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12月1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越文版)在越南启播
    • 南海登上全国工业百强区第六名
    • 走好全域土整“华山一条道”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起势成势
    • 南海志愿者礼遇计划上线
    •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 南海多项成果亮相展现“数治”成效
    • “有理”走遍南海真知润泽青年

    第A02版:要闻

    • 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如何走好华山一条道

    第A03版:要闻

    • 全域土整拓空间 镇街跑出加速度

    第A04版:经济

    • 全国工业百强区排第六 南海实力何来?

    第A05版:要闻

    • “有理”走遍南海 真知润泽青年
    • 企业主动配合 河岸景观恢复
    • 深夜飙车炸街?南海交警:安排
    • 南海举办培训班提升知产保护能力
    • 违反安全生产法规企业被罚13万元

    第A06版:文明佛山

    • 超71万小时!这群人让狮山更温暖
    • 孩子变身小农夫 割稻打谷挖番薯
    • 学霸分享经验亲子游玩村居
    • 南狮救援队3岁了 服务超14万小时

    第A07版:教育

    • 牢记殷殷嘱托 用心备战高考
    • 迈过成人门 走好每一步
    • 发掘劳动的乐趣
    • 助力毕业生就业

    第A08版:天下

    • 丰富产品 提升体验 扩大优惠
    • 农行南海分行:普惠金融赋能 支持科创企业加速发展
  • 数字报首页

A04:经济

全国工业百强区排第六 南海实力何来?

2023年12月12日

    ■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生产车间。

    (资料图片)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揭晓了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等系列榜单。其中,南海位居全国第6名。值得一提的是,佛山五区均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50强,成为全省唯一所有市辖区均入选工业百强区的城市。

    这份榜单是在工信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依托“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对我国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与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榜单不同,该榜单纳入了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工业强区,前六强均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证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制造业是南海最大的家当。实业为本,是南海全区上下的共识。作为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将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敢于担当,坚持制造业立区、制造业当家不动摇,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实力雄厚

    工业总产值超9000亿元拥有30个制造业大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南海因制造业而兴,制造业被誉为南海发展的根和魂。南海创造了超90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在10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占全国1/900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1/380的人口、创造了1/324的GDP、贡献了全国1/230的工业总产值。从产业结构来看,南海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制造业大区。2022年南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06.09亿元,占54%。

    从综合指标来看,2022年南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0.59亿元,各行各业发展步履稳健。

    南海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庞大。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30个,以及14个产值超200亿元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拥有规上工业企业超4000家。

    2022年,南海推出《佛山市南海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顶层设计上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个核心。按照计划,从2022年到2024年,南海将投入不低于450亿元支持工业发展,划定不少于190平方公里工业用

    地红线,支持培育万家骨干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区工业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实现工业经济数量、质量、结构“三跃升”。

    南海这座城市的血脉中,一直蕴含着“坚守实业”的基因。今年3月,南海召开2023年企业家大会,现场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推进制造业当家2023年行动计划》,重磅推出十大行动23项举措,从产业培育、人才、融资、外贸等多个维度支持制造业当家,努力当好实体经济的“守护者”。

    作为制造业大区,南海还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自2017年南海在全国率先发布“举匠令”以来,今年已是南海第4次面向全社会推选南海“大城工匠”,借此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南海大地上熠熠生辉,不断续写南海制造新荣光。

    创新引领

    突出“高、新”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新质生产力”重在“新”与“质”两方面。所谓“新”,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涉及领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是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谓“质”是指技术含量高,强调把创新驱动作为关键要素。

    惟有创新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在广东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的部署下,南海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个核心,在构建“两高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不断实干争先。

    科技创新已成为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南海建设了以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为代表的24个重点科创平台,拥有32家企业孵化器、28家众创空间,涌现了3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制造业“隐形冠军”。

    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南海紧紧围绕“两高四新”产业布局,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高新技术项目。据统计,南海已汇聚中外院士及项目32个、国家高层次人才88名、省市区创新创业团队315个;培育技能人才28.9万名、专业技术人才18.9万人。

    近年来,南海大力推动战新产业发展,“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已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值近40%。

