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吃谷 一边痛
年轻人刮起“谷子风”,带动二次元周边消费增长,为商圈经济带来新活力
本届巴黎奥运会,00后小将扛起了争金夺银的大旗。赛场下面,00后的松弛感也引发热议,“全红婵跳水痛包”“全红婵到底买了多少乌龟”“潘展乐有自己的痛床”等话题登上热搜。
什么是“痛文化”?杭州二次元爱好者潘桑用大白话表示:“就是用喜爱的动漫周边来做装饰,装饰的东西多种多样。包、车子、房间都能成为‘痛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是万物可‘痛’。”
“痛文化”的主力来自“谷圈”,也就是那些热衷购买动漫周边的二次元爱好者。今年以来,二次元圈层中的“谷子”爆火,成为业内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吃谷”不仅成为年轻人为快乐买单的一种生活方式,还带动二次元周边的消费增长,让谷子店成为新的旅游地标,为商圈经济带来新活力。
情绪价值
年轻人刮起"谷子风"乐意为快乐买单
尽管谷子的种类众多,但其用料成本较低,大多为亚克力、激光卡纸、铁片等材料。巴掌大的一块塑料杯垫,售价能高达48元。然而,如此高价并不妨碍谷圈消费者们剁手。
00后大学生小陈是一名吃谷达人。“之前为了一块徽章蹲守了两天等上货,结果下单慢了一步没买成。”他介绍,这样的情况在谷圈早已见怪不怪,“对大部分吃谷人来说,谷子承载着许多情绪价值,不论是线上线下,大家都乐意买单。”小陈说,自己更乐意在线下吃谷,“当看到线下商店摆放整齐的谷子,那种满足感是线上图片介绍无法相比的。即便线下价格相对高一些,也心甘情愿掏腰包。”
为何年轻人喜欢“谷子”呢?“谷子”文化的出现带着时代的印记,反映了新时代年轻群体的需求——渴望被理解、追求新鲜事物、展现自我观点、寻求认可。
丰泽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老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杨梓榆表示,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心理阶段,向外寻求自我价值和他人认同的时期。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谷子”作为二次元文化的延伸,无论是动漫人物、游戏角色还是故事情节,作品所呈现的人物设定以及故事内核是相对稳定且较为完美的,这容易让青少年“心动”。
杨梓榆介绍,“谷子”是二次元从二维空间转到三维空间,从扁平的人物转为具体的、可触碰的真实物件。它作为一种媒介,既投射了青少年内在的个性特点和爱好兴趣,也连接了具有共性的群体。“它的随身携带性让年轻人随时随地感受到喜爱人物的陪伴,在学习的间隙、工作的压力中获得一丝动力。”
谷子在满足消费者们的情绪价值的同时,也创造出多元化的社交场景。比如,当抽盲盒属性的谷子非心中所爱,可将其留在货架上等待“有缘人”交换。当谷友将喜欢的动漫徽章佩戴在身上,也可能会有志同道合的谷友主动搭讪聊天……这些小众的交友方式,“谷圈”消费者们乐此不疲地进行着。
业内人士表示,在未来,“谷圈”文化或将越来越丰富,覆盖面也将更加广泛,“因为它能抓住年轻群体的心。”
消费群体
不只有年轻人父母也会来“吃谷”
“吃谷”的人群不仅庞大,而且年龄跨度也很大。朱桂今年38岁,身为资深二次元人士的她,对很多亚文化群体都有深入了解,人到中年的她因为对很多二次元角色的喜爱,也开始“吃谷”,但也担心被外人认为幼稚。
不过,前一阵,朱桂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了一帖子,帖子中询问“吃谷人”到底都是多大年纪,有一位39岁的网友跟了帖,她也终于鼓起勇气上去给这位同龄人留言并点赞。没想到,朱桂的这条回复也获得了近百条点赞,很多三十几岁的“吃谷人”像她一样跑出来认领自己的同龄人。还有一位十几岁的孩子在后面留言说,我爸四十多岁了,他也“吃谷”。
在江苏一所学校读大四的计算机系学生赵思越,就和自己的妈妈一起“买谷”。她2023年开始玩游戏《重返未来1999》,这个游戏画风精美,故事情节和人设都借鉴了神秘学和希腊神话的知识,美术上也有着古典式的审美,非常吸引人,她逐渐迷上了游戏中的角色“37”——一个性格独特的天才数学家女孩。2023年,“37”这个角色出了一个漂亮的周边产品,赵思越终于没忍住“入坑”了。后来,她甚至曾经花过上千元,去二手市场上收购了一盒“吧唧”——平均下来一个要140多元。后来,她把其中一些“吧唧”在网上卖掉,还赚到了一些钱。
一开始,赵思越的妈妈并不理解,为什么女儿手中那个印着精美图案的“铁片”要卖这么贵。于是,她问女儿,铁片上画的小女孩到底是谁,游戏里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很快,妈妈也喜欢上了这个游戏的故事情节,甚至有了自己喜欢的角色。
暑假期间,走进北京王府井、西单或者崇文门的任何一家“谷子店”,都能看到全家人共同在“谷子店”打卡逛街的场景,也有很多人在网上晒过带着爸妈一起逛“谷子店”的照片。正如那些说着“我爸妈也买谷”的网友所言,这些“70后”“80后”父母本来就是中国第一代二次元消费的群体,从小看着动画、动漫长大,自然不会反对孩子也加入其中。
