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10月1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
    • 多方协作加速征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始售票
    • 年收入10万元以下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 南海新增投放50辆氢能源公交
    • 南企够抢眼广交会上揽客忙
    • 市民够热心文明集市人气旺

    第A02版:经济

    • 南企亮相广交会接待客商忙不停
    • 沿链聚合组链成群铸就“中国氢能产业之都”
    • 南海新生代企业家加速拥抱数字经济
    • 走进数字化车间学降本增效秘诀

    第A03版:要闻

    • 灭蚊消杀齐行动全力防控登革热
    • 26项“南海制造”入选“佛山标准”
    • 碰撞思维火花激发奋进力量
    • 佛山居民医保开始参保申报
    • 这项国家级网球赛11月在佛山打响

    第A04版:要闻

    • 赶人间烟火大集赴文明实践盛宴
    • 书法讲座进校园翰墨飘香润师生
    • p20

    第A05版:镇街

    • 深入乡村看振兴拿起船桨扒龙舟
    • 8支球队联袂献上足球盛宴
    • 专家传经送宝助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
    • 党建引领“她力量”巾帼奋进绽芳华
    • 赛龙舟办晚宴敬老活动欢乐多

    第A06版:镇街

    • 兜牢民生底线诠释“桂”在温暖
    • 学子创作手工品传播中医药文化
    • “炒股大师”带你赚大钱?当心落入“李鬼”软件陷阱
    • p49

    第A07版:视野

    • 代下单服务兴起谨防“馅饼”变陷阱
    • 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关于涉案保证金处理的公告

    第A08版:天下

    • 2050年成为世界空间科学强国
    • 买车易、修车难新能源车问题凸显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2:经济

沿链聚合组链成群铸就“中国氢能产业之都”

南海汇聚氢能领域各类企业和机构154家,计划投资规模超60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千亿元

2024年10月16日

■南海累计投放150辆氢能公交车,服务区域覆盖南海7个镇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章佳琳摄

自2009年起步至今,南海经过十多年的“链”式培育,已成功打造了集“制、储、运、加、用”于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南海汇聚氢能领域各类企业和机构154家,计划投资规模超60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千亿元。

作为国内唯一具备燃料电池及系统8大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环节的地区,南海荣获“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并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展望未来,南海将继续秉持“沿链聚合,组链成群”的发展理念,向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奋力迈进,书写氢能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全链条、集群式布局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集聚区

何为沿链经济?南海氢能产业给出了生动的诠释:它紧紧围绕产业链条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以此推动产业的培育和竞争力的提升。自2009年起步以来,南海氢能产业已形成明显的先发优势。目前,南海已成为全国燃料电池及系统生产企业最多的地区,落户企业和机构数量达154家,拥有9家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燃料电池及系统生产企业。

在这片热土上,众多“全国第一”“全国前三”的链主企业和领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清能股份、韵量燃料电池、爱德曼等企业在近三年内稳居全国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前五;中科嘉鸿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孙公权团队在国内唯一实现高温甲醇燃料电池动力电源技术产业化的企业;鸿基创能由叶思宇院士领衔,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膜电极生产企业;康明斯则拥有全球技术领先的质子膜电解水装备生产技术。

在汽车整车环节,飞驰汽车连续三年位居燃料电池重型车总销量国内同行业第一,其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2024年9月,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荣获广东省工信厅颁发的“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凸显了其在行业中的卓越地位。

在质子交换膜、碳纸等核心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方面,南海氢能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项目的落户,加速了这些材料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国电投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碳纸,填补了燃料电池和制氢设备材料级自主化道路上的最后空白,实现了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自主可控。

同时,济平新能源作为南海氢能产业的另一颗璀璨明珠,其生产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已实现应用场景的全覆盖。截至2024年中,全国已有3180辆各类车辆应用了济平燃料电池催化剂,28种电堆型号通过了工信部车辆检测,51款车型列入工信部车辆公告,涵盖了重卡、冷链车、叉车、渣土车、公交车、洒水车、清扫车、垃圾车等多种工况的氢能车辆。

2024年9月,清能股份总部的入驻,为南海氢能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清能股份自主研发的多层增强AEM膜,以其优异的传导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为新一代AEM电解制氢设备的大规模商业化发展及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是南海“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通过打通从上游制氢储氢企业,到中游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模块生产厂商,再到下游整车企业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氢能产业发展集聚区。

这种全链条、集群式发展的布局模式,不仅提升了南海氢能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我国在全球氢能产业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补足氢源短板昂首阔步迈向千亿集群目标

在氢能产业的发展征程中,南海不仅致力于强链延链,更将目光投向了补链之策,力求打通产业链上的每一个堵点、痛点,为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铺平道路。

氢源是氢能产业的基础,其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南海深知氢源的重要性,一直在积极探索和推进各种不同工艺和技术路线的制氢项目,以期打破氢源供应的瓶颈。

其中,南海区垃圾资源化项目的开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项目由中鹏未来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是南海首个“新环保+绿色能源”模式的项目,也是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制氢项目。项目达产后,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约500吨,每小时可产生纯度达99.97%的绿氢超9100标立方米。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将有效解决南海氢能规模化供应不足及成本较高的问题,还将实现绿色氢能的就地规模化生产。

同时,南海已经投产全国首个大规模餐厨垃圾沼气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即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加氢站项目。该项目巧妙利用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内的资源,如餐厨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沼气以及绿色工业服务中心铝灰处理项目中的富氢气体作为原料气进行制氢。按照设计,该项目将年产约2200吨氢气,显著提高南海的氢源供应量。

此外,南海还启动了煤炭超临界水气化热电联产技改项目及配套副产氢项目。该项目采用了郭烈锦院士团队多年研发的“超临界水蒸煤制氢”技术,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实现制氢。

这些制氢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补足了南海氢能产业的链条短板,还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然而,南海的雄心壮志不仅限于当前的成就。今年,南海进一步提出了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新型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并精心规划了“1357”行动计划的路线图,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1357”行动计划,南海将在7年内,分步骤、分阶段地推动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至2030年,南海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将打造成总产值超10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家的千亿产业集群。

为实现这一目标,南海将加快投产一批在建项目,加快落地一批在谈项目,并大力扶持一批优质氢能企业。同时,南海还将持续发挥其在产业链、科创平台、市场空间以及人力、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招引一批重点企业,并同步做好稳商工作。

遵循“沿链聚合”的发展理念,南海将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外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的超级市场,并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策源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年智

通讯员林澍霖郑浩佳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