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摸清文物家底 深挖“南海宝藏”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梦灵通讯员/陈镇寰)4月1日,南海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动员部署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佛山市南海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及《宣传工作方案》。本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2023年11月起,至2026年6月结束。
会议明确,区普查领导小组将根据《实施方案》及《宣传工作方案》,建立区级普查机构,组建普查队伍,开展普查培训,规范文物信息采集,建立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同时实施分级质量管理,加强普查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追溯机制,进一步理清全区文物家底,推动文物系统性保护纵深开展。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在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查清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家底和基本情况。
此次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将分三个阶段进行。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为普查第一阶段,主要建立各级普查机构,确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发普查系统与采集软件,开展培训、试点工作。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为普查第二阶段,主要开展实地文物调查。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为普查第三阶段,主要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
普查范围包括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6个类别、63个细分类别。
普查对象包括:一是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三普”所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二是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三普”尚未登记、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和本次普查实地调研阶段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
2007年~2011年,南海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区实地勘察了1708条线索,最终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385处,极大丰富了全区文物资源家底。
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区“四普”领导小组组长方华刚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增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协同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凝聚普查合力,做到保底线、保进度、保质量、保队伍、保经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南海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把文化家底摸清楚,把南海历史讲清楚,让全区上下更有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为推进南海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海文物资源概况
目前,南海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91处,其中国家级2处(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康有为故居),省级29处,市级98处,区级和尚未核定为文保单位的共262处。呈现种类全、跨度大、亮点多3个特点。
文物种类齐全
全区文物以古建筑类为主,种类齐全,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5大类。按占比总量排名,古建筑类最多,有318处,占总数的68.53%。
年代跨度较大
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近现代,实证佛山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特别在宋以后,遗存渐多,宋代南迁遗存大量涌现。明清时期,古建筑类占绝大部分,尤其是家庙宗祠、书院等,凸显明清时期南海“首府首县”的历史地位。清代以降,革命遗迹渐多,显现南海这片土地丰富的红色记忆。
地域特色鲜明
各类宗祠占比过半、极具代表性,体现“顺德祠堂南海庙”传统;西樵山石燕岩采石场、摩崖石刻、四大书院,不枉“珠江文明的灯塔”美誉;水路埠头、窦闸、桥梁、基围等水利设施保存完好,勾勒出世界灌溉工程桑园围的宏伟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