活动。
40加强规划统筹搭建南海区交通规划体系。
41
加强公共停车设施供应大力推进路外停车设施布局建设。
42全面推广路内停车收费
持续推进路内停车泊位纳入停车收费系统工作。
43发展辅助公交系统
根据需求有序推广开通校园公交、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社区公交、乡村旅游等辅助公交线路。
44推广小汽车合乘计划
出台合乘鼓励措施,鼓励小汽车合乘出行。
三招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
1
政校企三方协作定制校车运营线路
●针对学校离家较远的学生,南海区拟探索新型校车运营模式,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作体系,明确责任职责,推广校车服务。
●政府、学校、企业协同,根据全区各学校学生住家地址分布和意愿情况,共同规划校车运营线路方案,确保校车稳定运营。
2
推行“步行巴士” 打造“儿童友好路径”
●对于学校离家近的学生,选取试点学校引入“步行巴士”的新理念,打造特色“儿童友好路径”,升级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治理策略。
●“步行巴士”线路长度一般在一公里以内,沿途设置站点2~3个,由学校教师、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组成“送学小组”轮班制接送,定时定点“发车”。
●“步行巴士”线路沿途将配套打造“儿童友好路径”,包括全程彩绘喷涂标识,配套增设风雨连廊,打造儿童固定步行专用路径通道。
3
小区楼下设停靠点 提供“家门口”公交服务
●根据商业楼盘增多的实际情况,从线路优化、站点建设和候车服务等三个方面着力,发展多模式、高标准的公共交通,实现智慧化出行链条,打造“出行即服务”的公交示范社区。
●线路优化将通过对片区内部对外联系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挖潜社区内部现有的公交首末站及空置空间条件,提升公交首末站服务能力,调整公交线路,串联社区主要对外客流集中点,通过高水平的公交服务,打造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公交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