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服务好群众喜欢来
南海持续优化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建成“1+7+N”10分钟党群服务圈

■2024年南海区党群3D马拉松(三龙湾站)活动。 ■金旗峰社区盘活社区用房,为幼儿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 ■送餐员给社区长者配餐到户。
在南海,你是否留意到,身边的党群服务中心正悄然发生变化?
11月1日,南海区党群服务中心迎来揭牌两周年。近年来,南海持续建好、用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范围涵盖了政务代办、“红色会客厅”、养老照料、儿童托育、休闲阅读、社区学院、青年夜校等,服务对象从新市民拓展到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
新空间、新服务、新气象的背后,是南海贴近党员、服务群众的用心。为打通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南海全面优化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建成了一贯到底、全面覆盖的“1+7+N”10分钟党群服务圈,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为群众“愿意来、经常来、喜欢来”的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
阵地全覆盖
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
走进位于中海万锦熙岸花园物业中心旁边的文翰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宽敞明亮的环境和特色鲜明的分区让人眼前一亮。书架上丛书满墙的党群读书吧、设施齐全的康健室、功能多样的文娱站,居民可以在这里跳舞、合唱、下棋、阅读、观影、下厨、做手工等。
桂城文翰社区2019年成立时,居民就反馈希望有一个活动场地。2021年,经过两年的筹备,文翰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启用。这里也是社区三级党建网格的重要阵地,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空间,实现家门口的零距离参与,让居民感受到“用之于民、惠从党来”,也有效激发了居民的责任感和“当家做主”的意识。
将服务阵地建到“家门口”,像文翰社区这样的党群活动中心在南海还有很多。这些党群服务中心不仅环境亲民舒适,内部还设有丰富的功能空间,让人感慨党群服务中心原来是可以充满惊喜的“宝藏屋”。
近年来,南海按照“全覆盖、标准化、功能齐”的理念,持续提升全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管、用水平,建成一贯到底、全面覆盖的“1+7+N”10分钟党群服务圈。在区镇两级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标准化建设了29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都设有办事大厅、办公室、会议室、党群活动室等功能场室,并结合管辖范围大、服务人口多的实际情况,向下延伸建设了1535个村民小组(住宅小区)党群服务站。
作为近距离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南海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了各级各部门的政务资源和服务资源,让群众在中心能够办成事、有获得感。例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配备24小时政务服务一体机,并推行一窗通办、政务代办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办理社保、医保、民政、就业等81项政务事项;以“公益+低偿”的形式重点为长者和幼儿提供照料服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全区共建成232个社区幸福院、157个长者饭堂,并开设了一批四点半学堂和小候鸟驿站。例如,丹灶西联社区长者饭堂为社区70岁以上的长者提供全覆盖上门送餐服务;里水金旗峰社区盘活社区用房,为110名幼儿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南海区镇两级还在人流密集的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行业领域建设了34个党群服务中心(站),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提供一个“累了能歇脚、饭凉能加热、闲时能充电、心烦能倾诉”的温馨“港湾”。
作为佛山首个行业领域的党群服务中心,狮山网约车党群服务中心设有6个功能区,提供就餐、洗车、充电等20项服务;大沥凤池社区慈善基金面向村民和新市民提供均等化的综合救助、奖教奖学,累计向新市民发放慈善资金61万元,让新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服务。
沟通有平台
邻里中心“熟人好说话”
社区养狗问题、小区停车难、老旧小区外墙剥落……这些问题曾是大沥沥雄社区居民的普遍困扰。该社区是一个融合了老旧小区和新建住宅小区的综合型社区。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新入住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大幅增加,各种利益诉求也不断涌现。
如何找到治理的“金钥匙”?在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工作推动下,沥雄社区建立网上市民议事厅,让市民在“云端”就能探讨解决烦心事。在此基础上,沥雄社区不断拓展服务阵地,把社区党群服务延伸到每个小区,通过“红色会客厅”线下议事,引导市民走出“小家”共建“大家”。目前,该社区已建成“1+N”10分钟党群服务圈,邻里关系更加融洽,社区氛围也更加温馨。
沥雄社区的实践探索,成为南海拓展基层党建阵地建设,构建有社气社品现代社区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南海深入实施“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将遍布城乡的党群服务中心(站)打造成现代社区的“榕树头”,通过“一盏茶,一份报”的形式,拉近党员和居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充分发动和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
