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首条低空“生命线”有望春节前开通
多个部门与深圳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珠江时报讯记者周钊泷报道12月24日,“驰骋湾区南海之道”南海区立体交通建设推进会举行,区交通部门、卫健部门以及南海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南海区区长王勇出席活动。
低空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赛道。当前,佛山市正重点布局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应用等领域,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南海区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西樵山等知名的文旅资源,具备低空经济全链条产业发展和低空综合应用场景发展的良好基础。
为抢抓发展机遇,南海积极拥抱低空经济产业,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低空起降设施规划、低空应用场景推广、医疗物资低空运输、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低空能源融合发展等领域展开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接下来,双方将以医疗物资运输低空速配作为首个合作项目。针对南海血站、疾控中心与南海各公立医疗机构存在一定距离,出行高峰期容易拥堵,地面运输耗时长、及时性较低,易耽误治疗时机等问题,南海区将开辟低空“生命线”。在经空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建立南海血站、疾控中心和东部片区相关医院之间的血液制品、检验标本、药品、耗材、免疫规划相关等医疗物资的运输配送网络,逐步形成南海区低空配送“蓝海联盟”运营一张网,保障特定医疗物资低空运输的快速、高效、安全,以满足医疗卫生机构在紧急情况下和日常的物资需求。
会议透露,南海首条医疗物资低空运输航线有望在春节前开通运营。
在逐步积累医疗物资运输低空速配和城市商圈末端配送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南海还将进一步向低空巡检、城市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拓展,逐步实现景区低空游览与载人商业飞行,积极拓展空中交通新业态,努力将南海区打造成一流的“天空之城”和“珠江西岸岭南低空经济第一区”。
面向未来,王勇提出了6个“新”:一是湾区的新格局,南海要积极顺应湾区新格局,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和要素,为产业转型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城市的新基建,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是城市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将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通过科学研究、系统规划、集中资源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城市新基建效益最大化;三是交通的新融合,南海拥有良好的道路基础,交通部门要通过道路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实现立体交通新融合,为城市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四是产业的新场景,南海将以低空运输医疗物资为起点,不断拓宽低空经济产业新场景运用;五是空间的新面貌,南海将通过绿化、美化、文化、常态化,构建桥下空间、路边、河边、街边等区域新面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六是文化的新形态,交通工具和设施是文化推广的重要载体,要通过艺术创作植入南海文化人文精神,支撑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
当日,南海还官宣启动“5+1”项目建设,着力推动“铁陆空地水”全方位发展,加大力度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项目包括南海艺术中心及周边片区既有高压线迁改工程项目、岭南路跨铁工程、南海区省道S267线桂江铁路立交桥提升改造工程、五丫口大桥主桥提升改造工程、佛山西站枢纽地下空间开发项目-西站北路绕行工程、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科创产业载体及配套基础设施水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