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10月1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将在10月25日完成批量调整
    • 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 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促改革
    • 南海 10项目斩获省科学技术奖
    •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 我国将新增实施百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 啤酒节音乐节邂逅南海“夜精彩”

    第A02版:经济

    • “桂城有活力,企业有底气”

    第A03版:要闻

    • 传授导赏“干货”讲好九江故事
    • 拒绝分光吃光每年提留集体收入再发展
    • 3年审结案件标的额超 15亿元
    • 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复明手术
    • “躺平”用气一租户被罚

    第A04版:镇街

    • 提速数字化转型“会长”赴华为“取经”
    • 凝聚“微”力量社区焕新“颜”
    • 线上诈骗+线下取现当心这类新型诈骗
    • 传经验讲方法提升婚调技巧
    • 一批精神残疾人士获赠智能阅读器

    第A05版:教育

    • 大沥迈入体育教育特色化、品牌化新阶段
    • 48人次打破 34项纪录
    • 名师团队进校园督导把脉促发展
    • 亲子齐学扎染感受非遗魅力
    • p37

    第A06版:要闻

    • 玩转南海邂逅“夜精彩”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统一换发人员名单公示
    • p68

    第A07版:网红

    • 乡往创新村游添彩
    • 佛山市都程纺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信息公开
    • p65

    第A08版:视野

    • 第三方测评可信吗?小心“种草”变“挖坑”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3:要闻

丹灶镇罗行社区杜家经济社用20年“熬”出来的“发家致富经”——

拒绝分光吃光每年提留集体收入再发展

2024年10月18日

■罗行杜家经济社的现代化工业厂房。

寓意丰收的秋日,金灿灿的阳光洒落在丹灶镇罗行社区杜家经济社。

在杜家东坑工业区,一栋崭新的四层现代工业厂房成功出租投用,这是杜家经济社耗资1600万元新建设的物业厂房。为何杜家经济社能拿出这么多资金建设厂房物业?

二十年前,杜家经济社集体总收入不超50万元,二十年后,为什么能达到1300万元?其背后有杜家经济社用二十年“熬”出来的一套发家致富经。

提留集体收入勒紧裤头做大“蛋糕”

从丹金大道驱车驶入罗行杜家经济社,沿途可见沙心工业区、高田工业区、东坑工业区“三足鼎立”,形成了罗行工企商贸发达的繁荣片区。这些都是杜家经济社二十年来建设起来的“物业王国”,面积合计200多亩。这一“版图”仍在不断扩张,2022年又斥资1600万元新建一栋现代工业厂房。

2022年,杜家经济社集体总收入约1300万元,如果分红全部分完,每个股民可分得17000元左右。但为了新厂房物业的落成攻坚,当年分红每人仅8000元,提留超50%的集体收入全部“砸”进厂房物业的建设。

土地出租无需成本,同样有收益,为何舍近求远,舍易求难?杜家经济社村民的心中自有一盘经济账:相对于土地出租,物业出租收益更高,长期高收益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物业建设也不断向高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只有土地、物业两手抓,才能不被承租方“掐脖子”,牢牢掌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从效益最大化和长远发展考虑,必须走物业建设的路子。那建设资金从哪来?只能控制分红,提留集体收入作为发展资金。”罗行社区党委书记杜瑞泉表示,勒紧裤头,也要把集体收入的“蛋糕”做大,已经成了罗行杜家全体村民的共识。

锚定方向这一干就是20年。杜家经济社的物业从无到有,不断增多,年出租率达99.5%,集体收入年年递增,从不足50万元到2022年的1300万元,村民的荷包鼓了,人心稳了,信心足了,发展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全体村民每年支持配合提留集体收入,甚至自筹资金凝心聚力推动集体物业建设。

近年,区镇两级实施集体经济组织“分六留四”模式,这从正面“回答”了杜家经济社20年来“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路子走对了。

扮靓乡村既有“里子”也有“面子”

“经济好,环境美,现在住在村里,比住城市楼盘舒服。”每天晚饭后,罗行杜家村民昌叔就迫不及待地到家门口的滨水绿道散步。他感叹,近几年,村容村貌一年一变样。

“集体收入高了,村民荷包涨了,生活环境也要跟上来。”杜家经济社社长杜仲彬介绍,经济社用集体收入提留的资金改善村容村貌,近五年来累计投入近千万元。其中投入近400万元建设镇级乡村振兴示范经济社,提升村口景观,拓宽村道,改造停车场、篮球场、公厕,修建一河两岸、滨水游步道……打造出一条传承杜家历史文化,展现新时代生态农村特色的环形景观游历路线。

“分红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靓,福利也越来越好。”村民森伯介绍,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年多发1000元慰问金,加上分红,足够日常花销,还能每日叹“一盅两件”。回首过往,他表示,早些年的“勒紧裤头”换来如今的幸福生活,值了!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志华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志华陈业北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