    在战新产业培育上,南海涌现出氢能、安全应急产业等全国响当当的产业名片。南海是全国氢能产业的先行地,经过10余年的探索,已累计有国电投等超150家氢能相关企业落户,形成了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预计生产项目投资规模超60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1000亿元。

    作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南海安全应急产业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2022年南海安全应急产业规模接近500亿元。佛山南海工业园区获批全国首批、广东唯一的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综合类),引入超10个安全应急产业创新平台、超175家优质企业或人才团队。

    南海将加快打造3个新兴千亿产业集群,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强支撑。依托季华实验室打造信息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仙湖实验室打造氢能和氢氨融合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借力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依托国家级智能安全产业园打造智能安全应急千亿级产业集群。

    数智赋能

    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南海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容倍增”的同时,也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新型工业化赋能实体经济。

    坚持“项目为王”,南海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持续积蓄发展新动能。2023年1月至10月,南海共引进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7个,签约投资总额1004.73亿元,同比增长近30%,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从固定资产投资约100亿元的星源材质项目,到计划投资160亿元的一汽—大众越阶项目,再到世界500强企业青山控股集团旗下瑞浦兰钧二期项目……越来越多国内外优质项目选择南海。

    南海很多产业集群都是传统产业,或者由传统产业延伸而来。如果传统这条“腿”不能有力地迈步向前,南海高质量发展就难以行稳致远。近年来,南海从全区各镇街的12个传统产业集群切入,以转型升级构建新的发展优势。南海将加快12个传统产业转型,以培育“链主企业”为主攻方向,带动上中下游各类主体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整体转型提升。

    数智赋能,是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早在2021年,南海就提出三年时间投入65亿元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截至今年9月,南海已有超过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智化转型,占比近50%;区内已累计涌现6个国家级的示范项目、65个市级数字化工厂车间。

    中小企业是南海经济发展的的生力军,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南海,众多企业已经进入到专精特新企业梯队上来。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南海有616家企业上榜,占比51.46%。截至目前,全区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603家。与此同时,全区18家企业通过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审核,占全市的46.2%;3家企业通过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占全市的50%。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及全市占比均为五区第一。

    改革为先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制造业当家”不是一句口号。南海提出,全面推动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各类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构建制造业当家的资源配置机制。其中在供地方面,南海今年提出,确保出让国有工业用地200公顷(6000亩)以上,把土地交到实业家的手里。

    自2022年获批成为全省唯一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以来,截至2023年10月31日,南海完成多个“超万亩”连片整治: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1200公顷(1.8万亩),累计5000公顷(7.5万亩);连片产业用地整备1000公顷(1.5万亩),产业保障房建设约190万平方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把土地交到实业家手里”,南海说到做到。通过土地改革释放发展空间,为南海打造智造强区提供了坚实支持。今年3月,海天集团继续加码投资南海,旗下广东天酿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项目在南海狮山摘得首期9公顷(135亩)用地,项目预计于2024年底前首期投产。

    今年前三季度,南海制造业当家发展态势强劲有力。南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2.93亿元,同比增长4.2%。新动能发展势头较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9.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系列数据彰显企业发展的信心。

    南海以改革为先,实业为本,人才为要,是一个充满传奇和令人向往的地方。南海成就了实业家的热土,成就了科学家的乐园,成就了艺术家的舞台。

    未来,南海将继续释放产业转型的活力,举全区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打响“南海智造”的品牌,深化打造“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让城市活力更加澎湃,让人才近悦远来,铸造一个令人心神向往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年智

    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前十强

    1深圳市龙岗区

    2广州市黄埔区

    3佛山市顺德区

    4深圳市南山区

    5深圳市宝安区

    6佛山市南海区

    7常州市武进区

    8南京市江宁区

    9苏州市吴江区

    10无锡市新吴区

    数读南海工业成绩

    ●今年前三季度,南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2.93亿元,同比增长4.2%。

    ●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30个,以及14个产值超200亿元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建设了以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为代表的24个重点科创平台,拥有32家企业孵化器、28家众创空间,涌现了3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制造业“隐形冠军”。

    ●截至今年9月,南海已有超过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智化转型,占比近50%;累计涌现6个国家级的示范项目、65个市级数字化工厂车间。

    ●在佛山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中,南海企业数量占52%,产品数量占47%。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