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往创新村游添彩

扫码看罗行社区蝶变

扫码看南海大地艺术节亮点
网闻南海当红不让 第139期
在南海这片热土上,乡村文化的振兴之旅正缓缓展开。丹灶罗行艺术墟以常态化运营打造乡村文化新地标,每月主题墟日引领艺术潮流;“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人民日报点赞罗行社区,用艺术助力乡村蝶变。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即将开幕,多元化艺术体验展现乡村新颜。
南海的乡村,正以文化的力量,编织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绘制着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出圈
罗行艺术墟成乡创新热土
事件回顾
10月15日起,丹灶罗行艺术墟实行常态化开放运营,将每月策划一次主题墟日,提供主题性的艺术内容增量更新。10月16日,《人民日报》以《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为题,关注报道罗行社区正在经历的变化,以及这些蝶变给它带来的发展潜力。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造型艺术家、舞蹈家、戏剧人、陶瓷学者……过去几个月,文化产业特派员们住进村里,收集老物件、学习新手艺,布置艺术展览、编排戏剧演出,将罗行社区变成一座露天的美术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市集。游客增加的同时,也有更多乡村创客到来,新空间、新业态在老街巷中孕育生长。一头连着乡土中国的根基,一头连着未来乡村的样貌。罗行社区的蝶变,让我们看到了艺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潜力。
南方日报:得益于丹灶率先实施文产特派员制度,一些优秀的艺术家、文创人成为扎根丹灶乡土的文产特派员,他们发挥个人影响力,引来众多国内外艺术家和文创人来到罗行进行在地创作和创业,这为罗行艺术墟的营造及“墟游记”的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羊城派:此次罗行墟除了吸引艺术家进驻,罗行本地居民也由“看客”变成“主角”。出空间、出物料、出水、出电、出人力……让艺术家们想不到的是,罗行本地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并积极和他们交流互动。8天36场的艺术演出,有15场都是由艺术家与本地居民共创完成,16家艺术家工作坊以社区为中心,带动社群广泛参与。
网友声音
@mxjun:艺术家和本地居民的互动太有爱了。
@路路通:罗行艺术墟只是开始,期待更多乡土文化的无限可能。
时报微点评
今年,丹灶抛出了“乡创计划2024”,提出要以“文产特派员制度”为抓手繁荣人文经济。而罗行艺术墟的打造,就是丹灶开展乡创实践的第一站。罗行艺术墟常态化开放运营,让人文要素成为丹灶解决乡村发展的一个方法,为未来的南海乡创乃至中国乡创打造了一个新样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开票
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邀您漫游“水係南海”
事件回顾
10月15日,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早鸟票开售。本届艺术节展期为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2月12日,市民游客购买门票即可获“艺术节护照”,凭借该护照即可寻找艺术坐标,漫游在十大艺术区域。
媒体聚焦
南方+:自举办第一届艺术节以来,艺术节致力于讲好南海故事、扩大城市影响、激活边际效益,服务于城乡发展。经过三年的持续耕耘,艺术节已积累良好的口碑与在地发展实际成效,举办地南海也一跃成为《国家地理》杂志2023年度全球26个必游地。
信息时报:艺术节将以“跳村游”的方式,将10个艺术区域串点连线组合为5条艺术线路,并在其中包含了4段水上艺术游线(艺术龙船+艺术画坊),同时与“水上南海”水交通线路规划进行叠加设计,突出重点体验段,为观众游客增强风土接触、提升观览体验。
新快报:因循大地艺术节的理念,为促进跨领域交流和多维对话,本届艺术节的创作者身份将更加多元,不但在泛艺术领域继续拓宽,还连接扩展至科学与社会研究范畴。参加者涵盖当代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音乐家、舞蹈家、表演艺术家、漫画家、插画师、摄影师、作家、媒体人、文化学者等。
网友声音
@疆:展期延长到明年2月,这下不用担心没时间去了。
@小鱼儿:水上艺术游线,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时报微点评
展期的延长、艺术区域的拓展,以及多元化的创作者身份,都体现了艺术节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总体来看,本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在传承首届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艺术品质和观众体验,为推动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这场艺术节能成为市民游客秋冬季节的文化盛宴,也为南海的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一周网闻
打卡秋日花海
事件回顾
初秋的晴日里,丹灶翰林湖农业公园的粉黛乱子草、硫华菊、异木棉已燃情盛放,快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邂逅繁花锦簇吧!
网友声音
@仰望星空:希望拍照的市民游客都可以爱护这片美景。
@道宇:周末去看了,真的很好看,入场还免费,真香!
时报微点评
硫华菊、粉黛乱子草、异木棉最佳观赏时间为10月。如今,步入翰林湖农业公园便是一望无际的草长莺飞之景,盛放的硫华菊唯美醉人,广袤的大地像镀上了一层金黄色。远处是满树缤纷的异木棉,随意定格,都可收获丹灶秋日限定氛围大片。
长者逛吃有地图
事件回顾
日前,大沥推出长者助餐地图,将现有的长者助餐点及周边的传统古建筑、城市公园、休闲观光景点、网红打卡点、大型商圈等串连起来,打造16条特色“逛吃”路线。
网友声音
@静静:老年人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丰富生活了!为大沥的贴心服务点赞!
@Lori:作为年轻人,我也想去体验一下这些特色路线。
时报微点评
这份贴心的长者助餐地图,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问题,还巧妙地将美食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为长者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这种创新举措体现了对老年人生活的关心和重视,让长者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