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8月1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就中巴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眼谷 让智慧之光照亮南海前路
    • 美谷 抱团发展 推动美容产业再上台阶
    • 康谷 集聚资源 建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三联三合”构建健康服务新格局
    • 河湖长+河湖法官合力守护碧水清波
    • 这份约“惠”指南请您查收

    第A02版:要闻

    • 深挖资源丰富形式 确保“研”有所“学”

    第A03版:经济

    • 南海智能安全应急产业又添一家总部项目
    • 南海区纺织行业协会后整理分会成立
    • 专项整治药物残留 让市民放心吃海鲜
    • 招“同学仔”兼职大沥一企业被罚
    • p34

    第A04版:镇街

    • 青年献出创意 助力乡村振兴
    • 父辈“老本行” 干出“新花样”
    • 16支球队将奉献32场精彩赛事
    • 企业排放废气切忌“无组织”

    第A05版:镇街

    • 夕阳河边叹咖啡 享受悠闲松弛感
    • p26

    第A06版:南海玩家

    • 这份约惠指南 请您查收

    第A07版:网红

    • 全面拥抱青年 共创南海未来
    • 一周网闻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第A08版:视野

    • 带孩子骑行 “安全”要先行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许可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许可证》
  • 数字报首页

A02:要闻

政协西樵镇工委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多方聚焦“以研学实践为抓手,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主题建言献策

深挖资源丰富形式 确保“研”有所“学”

2024年08月16日

■小学生走进西樵松塘村开展研学游。(资料图片)

各方声音 ●区政协委员、西樵镇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浩森: 一方面,乡村需要涌现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富有创新性的研学项目,让孩子在研学游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乡村各级党委、政府要配套好软硬件设施,为家长及师生提供能够保障研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区政协委员、南海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组长张丽鸿: 南海中学开发“西樵山历史文化暨生态文明考察研学”特色校本课程,制定了超16公里的研学路线。目前学校已连续开展10届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也看到了研学实践带来的育人价值。

●区政协委员、西樵英才幼儿园园监陈淑敏: 研学游可以开设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增强中小学生对本土文化和历史的认同感。通过了解和体验,让中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与这片土地的紧密联系,从而更热爱本土文化。

●区政协委员、西樵镇第二小学科研副主任潘绮华: 以研学实践为重要抓手,全力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今教育发展的关键方向。建议南海中小学的校本特色建设、校本课程可加入相关的乡土教育、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

●西樵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棱: 今年南海区把乡村绿化作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研学游的形式,发动中小学生一起参与到“绿美南海”建设中,共同扮靓乡村。

●西樵镇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梁彩珠: 通过开展本土研学实践活动,能增强中小学生的乡土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研学游作为“行走的课堂”,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假期里让孩子背上行囊来一场研学之旅,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近年来,南海也掀起了一股研学热,越来越受到家长的追捧,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西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具有推进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基础条件。8月15日上午,政协西樵镇工作委员会聚焦“以研学实践为抓手,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题,邀请政协委员、教育界人士及有关职能部门代表进行协商议政,助力西樵打造研学小镇,建设南海乡土教育品牌试点,打造佛山西教育高地的新起点。

深挖特色资源打造“户外大课堂”

搭乘“樵湖十八曲”游船,环览听音湖风光,“解锁”南海大地艺术节特色项目;探访飞鸿馆南武堂,通过“黑科技”了解佛山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影响;沿自然教育步径登上西樵山,体验自然乡土植物多样性,遍览万亩桑基鱼塘风光……近两年,西樵逐渐成为南海热门的研学实践地。这些研学线路,是西樵立足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脉资源,打造宜学宜游宜玩研学小镇的新抓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区政协委员、西樵镇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浩森十分关注研学游。他认为,开展传统文化研学是当前培养中小学生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校内学习时间过长,适当组织户外研学实践活动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西樵镇以西樵山为核,以桑园围水系为脉,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打造‘户外大课堂’。”黄浩森介绍,2023年西樵镇启动打造“研学小镇”品牌。目前,西樵以乡土教育为切入点,借助西樵深厚的历史文化,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研学实践路径。

