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集团亮相2024广州设计周
玩转绿色艺术迈向“零碳未来”

■蒙娜丽莎集团“自然的回音”主题展空间场景之一。

■氨氢零碳燃烧陶瓷薄板首次亮相。
12月6日至9日,蒙娜丽莎集团“自然的回音EchoesofNa-ture”主题展亮相2024广州设计周,发布并启用“0碳”视觉符号,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构建艺术化、绿色化的人居空间,展现建筑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
“0碳”视觉符号全球首发
“0碳”视觉符号承载了蒙娜丽莎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0”开始,打开陶瓷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限灵感与想象,同时迈向建筑陶瓷“零碳未来”,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为呼应主题和“0碳”视觉符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本届设计周上,蒙娜丽莎集团的展位搭建材料全部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绿色制造”材料,如铝型材、纱布等,以及高质量、可回收的灯光系统。此外,现场展示的岩板岛台、餐桌、边桌等均为工厂预制,现场高效组装,有效减少了噪音和粉尘污染。这不仅实现了展位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节能,也展示了蒙娜丽莎集团在零碳燃烧技术等绿色创新领域的成果。
在参展期间,蒙娜丽莎集团与意大利设计团队合作的2025年高端设计系列“無极·石界”新品首次亮相。同时,蒙娜丽莎集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合作的《蒙娜丽莎集团瓷砖色彩应用指南》正式发布。作为中国建筑陶瓷行业首个专业化色彩应用指南,它将从全新的情感角度出发,为专业设计师及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视角,以更科学的方式指导空间建材的色彩应用。
绿色智造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为本次展会的亮点之一,蒙娜丽莎集团氨氢零碳燃烧陶瓷薄板首次亮相,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和设计师的目光。
这一诞生于蒙娜丽莎集团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的新产品,使得零碳燃烧技术在陶瓷工业领域的应用从实验室走向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同时也将建筑陶瓷领域的绿色科技带入到每一位用户的生活场景,实现了“零碳”触手可及。
“艺术化营造生活美,绿色化塑造生态美,智能化构造业态美”是蒙娜丽莎集团独创并一以贯之的“三美”质量管理模式。
绿色、创新、可持续,从“0”出发的魄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定开拓和迈进,探索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这是蒙娜丽莎集团对生态环境“自然的回音”的有力回响。
打造可持续空间情绪体验
轻松愉悦的音乐、淡雅的香氛、柔和的灯光、环保咖啡的味蕾感受,这些元素融入到质感丰富、思绪自由的空间场景中。在展会现场,蒙娜丽莎集团“自然的回音”主题展通过触达五感的设计,为参观者打造立体的体验旅程,使参观者在与空间的感官互动中成为空间叙事的主角,体验到个性化的情绪感受和对主题的诠释,满足了内在的情感需求。
艺术为人类追求美好提供了想象,而科技、产业与企业,则为我们通向理想架起阶梯。
蒙娜丽莎集团所在的南海是制造业强区,也是文化艺术的繁荣之地。近年来,南海大力推进“艺企同行以文兴业”,让艺术介入城乡和产业的创新变革,在文创赋能产业升级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
蒙娜丽莎集团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之一。2024年,蒙娜丽莎集团特别建立与设计师的深度链接,既发挥制造业优势参与艺术制作呈现,也让艺术观念和潮流趋势融入企业创新。例如,在此次展会上,“自然的回音”主题展和“0碳”视觉符号,就是由蒙娜丽莎集团联袂瑞坤国际——正方良行设计首席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理事徐庆良精心打造;展位材料以设计师视角出发,精选经典石韵、波特兰洞石、奢石等系列原创设计产品,以“亲自然”的花色、质感美学设计和低碳耐用性能,构筑起无风格定义空间,实现建筑陶瓷在不同生活场景的全空间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展区的“四大情绪空间”区域联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何建成,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艺术实验室实验师孙奕周,在人居空间中融入油画、丝网版画、创意摄影、陶瓷雕塑等艺术原作。“艺术画廊”区域中,蒙娜丽莎集团大师定制艺术岩板与小幅组合瓷艺画的原作则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张杰和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
材料与艺术的结合,空间与情绪的交融,蒙娜丽莎集团以独特的设计语言,使居者与自然、空间、心灵展开对话,创造出持久的空间情绪体验。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丹丹通讯员区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