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对话”咏春
音乐剧《咏春》主创揭秘幕后创作故事

■音乐剧《咏春》剧照。(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洪晓诗通讯员南宣报道 近日,音乐剧《咏春》的主创团队接受了南海融媒记者采访,介绍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11月29日,开心麻花2024年度大戏音乐剧《咏春》将在南海首演,这不仅是一场音乐剧与中华武术碰撞融合的艺术盛宴,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咏春拳”的全新演绎与传承。
音乐剧《咏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咏春拳起源于广东佛山,陈刀荃是第九代“头人”,在第十代头人争夺战即将开始之际陷入困境——得意门生许寅虎离开师门,儿女各有他志,自己手臂旧伤复发,重重打击让他万念俱灰……音乐剧《咏春》将以真拳实脚为观众呈现咏春拳魅力,带来一场场血脉贲张、荡气回肠又百转千回的高燃现场。
■导演马达在音乐剧中融入咏春拳
音乐剧《咏春》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向观众传达怎样的情怀?
导演马达表示,该剧主要探讨的是“传与承”的问题,长辈如何把传统文化传授给年轻人,当今的年轻人又是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会慢慢地找到自己的根源,然后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是本质的所在。因此,我们希望借助传承去讲述年轻人超越自我,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故事。”
谈及音乐剧《咏春》的亮点,马达表示,音乐剧与武术相结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音乐剧中融入咏春拳这一武术元素是作品的最大亮点。“音乐中的武术是有节奏的,所以我们要真正把武术的基本逻辑学会,然后再把它拆分成舞蹈的节拍融入到音乐里面去。此外,剧中有说唱部分,演员要把注意力放在节奏上,但武术又得注重内心的节奏,对演员来说挺折磨的,我们会尽量把两者磨合,目前出来的效果挺不错的。”
■陈刀荃饰演者王靖棋创排之前来佛山采风
说到对咏春的印象,主演王靖棋表示,此前都是在影视中了解到咏春拳。“在创排之前,我们还来佛山采风,参观了祖庙、叶问纪念馆等,还去了武馆看老师傅打咏春拳,这给我后期的角色演绎带来了很多灵感和帮助。”
在王靖棋看来,音乐剧是一个多元呈现的艺术形式,不仅有唱歌、舞蹈、台词,现在还加入了武术元素,对团队来说是全新的挑战。“跳舞的节奏和打武术的节奏不太一样,我们要找到歌词中的某一个字作为节拍点去出拳,其实挺难的,但我们都攻破了。”■林芬饰演者刘乙萱把咏春拳的力度和精神打出来
演绎音乐剧《咏春》后,刘乙萱对咏春拳有了新的认识。“以前都只是从电影中看到过咏春拳,来到南海后才发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咏春拳和其他大开大合的拳种不一样,它非常内敛,练习的时候要寻找它的内劲与内核,以达到修心养性。”刘乙萱表示,非常幸运能学习咏春拳并以音乐剧的方式把它演绎出来。
刘乙萱介绍,主创们在动作编排时也花了不少心思。“编舞老师张恩淑来自韩国,她专门跟该剧的武术指导去学习武术,再把武术的元素融入舞蹈动作编排当中。当咏春拳与音乐相配合时,我们如何把动作做到整齐划一,把咏春拳的力度和精神都打出来,这非常值得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