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公布非遗传承人年度评估结果
大沥3人获评优秀

■邵钜熙(图中白发者)与盐步老龙一同到广州泮塘“探契仔”。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翠贞通讯员阎思彤报道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公布了非遗传承人年度评估结果。佛山共有5名非遗传承人登上优秀名单,其中有三人来自大沥。
在文化和旅游部通报的2023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情况中,佛山2人获评优秀,其中一人为狮舞(广东醒狮)传承人黄钦添。而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通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度履职评估工作情况中,佛山3人获评优秀,其中两人分别为藤编(大沥)传承人梁灿尧以及端午节(盐步老龙礼俗)传承人邵钜熙。
现任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佛山市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会长的黄钦添,在2018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1996年组建南海市武术龙狮团至今,他已培养醒狮技艺传承人超过千人,在广东醒狮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品牌打造方面不遗余力。
自从成为藤编(大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后,梁灿尧牢记自己的使命,积极参加各种非遗宣传活动,开展藤编技艺教学体验课程,为群众介绍藤编(大沥)项目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他也认真思考藤编(大沥)项目产品的创新与创作,将新的设计、材料、元素与传统藤编进行融合,让老技艺焕发新光彩。
邵钜熙成为省级项目“端午节(盐步老龙礼俗)”代表性传承人后,为弘扬盐步老龙文化礼俗身体力行,积极地扩大授徒范围和开展传承活动,通过在盐步老龙传习所讲授盐步老龙文化、推动老龙文化进校园和通过媒体等多种方式,积极传承盐步老龙文化礼俗、弘扬盐步老龙精神。
位于珠三角腹地的大沥镇,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自2007年开始,大沥镇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挖掘、搜集、整理镇内的非遗项目,分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目前,大沥拥有藤编、醒狮、盐步老龙礼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4个、区级6个;全镇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人、市级9人、区级16人。近年来,大沥一直在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努力探索,找出一条具有大沥特色的道路,坚持以创新的方式传承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