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 10项目斩获省科学技术奖
获奖数量全市第一,进一步彰显科创实力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美慈通讯员李婧潼报道10月17日,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南海区获奖项目共10项,包括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获奖数量全市第一。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是全省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近五年来,南海企事业单位的获奖状况展现出一条快速上扬的曲线。由南海牵头、参与的获奖项目数量,从2018年4项增长到2023年10项。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由区内企事业单位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共有4个,较2022年增加2个,展现出南海企业强劲的科创能力,更进一步彰显南海的科创实力。
从获奖项目领域看,南海此次获奖的项目不仅集中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三高四新”产业领域,如广东佛智芯微电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参与的“电子器件高密度封装的微细阵列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复杂海况下油电混合式高可靠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也有对铝合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注,如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的“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彰显了南海蓬勃的产业发展活力。
此外,获奖名单中,启明光大、中科安齿、佛智芯等5家南海区人才团队大放异彩,为南海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企业创新能力卓越,创新主体作用突出,是南海区域创新体系的一大鲜明特色。细数10个获奖项目,几乎都有企业牵头或者参与其中,显现了南海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切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积极成效。
另外,作为南海重大战略科技力量,科创平台也贡献了多个获奖项目。如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与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牵头的“高节拍灵巧双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季华实验室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实施的“印刷型高介电氧化物显示材料与技术”项目分别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次南海获奖数量领跑全市也绝非偶然,背后是南海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实践和探索。一直以来,南海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动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投入科技创新领域,在基础研究、人才团队引育及创新创业项目扶持等方面苦下功夫,科技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产业创新优势明显、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协同创新作用突出等特点都为南海的科技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在斩获省级奖项之后,南海科技创新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承担着更多的使命、履行着更多的责任。接下来,南海将围绕“科创二十条”,持续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壮大高水平企业创新主体,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营造超一流科创生态,深入推进科创平台、企业协同创新,全方位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全力推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打造出更多令人瞩目的“出圈”成果,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全力以赴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奏响更多嘹亮的“南海强音”。
南海获奖项目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电子器件高密度封装的微细阵列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
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
●高节拍灵巧双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复杂海况下油电混合式高可靠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
●口腔植入物增减材制造工艺及其融合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新型高效晶硅太阳电池配套浆料研发及产业化
●高性能功能化包装膜共挤吹塑先进装备研发与应用●虚实交互驱动的无人机变负载智能飞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产数控装备使能数据防护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印刷型高介电氧化物显示材料与技术
●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