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赤山深化“跳火光”文化内涵,激发文旅活力
一把火引来的人气与钱景
■“跳火光”习俗为赤山引来不少游客。
■今年元宵,赤山村引入特色汽车市集。
“下次市集是什么时候,我也想报名摆摊。”这两天,又有村民找到里水镇赤山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国欣,询问火光市集相关事宜。今年元宵节期间,赤山村开展“赤山818,向幸福出发”特色汽车市集活动,为25个摊主带来10万元的收入,以“火文化”谱写了绿美乡村文商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跳火光”,是赤山村延续了300多年的民俗,也是文化招牌。近年来,赤山村以“火”文化引航,持续链接各方资源,推进覆盖多群体的活动,凝聚热心村居建设的新旧赤山人,让小村有美景更有“钱景”。
活化“火”文化打造赤山文化品牌
每年元宵夜,村民都会在赤山人民会场前将准备好的干稻草堆点燃,一股青烟直上夜空,红红火焰瞬间升腾,火势最高达两米,火光映照着人们的脸庞,一片欢声笑语弥漫开来……
在里水赤山,“跳火光”活动越办越红火。从一开始的“跳火光”和醒狮表演,逐步加入了文化巡游、非遗文化展示等元素,慕名而来的游客逐年增加。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村落不是一个人的家园,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乡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赤山声名鹊起的背后,得益于里水“美村计划”的开展和田园、家园、公园“三园一体工程”,以及古村活化升级工程。
“赤山人民会场的变化是最大的。”李国欣说,这里曾是宗祠、藤编厂、鞋厂,经过外立面改造、内部装修,成了村中的文化中心。
不仅如此,赤山通过对村前旧祠堂的修复,打造村史馆、家风家训馆、名人馆等文化展馆,加大古村历史文化宣传,传扬淳朴民风,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丰富赤山人文内涵。
如今,“跳火光”习俗被列入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更多人认识到其蕴含的人文内涵,也让不少在外打拼、开枝散叶的赤山人维系着对家乡故土的深厚眷念。
以文兴业发展和美古村文旅
数据显示,近几年,赤山村元宵“跳火光”每年吸引游客1万多人次。为了把流量转化为财富,赤山村开始了村民“带货”探索之路。
今年元宵,赤山村首次引入特色汽车市集。为了凸显赤山特色,市集主打赤山三宝、里水好物、非遗文化等特色产品,让游客有得玩有得吃有得买。
“想法很美好,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李国欣说,比如用电问题,由于市集用电量大,距离市集最近的电源有200米左右,重新铺设电缆成本太高且市集效果难以预测。
如何在成本和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村居改为租赁用电设备。为避免发生意外,李国欣连续两晚现场监工,督促施工人员做好做足安全措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汽车市集备受追捧,有的摊位2天营业额突破7000元。“这对不少摊主、村民来说,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李国欣说,汽车市集的成功举办,给赤山村坚持以文兴业,发展和美古村文旅增添了更多的信心。“跳火光”是一时的,“跳火光”文化是持续的。赤山村在此基础上植入生态观光游、农耕文化体验等多元农旅业态,开发村落民宿、研学培训基地、农家乐、私房菜等“微旅游”市场。
目前,赤山村成功引入“松园小厨”餐饮业态和御笔堂儿童研学培训等项目,通过场地租赁的形式每年为赤山经济社带来30多万元的经济创收。面向未来,赤山有了新目标——乘着开发里湖新城的政策机遇,将环境建设、文化营造、历史传承、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做精做细,打造更具特色的绿美乡村。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程虹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钊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