各社区党组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街坊议事会、楼长联席会、网上议事厅等,定期组织治理骨干、物业代表、辖区党组织负责人开展议事协商,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的具体事项。
据统计,通过群众推荐、社区党组织集体研究、楼道会议表决,全区已发掘出6191名楼长、巷长、街长,代表居民参与议事协商。
对于社区公共事务之外的居民矛盾纠纷,推动区、镇两级调解中心专家进驻党群服务中心,强化邻里中心“熟人好说话”的功能,大力支持治理骨干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争取问题就地化解。例如,桂城同德社区以老党员、老干部为主建立“和事佬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42宗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节目更丰富
活动中心“群众愿意来”
走进位于三龙湾科技城中央科创区的南海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经常举行政策宣讲、职场成长培训、节日主题党群活动,还设有电影院、网红书店、创业直播间……服务项目日渐丰富,服务场景愈发多元,时尚、贴心的程度超乎想象。
“党支部组织生活馆的环境这么好,我们支部可以来这里开组织生活会吗?”“我们怎么才能参与到你们举办的讲座?”在南海区党群服务中心,经常有党员、企业和群众前来咨询各种党建问题,并表示想参与活动。
这座建筑面积达2680平方米的红色阵地内,设有党建领航厅、党支部组织生活馆、企业服务厅、活力团建室、民情茶话室等10个党群服务功能场室,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党建学习、企业发展、职场赋能、人才团建等服务。在这里举办的党课、读书会、职场成长培训、红色观影等活动形式多样,打破了常规,为严肃的政治生活注入了新意和活力。
在解答好、服务好党员群众的同时,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运营两年来,这里已成为服务全区党员群众的坚强阵地和温馨家园。“党员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希望将中心建成党员群众愿意来、经常来、喜欢来的地方。”南海区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窗口,南海正全面统筹面向群众的活动场所和各级投放的活动资源,为党员群众提供多样化、精准化服务,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
一方面,积极开展普及型社区教育,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打造社区学院、青年夜校等活动品牌,开设技能培训、兴趣发展和专题教育等4184门课程,吸引了15.4万人次参与。例如,里水海南洲社区整合政府部门、辖区商圈等23家合作单位资源,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打造新生力学堂、善治学堂、书香学堂、亲子学堂、文化学堂“五个学堂”。
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村(社区)群众需求,设置了歌唱舞蹈室、儿童活动室、多功能教室等综合场室。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先后孵化超过5000个群众兴趣组织,每年举办超过2000场社区文体活动。同时,党群服务中心利用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策划开展百家宴、千叟宴等邻里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社区氛围。例如,九江儒林社区孵化儒林街坊舞蹈队、合唱队、春风曲艺社等8个兴趣组织,每年吸引超1万人次参与。
数据显示,近年来,南海各镇(街道)、村(社区)、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站)投放政策直播、文化服务、医疗服务等各类资源,累计服务党员群众超300万人次。
从提供服务到促进融合,从享受服务到自我服务,再到志愿服务他人……如今,在南海,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站)活动中心功能不断丰富,成为了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
以村(社区)为单位,普遍组建了党群志愿服务队,发挥志愿者特长,开展歌舞、书画、体育教学等活动,实现居民自我服务。例如,西樵樵园社区大学生青年义教志愿服务队每年为社区儿童举办公益夏令营活动。此外,各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通过“村居吹哨、部门报到”、机关企事业“双报到”等方式,统筹市、区、镇下沉资源,开展特色党群志愿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爱心义诊等专业服务,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数读南海党群服务
标准化建设29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下延伸建设1535个村民小组(住宅小区)党群服务站
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24小时政务服务一体机,群众“足不出村”可办理社保、医保、民政、就业等81项政务事项
建成232个社区幸福院、157个长者饭堂
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行业领域建设34个党群服务中心(站)
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技能培训、兴趣发展和专题教育等4184门课程,吸引了15.4万人次参与
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先后孵化超过5000个群众兴趣组织,每年举办超过2000场社区文体活动
累计服务党员群众超300万人次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柯凌娜通讯员基石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