西樵镇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梁彩珠介绍,西樵着眼“吃住行游玩购”六要素,保护、宣传、利用好文旅、研学、生态、教育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古村文化、休闲体育、现代渔业、纺织服饰和影视等主题多样、形式丰富的研学游产品,推进“农文旅体教”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以宜学宜游宜玩为目标打造研学小镇。

事实上,西樵早早就开始探索研学游模式。2015年,南海中学着手开发“西樵山历史文化暨生态文明考察研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制定了超16公里的研学路线。

“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满满,既学到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还磨练了意志。”区政协委员、南海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组长张丽鸿谈到,目前学校已连续开展10届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也看到了研学实践带来的育人价值。

立足资源禀赋,西樵在发展研学方面实力不凡,拥有“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等称号。在黄浩森看来,西樵发展研学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期待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参与进来,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对乡土人情和自然环境的热情,成为南海研学教育品牌的传播者。

研学要真“研”真“学”

目前,国内不少研学游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研学团的‘里子’与外表相差甚远,有的‘只游不学’,成了带着孩子观光、打卡、拍照的‘走马观花’式旅行团。”西樵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棱说。

“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区政协委员、西樵英才幼儿园园监陈淑敏认为,开展研学实践,要扎根本土历史文化,西樵拥有优势资源。目前,西樵各学校也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融入本土特色文化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

在文化传承方面,西樵英才幼儿园持续开设幼儿陶艺特色课程,经过超十年的探索,荣获佛山市首批陶艺特色学校的称号。另外,在幼儿体能发展和武术教育传承方面,该幼儿园希望以此培养孩子们坚毅的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打造研学课堂,不仅可以游览景点,还可以通过一些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增强中小学生的获得感。”在陈淑敏看来,研学游开设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可以增强中小学生对本土文化和历史的认同感,通过了解和体验,感受到自己与这片土地的紧密联系,从而更热爱本土文化。

区政协委员、西樵镇第二小学科研副主任潘绮华提出,以研学实践为重要抓手,全力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今教育发展的关键方向。她建议,南海中小学的校本特色建设、校本课程可加入相关的乡土教育、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

西樵研学实践如何真“研”真“学”?潘绮华从五方面提出建议:一是丰富研学活动内容与形式;二是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或讲解员;三是校内外多方联动;四是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五是注重安全保障,确保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让南海“研学热”继续热下去

“组织25万名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是南海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如何才能让参与者在西樵学得好、玩得好,让南海“研学热”继续热下去?

结合当前的重点工作,陈志棱谈到,今年南海区把乡村绿化作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研学游的形式,发动中小学生一起参与到“绿美南海”建设中,共同扮靓乡村,“研学游不能仅是单向的灌输,我们希望能够加强互动式探索,营造更浓厚的户外乡村研学氛围。”

研学游,“游”是形式,“研”有所“学”才是关键。黄浩森建议,一方面,乡村需要涌现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富有创新性的研学项目,让孩子在研学游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在充实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同时,赋能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面对研学游市场的如火如荼,乡村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敏锐地洞察“先机”,适时配套好软硬件设施,为家长及师生提供能够保障研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让研学游与当地经济“携手共进”。

在梁彩珠看来,通过开展本土研学实践活动,能增强中小学生的乡土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政协西樵镇工作委员会主任麦志成表示,目前西樵镇正全力打造“研学小镇”,基于此,政协西樵镇工委会以“研学实践为抓手,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协商议政活动。他希望政协委员们继续建言献策,为全镇、全区的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提出宝贵意见,为西樵镇“研学小镇”建设添砖加瓦。

边走边学、边学边悟,寓教于乐、融学于趣,让旅程变课程,让自然和社会成为课堂,研学打开的正是实践教育这扇窗。南海研学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方能使研学之旅真正成为锻炼孩子能力、促进孩子成长的美好体验。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柯凌娜通讯员麦盛彬潘健安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梓泓韩贝特(署名除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