只要多逛几个“谷子店”,就可以看到,最受“吃谷”界人士欢迎的产品,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面向多个年龄层的倾向。在年轻人中间,国产动画片《非人哉》《罗小黑战记》,国产游戏《光与夜之恋》《未定事件簿》的人气都非常火爆。但另一面,《海贼王》《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机器猫》这些“80后”时代的经典动漫的“谷子”也常年热销。
谷子经济谷子店遍地开花二次元带活老商场
随着二次元市场的火热,“谷子经济”快速发展。在北京西单商圈,华威大厦三层潮铺街有多家人气“谷子店”,集合热门游戏和动漫IP,售卖徽章、立牌、相纸、海报等周边商品。大厦四层也推出了“元漫二次元市集”,一到周末这里便聚集了来“吃谷”的二次元爱好者。
在北京王府井商圈,喜悦商场、银泰in88也相继开出“谷子店”,一到周末各家“谷子店”人头攒动。在喜悦商场地下二层,穿过一条摆满二次元“谷子”交换摊位的通道,布谷社、甘乐屋、次元猫等几家店铺扎堆聚在一起。
不只是北京,“谷子店”的热闹景象正在全国多地上演。
位于南京东路的上海百联ZX创趣场,是国内首座二次元商业体,自去年初开业就成了二次元打卡胜地。人气背后则是实打实的销售额,根据上海市国资委公开信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百联ZX创趣场销售额达3亿元,接待顾客950万人次,会员数达20万人。转型二次元后,商场的客流量最高时增长了十倍左右。
今年上半年,湖滨88、湖滨银泰in77与工联CC等人流量较为密集的杭州老字号商圈,也不约而同地引入了以二次元为主的新兴业态,旨在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武汉X118、成都天府红、重庆方圆LIVE等类似商业空间也纷纷跟进,泛二次元线下商业风潮迅速在一二线城市蔓延开来。
随着“吃谷”的兴起,中国很多城市的谷店正在重新定义商场和商区,甚至成为新的旅游地标。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谷子店”具有社群化倾向,这一消费过程不仅是购买商品,也是相同爱好者交流的过程和场景,因此商场布局“谷子店”能够提升购物中心的客流量。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谷子店”对商场客流量有显著的带动作用,独特的商品和氛围在带动“谷子店”消费的同时,也会间接带动其他类型店铺的消费。
从更广义的视角来看,谷子承载的不只是消费者片刻的情绪价值,也不只是千亿级别的市场和“老商场起死回生的秘密”,而同样可以提供一些文化传播方面的先行经验。对于一个ip来说,内容当然是核心竞争力,而在它的下游,文化产品的生产链条越完整、越能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种文化也就越有成为“流行”的可能。
新词释义
谷子
即“Goods”商品的谐音,指与动漫、游戏、小说、特摄、偶像等版权作品相关的周边商品,包括但不限于立牌、徽章、挂件等,形式多样,既有个性也有收藏性。
吃谷
谷圈特指收集ACG(动画、漫画、游戏的统称)周边产品的群体,而购买、收藏“谷子”的行为被称为“吃谷”。
痛包
“痛”在日语中有“特别执着于某些事物”的意思,“痛包”是用大量周边装饰的包包,比较常见的是用吧唧(徽章)来装饰。被奥运冠军全红婵数次“带货”的,就有这样的“痛包”。
数读二次元经济
●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二次元”行业规模增长27.6%,达到2219亿元。
●据《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数据,2023年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达4.9亿人,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达1.2亿人。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4月23日,全国范围内“谷子店”搜索词同比增长8227.2%,“谷子”相关评论量同比增速451.5%,点评条数同比增速544.4%。
建议
警惕沉迷理性“吃谷”
●针对未成年人“吃谷”的现象,父母可以通过“谷子”了解孩子的喜好,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接纳,也可以侧面了解孩子的人格特点和交友情况,引导孩子理性看待二次元文化。
●讨论怎么“吃谷”,不“吃”超过经济范围的“谷子”等,都可以成为亲子沟通话题的一部分。
●家长可借此引导孩子建立合适的消费观,让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得相应的“谷子”,比如取得一定的成绩可以奖励“谷子”。
●面对喜爱之物,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要分清二次元和现实,警惕过度沉迷,合情合理地“吃谷”。
(综合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中国消费者报、经济参考报等)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